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60年代末,我們家生活拮據(jù),一日三餐吃不飽,偶爾吃頓肉或魚,娘說我是狼吞虎咽的吃相。因為年齡太小,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讀高中的那兩年是最饑餓的時期。每周六中午放學,步行十多里路回到家,推轉石磨、碾碎地瓜干、磨成漿糊、烙成煎餅后,連同炒好的一盒咸菜,打上包,周日晚背到學校,這就是一個星期的主副食。早、中、晚三頓飯,用瓷缸從食堂端來熱水,卷起煎餅,就著咸菜吃。冬天,煎餅凍得梆梆硬,用手撕成塊,泡在熱水里吃。夏天,煎餅長出綠毛,用毛巾擦掉,雖然有點苦,為了填飽肚子,硬著頭皮吃。高二那年的農歷八月十五,出嫁的姐姐送來幾斤肉,娘一次全燉上,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娘反復勸姐姐多吃,自己就是不動筷-了。姐姐一邊回應娘的勸讓,一邊夾盤-了里的咸菜吃。爹慢慢喝酒,偶爾伸一下筷子,也只是夾一塊骨頭放在嘴里吸吮。我可能是太饞的緣故,連筷子都沒來得及拿,抓起肉往嘴里塞,一口沒咽下,另一口已經進了喉嚨,腮幫撐得鼓鼓的,無暇顧及爹、娘和姐姐的問話。等我吃飽打著嗝說話時,盆里只剩下幾塊排骨?!澳氵@孩_了,怎么像餓死鬼投胎似的,只知道自己狼吞虎咽,也不給姐姐夾菜?!蹦镓煿值卣f?!靶〉埽阏情L身體的時候,再吃點?!苯憬惆涯锏脑挷黹_,一邊說一邊夾一塊排骨放在我的碗里。這是我吃過的最香的一頓飯,也是第一次體會到了狼吞虎咽的含義。
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改善,現(xiàn)在幾乎每頓飯都有肉,但卻很少吃,不僅僅是尋不到當年的肉香,更重要的是營養(yǎng)過剩,小肚子隆起,再吃,肯定會更胖,只好主動控制飲食,自然而然地就缺少了狼吞虎咽的感覺。
真正看到別人狼吞虎咽的吃相,是今年盛夏的一個周末。我約一位朋友爬山,朋友人很實誠,生活早已小康,就是不滿足,愛發(fā)牢騷,總想占盡天下財富,所以活得不灑脫。開車從濟南出發(fā),一路南行到達西營鎮(zhèn),買了六斤桃子,在去黑峪山橋南頭的河沿上停下,小心翼翼走到河床里的水潭旁清洗,朋友邊洗邊吃,夸贊桃予爽口,洗完準備離開時,我看到一雙渴望的眼神——正前方六七米處、亂石堆旁,一位頭發(fā)稀疏花白,高顴骨,滿臉皺紋,穿著灰色碎花衣服,瘦得皮包骨頭的老婦人,垂著枯瘦而修長的雙手,眼巴巴地看著桃子。我立刻明白了這種眼神的含義,對朋友說:“你把洗好的桃子送給大娘幾個?!迸笥烟嶂樱艿搅舜竽锔?,一把抓出三個,放在大娘手里,接著又去抓第二把。大娘兩手張開合在一起捧著,看見朋友又從袋子里往外掏,急忙變換手型,一手拿著桃子,一手尋找褲兜,急乎乎把桃子裝進口袋后,迅即騰出手迎接朋友送過來的第二把、第三把桃子。當我回到車上準備離開時,看見大娘雙手抱著鴨蛋般大小的桃子緊貼腮幫,歪著腦袋,狠狠地啃了一口,還沒等完全咬碎,又慌慌張張啃第二口、第三口,邊啃邊窺視著周圍,生怕有人跟她搶似的……我不忍心再看下去,睬動油門,離開了橋頭。
我們邊爬山邊猜測大娘的身世,朋友說可能是孤寡老人,我說也可能是兒女不孝,就是在這猜測和議論中,不知不覺爬到了半山腰,汗水濕透了衣服,山風吹來,涼爽且愜意?!安慌懒?,下山去看看大娘,怪可冷的。”朋友冷不丁地說。我沒有猶豫,陪著朋友轉身往山下走。再次來到橋頭時,早已沒有了大娘的身影,打聽過往的行人,沒有人提供任何有用信息,好似大娘這個人根本就沒在這里出現(xiàn)過。
過了兩個多月,朋友發(fā)來短信:“忘不了大娘狼吞虎咽的吃相,不知道大娘現(xiàn)在過得怎么樣,后悔當時沒多給大娘幾個桃子,同大娘比,感覺自己特別幸福。”本來快要忘卻了的一件事,經朋友這一點撥,又把我的思緒帶到了大娘身邊,在祝福朋友思想境界提高了的同時,靜靜思考和品味著生活中的一些哲理。
雪中送炭最珍貴。人這一生,有些事情是自己單打獨斗的結果,但大部分事情需要別人的幫助和配合。溺水的時候能抓到一塊木頭,饑餓的時候能得到一份食物,窮困潦倒的時候能得到接濟,痛苦的時候能得到安慰,走投無路的時候能得到指點迷津,這些比金了還要珍貴,同無原則的吹捧、酒肉朋友的吃吃喝喝、有目的請客送禮等功利行為桐比,要強出百倍。
生活知足最幸福。人離不開衣食住行,依賴食品、汽車、房子等基本生活必需品。需要的時候,經過努力打拼能夠得到,多余或者過分的占有不去追求,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生活狀態(tài),這樣的生活最美好。要知道,少了,會受困;多了,會變成負擔;如果不擇手段去攫取,那必定是災難。
自然流露最真誠???、笑、狼吞虎咽的吃相等,這些都是情感外露的表現(xiàn)形式。其實,生活的本質就是追求原汁原味,尊重事實,崇尚自然,不要人為地修飾,更不要做作。否則,哭得再悲傷,笑得再開懷,吃得再狼狽,那也僅僅是一種表演而已,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