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泊松過程是隨機過程中的重要內容,但是與其相關的兩種序列的分布討論較少。本文不僅給出了這兩種分布的密度函數(shù),還收集了實際數(shù)據(jù),對時間間隔序列分布做出了符合實際意義的解釋。
【關鍵詞】泊松過程""時間間隔序列""實證
【中圖分類號】O211.6陳立強""""""""【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6-0039-02
排隊系統(tǒng)是隨機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在整個排隊系統(tǒng)中,體現(xiàn)出一個隨機過程:泊松過程;兩種分布:指數(shù)分布,愛爾蘭分布。下面通過安康學院食堂排隊系統(tǒng)這一實例分析排隊系統(tǒng)在實際中是如何應用的。
一"泊松過程及其相關的序列
1.泊松過程的定義
計數(shù)過程(Counting"Process)定義:設N(t)={N(t)|t≥0,t∈T}是一個隨機過程,表示到t時刻為止已知事件“A”發(fā)生的次數(shù),并且N(t)滿足所有下列條件:(1)N(t)≥0;(2)N(t)∈N+;(3)若s
則稱N(t)是計數(shù)過程。
泊松過程(Poisson"Process)的第一定義(簡稱為A定義):滿足下面三條的計數(shù)過程N(t)={N(t)|t≥0,t∈T}叫作泊松過程:(1)N(0)=0;(2)N(t)是獨立增量過程;(3)在任意長度為t的區(qū)間上,事件“A”發(fā)生的次數(shù)服從參數(shù)為λ,λgt;0的泊松分布,即,對任
意的s,t∈[0,+∞)有:P(N(t+s)-N(s)=n)=
e-λt·,n=0,1,2,…,∞。
泊松過程(Poisson"Process)的第二定義(簡稱為B定義):滿足下面三條的計數(shù)過程N(t)={N(t)|t≥0,t∈T}叫作泊松過程:(1)N(0)=0;(2)N(t)是獨立、平穩(wěn)增量過程;(3)N(t)滿足下面兩等式:P(N(t+h)-N(t)=1)=λn+o(h),P(N(t+h)-N(t)≥2)=o(h)。
泊松過程兩個定義是等價的,由于證明過程太長,本文不給出證明,參見參考文獻。另外本人在論文《泊松過程兩種等價性定義證明》中也給出了詳細證明。
2.排隊系統(tǒng)中的隨機問題
安康學院食堂學生排隊系統(tǒng)中體現(xiàn)出三個隨機問題。本文也正是通過實地調查把這三個模型運用于實踐之中。
模型:安康學院食堂的窗口在為學生服務時:A.設N(t)是t時刻到達某窗口(假設K窗口)的學生總數(shù),是一個t時刻的隨機變量;B.設ω1,ω2,ω3,…,ωn表示第一,第二,第三,……,第n個學生到達食堂打飯的時刻,是一個隨機序列;C.設Ti(i=1,2,…n)表示第i個學生到達的時刻與第i+1個學生到達時刻的時間間隔,是一個時間序列。
定理1:設{N(t)|t≥0}是泊松過程,參數(shù)為λ,{Tn|n∈N"}是對應的時間間隔序列(模型中的C),則:Tn為
服從參數(shù)為的指數(shù)分布序列。
證明:事件{T1gt;t}發(fā)生等價于泊松過程在(0,t]上沒有事件發(fā)生。
∴P{T1gt;t}=P{N(t)=0}=·(λt)0=e-λt
∴FT1(t)=P{T1≤t}=1-e-λt即T1服從參數(shù)為的
指數(shù)分布。
∵T1=s=ω1與T2gt;t獨立。
P{T2gt;t}=P{T2gt;t"|T1=s}=P{在(s,s+t]內發(fā)生事件A|T1=s}
=P{在(s,s+t]內沒有事件發(fā)生}
=P{N(t+s)-N(s)=0}=·(λt)0=e-λt
∴FT2(t)=P{T2≤t}=1-e-λt即T2也服從參數(shù)為
的指數(shù)分布。
對于n≥1時,s1,s2,…,sn-1,tgt;0時,
P{Tngt;t}=P{Tngt;t"|T1=s1,T2=s2,…,Tn-1=sn-1}
∵Tngt;t"|T1=s1,T2=s2,…,Tn-1=sn-1表示在(ωn-1,ωn]上無事件發(fā)生。
∴P{Tngt;t"|T1=s1,T2=s2,…,Tn-1=sn-1}=P{N(t+s1+s2+…+sn-1)-N(s1+s2+…+sn-1)=0}
*"安康學院高層次人才啟動項目(編號:2013AYQDZR11)
=P{N(t)-N(0)=0}=·e-λt=e-λt
∴FTn(t)=P{Tn≤t}=1-P{Tngt;t}=1-e-λt
∴Tn服從參數(shù)為的指數(shù)分布。
∴FTn(t)=(λgt;0,是常數(shù))。
Tn的密度函數(shù)為:fTn(t)=(λgt;0,是常數(shù))。
定理2:設{N(t)|t≥0}是泊松過程,參數(shù)為λ,{ωn|n≥1}是其對應的到達時間序列或是等待時間序列(模型中的B),則ωn服從參數(shù)為λ的分布,其密度函數(shù)為:
(λgt;0,是常數(shù))。
證明:明顯有等價關系:ωn≤tN(t)≥n
二"泊松過程及其序列在安康學院食堂排隊系統(tǒng)中的實證
利用學生在安康學院1號食堂收集的數(shù)據(jù),帶入到
上面的模型中,可以得到一些實用的結果。
定理3:設N(t)={N(t)|t≥0,t∈T}是強度為λ
的泊松過程,則EN(t)=λt。
數(shù)據(jù)(單位時間到達K窗口的學生人數(shù)):
注:(1)第一行為學生到達k窗口的時間單位:分鐘。(2)第二行為到達K窗口的學生人數(shù),單位是個。(3)統(tǒng)計時間是:中午12點到13點。
平均到達人數(shù)為:EN(t)=12+20+18+15+10+8+5+4+4+3+1+1=101
K窗口服務強度,即長時間來
看,K窗口中午每分鐘平均服務1.683個學生。
應用定理1知道:第i-1個學生到達與第i個學生
到達的間隔服從強度為的指數(shù)分布,其密
度函數(shù)為:。其分布函數(shù)為:
例示:時間在32分鐘時,等待間隔的分布為:FTn(32)=1-e-1.683×32≈1,表示: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在第32分鐘前去打飯,即在12∶30以前,幾乎全部學生打飯完畢。
帶入定理2,一樣可以得到相關結果,不贅述。
參考文獻
[1]李裕奇、劉赪、王沁編著.隨機過程(第2版)[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8
[2]陳立強.泊松過程兩種定義等價性證明[J].安康學院學報,2014(4)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