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
有那么一群人,苦難對于他們來說,正是生活賜予的寶貴財富。他們堅忍不拔,挑戰(zhàn)命運,戰(zhàn)勝挫折,超越苦難,最終成功地“扼住命運的咽喉”,為人類的進步和發(fā)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的成就令世人敬仰,他們的品格也將萬古流芳。
【將妥協(xié)踩在腳下】
你知道三百頁以后的故事嗎
□石順江
他出生在紐約,一家人住在布魯克林的林登小區(qū),那里是紐約最糟糕的廉租房區(qū),是人們眼中的貧民窟。他的父親是郵件分揀員,母親是一家防盜警報公司的接待員,全家人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作為長子,他7歲開始幫父母做家務(wù),照顧弟弟妹妹。13歲時,他開始想辦法賺錢。那年,紐約舉辦全美籃球賽,他到現(xiàn)場賣蘇打飲料。雖然每杯飲料只能賺75美分,且又累又熱,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他為自己定下的目標是一定要走出布魯克林。16歲時,他參加了大學入學考試,并成功申請到哈佛的獎學金。初入哈佛,強手如林,他曾彷徨過,但他很快告誡自己:想成功,唯有苦讀、努力。
8年后,哈佛法學博士畢業(yè)的他成為紐約一家律師事務(wù)所的稅務(wù)律師。他給老板的印象是有膽識、有魄力、有智慧。然而,他對這份工作并不是十分喜歡。沒過多久,他就染上了賭博的惡習,并且沉醉其中不能自拔,曾經(jīng)的銳氣蕩然無存。很快,他得到了律師事務(wù)所的一紙解聘書。周圍的人也對他拋去了冷眼,他覺得前景一片渺?!?/p>
一天,父親拿出一本書,對他說:“孩子,這是一本傳記,你看看前50頁的內(nèi)容吧?!辈坏揭粋€小時,他就看完了這50頁。然后父親又讓他翻到300頁看了一下。此時,父親問他:“書中的人物在自己生命的初期,也就是前50頁所描寫的內(nèi)容里,能知道300頁以后的故事嗎?他當時會知道此書描寫到300頁的時候他取得了成功嗎?以后的路誰都無法預(yù)測,要不斷地使自己往正確的方向走,不要讓一時的妥協(xié)成為一生妥協(xié)的借口?!备赣H的話如同醍醐灌頂,讓他幡然醒悟。
振作起來的他最終進入一家名為J.Aron的大宗商品交易公司做銷售員,負責應(yīng)對精明的交易者。很快,他就被晉升為金牌銷售員。這時,發(fā)現(xiàn)自己興趣和專長的他意氣風發(fā)。
后來,J.Aron被高盛并購,他成了高盛的員工,并且在J.Aron公司并入高盛后的業(yè)務(wù)調(diào)整中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他掌管的高盛支柱部門——固定收益商品部創(chuàng)造了高達1270萬美元的收益。憑著一連串的赫赫戰(zhàn)績,他在2003年12月成為高盛總裁兼首席運營官。2006年,他走上高盛集團的最高位置,他就是被譽為“華爾街最聰明的CEO”的勞爾德·貝蘭克梵。
每個人都會遇到人生的低谷,在困境面前難免會有一時的搖擺和一絲的妥協(xié)。但是,困難是暫時的,妥協(xié)也是一時的,人生的精彩也許就在你傳記的300頁以后。只有將妥協(xié)踩在腳下,轉(zhuǎn)向正確的道路,一步一個腳印,才會走出自己濃墨重彩的未來。
(選自《伴侶》2014年第3期)
讀后漣漪
對于一個人來說,貧窮并不可怕,失敗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前進的勇氣和對生活的信心。未來的路誰都無法預(yù)測,只要堅持走正確的路,就一定能翻開人生新的篇章。
【把挫折變成動力】
栽跟頭要趁早
□荷衣蕙帶
若沒有17歲那年鄉(xiāng)試失意的經(jīng)歷,也就不會有董其昌后來的一舉成名。因此他說,栽跟頭要趁早啊,來得太晚的話,日后的成就也不會那么高!
隆慶五年(1571年),在松江府(今上海一帶)的鄉(xiāng)試中,一位年僅17歲的少年高中第二名。這本是一件高興的事,但這位少年卻并沒有人們想象中那樣興高采烈,甚至在看到榜文的時候,眼中流露出的竟是不甘與驚詫。
個中原因,有點讓人啼笑皆非——因為這次的解元,也就是鄉(xiāng)試第一名,不是外人,正是他的堂侄。他和堂侄的年齡與受教育的經(jīng)歷非常相似,三天的考試結(jié)束后,兩人不僅一起喝酒出游,還詳細地聊各自答卷的內(nèi)容。正是因為知根知底,所以他才這么不服氣。他的文采遠超堂侄,不知為什么居然名落其后。他非常氣憤,在拜見主考官的時候,便忍不住委婉地進行了詢問。主考官是當?shù)乜な?,也是進士出身,自然愛才惜才。對方見少年秀才來詢問,也不回避,先是大贊了少年的文章,稱其當為第一;又娓娓道來,說因為他答卷的字寫得太差,所以才被降為第二名。
需要說明的是,明清兩代的科舉考試中,對書法字體也有相應(yīng)的規(guī)定。雖然明清兩代要求的字體不同,但書法也占科舉成績的一部分。
得知原委后,17歲少年的表情只能用一個字形容:囧。他尷尬且狼狽地帶著滿腹羞愧離開了郡守府。此后,他發(fā)憤臨池,苦練書法,并潛心結(jié)交了一批書林妙手,常常與書法名士在一起切磋研習。
他的家境非常一般,實際上,在考中進士之前,他的生活一直很困頓。早先考中秀才之后,他憑著這個小小的文憑,到嘉興平湖一個姓馮的人家做了教書先生。因為家里貧窮,他平時只能穿著白布單袍,練字的紙也買得不多。由于練字成癡,他把紙寫完之后,常常意猶未盡,就在衣服上接著寫。時間長了,他的衣服、屏帷、床帳之上,都是淋漓的墨跡。
有付出,必定會有收獲。萬歷十七年(1589年),34歲的董其昌終于一舉成名,以二甲第一名的優(yōu)異成績考中進士,并且因為文章、書法俱佳而被選為庶吉士。
他的書法不僅得到了明朝皇室的認可,在清朝更是被推崇備至??滴趸实酆颓』实鄱挤浅4骨喽洳臅?,清代的應(yīng)試字體更是以他的字體為標準??滴踹€曾為他的墨跡題過一段很長的跋語,說他的書法“天姿迥異……非諸家所能及也”,并愛屋及烏地對繼承其衣缽的另一位書法家也青眼有加,禮遇厚待。
張愛玲曾說:“出名要趁早啊,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么痛快。”但這話要是讓董其昌說,應(yīng)該是:“栽跟頭要趁早啊,來得太晚的話,日后的成就也不會那么高!”挫折誰都會遇到,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來。日后你的高度,就取決于你今日面對挫折的態(tài)度。
(選自《思維與智慧·下半月》2014年第3期)
讀后漣漪
挫折是把雙刃劍,愚蠢的人只能看到它帶來的短暫傷害,而聰明的人則會吸取教訓,積累經(jīng)驗,為以后的成功作準備。不要被挫折嚇倒,迎難而上,你將會不斷地刷新自己人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