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玫瑰花在匆匆開放。從前,我對玫瑰很反感,因為她沒完沒了地附麗于文學,因為她太高傲。可是,眼看她們赤身裸體頂著嚴冬冒出來,當她們在堅韌多刺的枝條間露出雪白的胸脯,或是露出紫紅的火團的時候,我心中漸漸充滿柔情,贊嘆她們駿馬一樣的體魄,贊嘆她們含著挑戰(zhàn)意味發(fā)出的浪濤般神秘的芳香與光彩。這是她們適時地從黑色土地里盡情吸取之后,像是責任心創(chuàng)造奇跡,在露天地里表露的愛。而現(xiàn)在,玫瑰帶著動人的嚴肅神情挺立在每個角落,這種嚴肅與我正相符,因為她們和我都擺脫了奢侈與輕浮,各自盡力發(fā)出自己的一份光。
——[智利]聶魯達《歸來的溫馨》
點讀:作者以擬人的修辭手法深入到花的內心來描寫玫瑰,并且與自己的內心相映照。花的精神其實是作者內心的投射,這種寫法必須尋找到兩者之間內在的相似處,才能令人感覺貼切,才能使讀者產生共鳴。
二
樹上的花是小說,有枝有干地攀在橫交叉的結構上,俯下它漫天的華美,“江邊一樹垂垂發(fā)”“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那里面有多層次、多角度的說不盡的故事。
草花是詩,由于矮,像是剛從土里蹦上來的,一種精粹的、鮮艷的、凝聚的、集中的美。
散文是爬藤花,像九重蘿、荼蘼、紫藤、蔦蘿,乃至牽牛花和絲瓜花、扁豆花,都有一種走到哪里就開到哪里的瀟灑。爬藤花看起來漫不經心,等開完了整個季節(jié)之后回頭一看,倒也沒有一篇是沒有其章法的——無論是開在疏籬間的,潑撒在花架上的,嘩嘩地流下瓜棚的,或者不自惜地躺在坡地上的,乃至于調皮刁鉆爬上老樹,把枯木開得復活了似的……它們都各有其風格,真的,絲瓜花有它自己的文法,牽?;ㄓ兴约旱男揶o。
——張曉風《花之筆記》
點讀:把花比喻成小說、詩、散文等,可謂新穎之至?;ㄅc文學體裁互相映襯,二者的特點都更加明了,可見作者的敏銳與學養(yǎng)。
三
一陣清風徐來,嬌艷鮮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墜落,鋪散一地絢麗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時依然鮮艷奪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壇的大鳥脫落的羽毛,低吟著壯烈的悲歌離去。牡丹沒有花謝花敗之時,要么爍于枝頭,要么歸于泥土,它跨越委頓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麗而消遁。它雖美卻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別也要留給人最后一次驚心動魄的體味。
——張抗抗《牡丹的拒絕》
點讀:借助清風,牡丹由最美麗的時刻走向死亡。這種景象被作者賦于人的情感:激烈、決絕,也是一種人的內心投射至花的表現(xiàn)。
四
我一回頭,身后的草全開花了。一大片。好像誰說了一個笑話,把一攤草惹笑了。
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個人腦中的奇怪想法讓草覺得好笑,在微風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拷疑磉叺膬啥洌欢涿娉?,張開薄薄的粉紅花瓣,似有吟吟笑聲入耳;另一朵則扭頭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顏。我禁不住也笑了起來。先是微笑,繼而哈哈大笑。
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個人笑出聲來。
——劉亮程《對一朵花微笑》
點讀:作者曾有過長期與土地相伴的經歷,可見只有與自然真正地貼近,而且是個有心之人,才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