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住江蘇儀征市儀化白沙新村的潘漢金老人喜過八十華誕。這位慈祥的老人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制造的親歷者。1958年,從氣象學校畢業(yè)的潘漢金,被分配到籌建中的國營404廠,先是負責為指導廠區(qū)建設的前蘇聯專家收集氣象資料,后又轉入基建部門,負責404工廠廠區(qū)的建設,該廠不但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的原料生產廠,還組裝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近日,記者前往儀征,聽潘老講述了自己參與制造“兩彈”的一些鮮為人知的生活故事。
發(fā)真槍自衛(wèi)防狼出沒
潘漢金老家在江蘇宜興,在常州新華會計學校畢業(yè)后,在當地的鄉(xiāng)政府做會計,也屬于鄉(xiāng)干部。1956年,氣象局到鄉(xiāng)里來招初中以上文化的年輕人,說是錄取后可到氣象學校學習?!拔耶敃r自己想學點東西,覺得這是個機遇,正好也符合條件,就報名了?!?/p>
正趕上國家在西部成立蘭州氣象干部學校(現蘭州氣象學院前身),潘漢金被錄取后,被分到當時位于銀川的蘭州氣象干部學校學習。“兩年畢業(yè)后,趕上國家要發(fā)展核工業(yè),在酒泉的戈壁灘籌備建設國營404廠,我被分配過去?!?/p>
國營404廠主要生產核原料及后處理,廠房是前蘇聯專家設計的,搞核工業(yè)對氣象要求很高,蘇聯專家要求有當地的氣象、水文資料,潘漢金和一幫年輕人一開始做的就是觀測、收集這方面的資料。“后來又轉業(yè)了一批氣象兵,最多時,搞氣象的有30多人?!?/p>
“廠區(qū)位于戈壁灘上,100公里范圍內荒無人煙,四周很荒涼,我們剛去的時候,還常有狼出沒,上面給我們每人發(fā)槍,用于自衛(wèi)。”潘漢金說,當時他們的生活很是辛苦?!耙婚_始住在毛竹搭的帳篷里,澡也沒法洗,我們曾有三四個月沒能洗澡,后來自己搭建了簡易浴室,才解決了洗澡難題。”
風一吹鍋里就全是沙子
廠區(qū)的生活用品,包括吃的東西,還有水,都有專車送來,可以說,內地有的,當地也都有的供應。
但是,戈壁灘風沙大而頻繁,“一周總要刮三四次風沙,經常一刮就是三四天,刮風沙的時候,眼睛都睜不開,每天身上從里到外一層沙土?!迸藵h金說,一開始因為住的是帳篷,擋不住風沙,夜里睡覺都要鉆進被子里,否則第二天起床,臉上、嘴里全是沙子。
風沙還影響到正常的飲食。“遇到天氣不好,就發(fā)罐頭、餅干之類的食品?!币驗橐还物L,食堂就沒法做飯了,鍋里全是沙子。大約一年后,建了小平房,生活條件才有所改善,后來又建了樓房,再加上建了防護林,居住條件越來越好。
氣象資料前后收集了5年,為廠房建設提供了實際依據。1962年,404廠正式開始建設,原來的若干個氣象站只留了一個,潘漢金留在廠里負責基建管理。國營404廠共有6個分廠,都是潘漢金所在的基建部門負責建設的,廠區(qū)和廠區(qū)之間相隔很遠,一般要坐一兩個小時的火車。因為路途遠,廠區(qū)火車成了404廠的職工班車。
潘漢金介紹,404廠并不負責組裝原子彈,但第一顆原子彈是在該廠組裝的。為了組裝第一顆原子彈,當時特地在廠里建了一個車間,后來形成4分廠;3分廠則主要生產氯彈原料。
上班前裸身換上防護服
“核工業(yè)所用的設備是密封的,對廠房的要求很高,404廠的墻壁很厚,中間是一兩米厚的混凝土墻,里面還有不銹鋼材料鋼板,主要考慮的就是防塵防輻射?!弊鳛閺S里的基建管理人員,潘漢金對廠區(qū)建設的特殊性至今印象深刻。
說到防輻射,潘漢金講述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爱敃r操作人員進入操作間,程序很復雜,無論男女,都要脫得光光的,衣服放在專門的箱子里,然后經過一個長長的通道,換上專門的防輻射服,下班再換回?!薄跋掳嗟臅r候,要先脫下防輻射服,洗過澡后才出來:洗過澡后還要檢測,輻射不超標才可以出來換上自己的衣服下班回家,不合格者還要重新洗澡。”
潘漢金介紹,防輻射的衣服、鞋子,如果檢測不超標,可再穿一次,口罩、手套等用過一次就扔了。
當時,404廠的操作工是4班倒,機器24小時不停,倒班的人每天都要洗澡,大家開玩笑地說,每天洗澡,身上的皮都洗破了。
潘漢金負責基建及設備檢修,有時也要進入操作間,也要經過脫光、洗澡、檢測等一系列程序?!奥毠さ南丛杷脖皇占饋恚\到幾十公里外的蒸發(fā)池,自然蒸發(fā),過一段時間核輻射會自然衰變。丟棄的衣服不能隨便扔,也不能燒,要埋到很遠的無人區(qū),當時專門建了鋼筋混凝土的地下室,讓衣服上的核輻射自然衰變?!?/p>
邢大軍據《揚州晚報》仲冬蘭/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