
漢字的起源和發(fā)展歷經了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及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階段,到宋代印刷術的出現(xiàn)及二十世紀初宋體、仿宋、楷體和黑體的確立。在設計上采用基本元素“點、線、面”,并從草書行云流水般的奔放中吸取精華。漢字的重新認識與再造的過程中,使用象形、形聲、會意等造字方法。并從中國的《道德經》《易經》《菩提偈》三大古老哲學中的精粹典著,探索漢字字體設計的可能性,重組再創(chuàng)新,釋放漢字的美學魅力。金點設計獎評委蔡軍認為,該設計傳達了中國字的象形、形聲、會意,透過對“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大家耳熟能詳?shù)奶圃姟皸鳂蛞共础弊煮w的再造字、藝術化,將景與字融為一體,是一種新的設計探索,很值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