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當下的人們不知該何去何從,信息時代下的愛情,就成了悲劇的一大根源。
信息時代給予了相愛的人太多私密的空間,而這種空間正好是滋生婚外情的最好土壤。如果相愛的彼此相互信任,那么不能也不該去知道對方的一些事情。偏偏愛情就是脆弱和敏感的,一旦敏感的神經被觸及,便被無限放大。緊接著鴻溝越來越大,愛情也就一步步的被瓦解。
科技的進步并沒有增加人們\"實質互動\"的機會,反而剝奪走更多的注意力,好應付和接收五花八門的信息。
以往,我們對于相愛的理解,就是要隨時隨地黏在一起,掌握對方的一舉一動,希望對方把全部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
在信息時代,“注意力”成了一份可貴的禮物,“距離”和“時間”也重新被定義,感情的好壞,已不全然是用實際接觸的多寡來判斷,重點在于你有沒有“用心”,能否讓人感受到“溫度”,這是任何科技產品都無法取代的價值。
就像每天回家必經的巷子,一間不起眼的小店突然大動作重新裝潢時,你才會回憶一下之前商家的種種,為失去的老鄰居嘆息,同時也期待新的店家能為生活帶來多一點便利,在心里承諾今后要常去光顧。但沒多久,你可能因為忙碌和不習慣,又給忘了。
趨勢不可能阻擋,就像人們對婚前性行為的默許。與其將“低頭佛手柑”的習慣,標簽為愛情的殺手,不如善用工具的力量,讓科技成為溝通的橋梁,成為你愛情的郵差。
有一對鬧別扭的小情侶,男孩一直弄不明白女孩的心思。女孩為了給男孩臺階下,便在FB上公然點出男孩的名字,并分享了一張很可愛的插圖給男孩,圖上標注著|“I love it when you take the hairs out of my face!”
接著女孩羅列了10條“其實,女孩子喜歡男朋友這樣”的具體行為描述。搭配畫中小男孩、小女孩單純的模樣,即使是最木訥的宅男也都能懂女生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信息時代不一定是阻擋愛情的隔閡,它可能是更有效的溝通媒介。
下次,看見伴侶低頭忙著滑來滑去時,別以為他們都只是自顧自得在游樂,或許他們眼睛看的是屏幕,但腦中想的卻是不可取代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