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跳法
創(chuàng)新思維系列漫畫(49)
1968年10月20日,在第19屆墨西哥城奧運會大學(xué)城綜合體育場內(nèi),當(dāng)?shù)谝晃获R拉松選手進入場館、即將奪冠時,幾乎無人關(guān)注,現(xiàn)場8萬名觀眾的注意力全都聚焦在跳高場地上。人們屏住氣息,緊緊盯著那個改變了幾個世紀(jì)以來傳統(tǒng)跳法的怪異家伙——福斯貝里。既不是剪式跳法,也不是俯臥過桿,而是先跑出一道弧線、轉(zhuǎn)身起跳背對橫桿,頭部、上體、臀部、雙腳依次過桿,最后肩背落地。這種滑稽跳法誰也沒見過,現(xiàn)場觀眾先前的哄笑、驚呆,此時早已演變成如潮的狂呼。轉(zhuǎn)眼之間,2米24這個跳高橫桿從未到達過的高度,就這樣被一個姿勢完全不著調(diào)的新人輕松超越了。
在上世紀(jì)60年代,跳高已經(jīng)是一項非常成熟的體育運動了,助跑,起跳,可以用幾種不同姿勢躍過橫桿,但不管哪種跳法起跳時都得面朝前方。想象一下,如果像背朝桌子縱身跳坐上去那樣向后跳躍會是什么樣子,一定是太滑稽不過了。但是,福斯貝里并不這么認(rèn)為。從高中階段開始,他便著迷于面朝后方的跳高方法,運用這種方法他跳得比以前任何時候都高。周圍的人嘲弄他、譏諷他,說他的奇怪動作看上去要多可笑有多可笑,早晚有一天會擰斷脖子。沒有人認(rèn)可他的荒唐跳法,更別說在奧運會上取勝了。但是,福斯貝里贏了——借助顛覆式的創(chuàng)新跳法和2米24的歷史紀(jì)錄。
盡管身披奧運冠軍頭銜,但平心而論福斯貝里算不上一位天賦過人的跳高選手,一切的一切都應(yīng)歸功于他的奇特跳法。在這里,想象力向世人展現(xiàn)了事情的另外一面。在16歲的時候,他的最好成績只有1米63,較之當(dāng)時的世界紀(jì)錄相差60厘米,更要命的是他已停止發(fā)育,跳高對他而言談不上任何前途。恰恰是在這個時候,他想到了改變——稍稍抬高臀部,讓肩部盡量后移,于是,他沒費多大勁就創(chuàng)造了個人最好成績。想象力的張揚,使福斯貝里感受到了變革的力量,在以厘米計量成績的跳高項目上,他能在一個下午將個人紀(jì)錄輕松提高20厘米改變立馬讓福斯貝里成為一名具有競爭力的選手。人們看著他助跑、起跳、難以理解地過桿、一次又一次地取勝,而那些舊式跳法的高手儼然成了看客。
在今天的跳高賽場上,無論男女都采用背越式跳法,優(yōu)秀成績也無一例外由背越式跳法包攬,如果人們看到背越式以外的跳法,才會感覺古老笨拙、心生怪異。但是,為什么沒有人早一點想到改變呢?
“荒唐”跳法的背后是超凡想象,福斯貝里的成功完美詮釋了想象力的巨大能量?,F(xiàn)實生活中,一個人可以身無分文,身陷窘境,甚至被疾病和傷殘困厄在病榻之中,但所有這些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障礙,因為憑借想象他依然可以天馬行空,云游八極。據(jù)說達·芬奇在萊特兄弟起飛第一架飛機400年前,就已畫出了直升飛機的草圖;沃森和克里克通過對DNA實驗的觀察、比對、融合,大膽提出了雙螺旋結(jié)構(gòu)假說,打開了生命之謎;霍金罹患漸凍癥,既不能說也不能寫,憑借僅僅能動的3根指頭,孜孜揭示著宇宙的奧秘。這些大師巨匠之所以能夠超越時代,成就常人難以企及的奇跡,核心就在于他們勇于放飛想象,從而引爆無可匹敵的力量。
創(chuàng)造,說到底是一個想象馳騁的思維旅程,只有“想前人之未想”,才能“達前人之未達”。正是有了想象的火種,智慧才好比插上翅膀,思維牢籠的突破、創(chuàng)新思路的涌現(xiàn)、未知事物的探究等等,一下變得可能起來??梢哉f,沒有大膽的想象,就不可能收獲偉大的發(fā)現(xiàn)。所謂創(chuàng)造大師,首先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想象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