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角色呈現(xiàn)出一定的對稱性:一對戀人,兩個世仇家庭、兩位表親、親王的兩位親戚,以及兩個媒人。在以上對稱角色中,雖然班弗利奧這個角色在第三幕第一場之后就不再出現(xiàn),但筆者仍以此角色入手,撰文分析他在此劇中的戲劇作用。
【關(guān)鍵詞】對稱角色 班弗里奧 戲劇作用
【中圖分類號】J8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4-0130-02
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角色呈現(xiàn)出一定的對稱性:一對戀人——羅密歐與朱麗葉,兩個世仇家庭——羅密歐所在的蒙太古家和朱麗葉所在的凱普萊特家,兩位表親——羅密歐的表親班弗利奧與朱麗葉的表親提爾伯特,親王的兩位親戚——墨丘提奧與帕里斯,以及兩個媒人——勞倫斯神父和朱麗葉的保姆。在以上對稱角色中,雖然班弗利奧這個角色在第三幕第一場之后就不再出現(xiàn),但筆者仍以此角色入手,撰文分析他在此劇中的戲劇作用。
班弗利奧扮演著交代信息的作用。他既告訴觀眾,也告訴劇中其他角色劇情的進展,填補了各角色間的信息空白,也使劇情連貫緊湊。班弗利奧對事件的精確描繪幫助觀眾更好地回顧劇情。第一幕第一場中,親王遣散了聚眾斗毆的人群后,聞訊趕來的蒙太古問班弗利奧爭端為何而起。班弗利奧回答完后,蒙太古夫人又問起兒子羅密歐的近況,班弗利奧談及之前與羅密歐的偶遇,但羅密歐卻故意回避,班弗利奧對此很不理解。隨即蒙太古夫婦告訴班弗利奧,羅密歐近來郁郁寡歡,他們也不知原因,并且為此很擔(dān)心,他們想請班弗利奧幫忙找出原因。最終,班弗利奧——蒙太古的侄子,也是羅密歐的表親和好友,設(shè)法讓羅密歐說出了原委:羅密歐愛上了羅瑟琳,但對方卻不愛他,為此他悶悶不樂。班弗利奧勸羅密歐趕快忘記這個姑娘,建議他找一位更美麗的姑娘。在這番場景中,班弗利奧扮演著信息傳遞的作用——在父母與兒子之間傳遞信息,在羅密歐與觀眾之間傳遞信息:蒙太古夫婦知道了兒子的心事,觀眾知道了羅密歐在遇到朱麗葉之前的感情生活。
在全劇的轉(zhuǎn)折點——第三幕第三場中,班弗利奧向羅密歐提供了必要且關(guān)鍵的信息,之后又向親王、兩個世仇家庭以及公眾提供了重要信息。在他攙扶著受到致命傷的墨丘提奧回屋后,班弗利奧回到羅密歐身邊并告知其墨丘提奧的死訊,迅速激起了羅密歐悲傷、憤怒和憎恨的情緒,也燃起了他心中復(fù)仇的火焰。羅密歐殺死提爾伯特逃亡后,市民們圍在事發(fā)現(xiàn)場議論紛紛,親王、蒙太古夫婦、凱普萊特夫婦也隨即來到了現(xiàn)場,班弗利奧向所有在場的人客觀地描述了整個事件的經(jīng)過,這讓所有人都了解了真相。他精確地概述強化了這場戲的重要性,幫助觀眾回顧了之前的劇情,幫助錯過打斗場面的觀眾或是因為打斗聲太響而沒聽清角色臺詞的觀眾了解劇情。
班弗里奧的行為和這一角色在劇中的地位暗示著羅密歐的兩難處境。正如他的名字所隱射的含義,班弗里奧有著平和的性格,為人充滿善意。他考慮周到,敬畏法律,因此他反對蒙太古與凱普萊特兩家人在公共場所打架斗毆。他真心討厭公共場合的暴力事件,因此在劇目一開場,他正設(shè)法阻止蒙太古與凱普萊特兩家的仆人在街上爭執(zhí)。但是隨著劇情的發(fā)展,就是班弗里奧這樣一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人,卻不得不違背自己的本性,卷入這古老而荒謬的家族世仇中,與提爾伯特打斗。班弗里奧并非出于本意而卷入家族世仇,從表面線索看,這顯示出兩家宿怨的根深蒂固、影響巨大,從隱含線索看,也暗示出班弗里奧的表親兼好友——羅密歐,即蒙太古家的獨子——也將被迫卷入家族世仇,盡管那是羅密歐想盡力避免的事。
作為羅密歐的表親,班弗里奧與朱麗葉的表親提爾伯特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兩位表親具有反差強烈的個性。班弗里奧溫柔隨和、平易近人,當他發(fā)現(xiàn)羅密歐故意回避自己,躲進灌木叢時,他非但沒有因為羅密歐不禮貌的舉動而惱怒,反而設(shè)身處地考慮、推測羅密歐的情緒,沒有責(zé)怪羅密歐奇怪的舉動,并知趣地自行走開,不去打擾羅密歐,讓其有獨處的自由空間。后來班弗里奧從蒙太古夫婦那里得知羅密歐悶悶不樂,就好意地詢問羅密歐傷感的原因。班弗里奧耐心聽著羅密歐冗長而又堆砌著浪漫辭藻的講述,聽了許久才明白真相。當羅密歐向他敞開心扉、吐露心事,談及他痛苦的單相思時,班弗里奧真摯地表達了他的同情,愿意為羅密歐難過的心而哭泣。朱麗葉的表親——提爾伯特,毫無溫文爾雅可言,他心急如火,暴躁易怒,熱衷找茬斗毆。整部劇中,朱麗葉沒有與表親提爾伯特對話或單獨相處的場景。毫無疑問,朱麗葉絕不愿意向提爾伯特吐露心事。班弗里奧與提爾伯特兩個不相容的性格特征預(yù)示著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故事的不幸結(jié)局。
同樣是羅密歐的好友,班弗里奧與墨丘提奧也有著截然相反的個性。班弗里奧細致貼心,溫順不好斗,充滿同情心與耐心,盡力避免蒙太古家與開普萊特家發(fā)生爭端。墨丘提奧機智,愛開玩笑,容易沖動。在第一幕第四場中,班弗里奧、羅密歐與墨丘提奧三人共同前往凱歐萊特家,準備偷偷參加化裝舞會。途中墨丘提奧取笑羅密歐害了相思病,還勸他不要相信愛情。班弗里奧則不介入墨丘提奧與羅密歐間激烈的辯論,只是提醒他倆準時到達目的地。在第二幕第二場中,羅密歐翻墻進入凱普萊特家的花園,墨丘提奧與班弗里奧一時找不到他。墨丘提奧為了激怒羅密歐讓其現(xiàn)身,故意大喊大叫,取笑羅密歐之前戀著的姑娘羅瑟琳。但班弗里奧不想讓羅密歐生氣,試著阻止墨丘提奧粗魯?shù)亟腥?。最終他與墨丘提奧一起離開,留下羅密歐獨自躲在凱普萊特家的花園中。在第二幕第四場中,墨丘提奧毫無證據(jù)就粗魯?shù)刂櫫R班弗里奧,班弗里奧耐心聽著,既沒打斷墨丘提奧,也沒發(fā)脾氣。當羅密歐出現(xiàn)時,墨丘提奧又開始與羅密歐唇槍舌劍地比智慧高低,班弗里奧則小心地不卷入雙方的競爭。當兩者口舌之戰(zhàn)升級緊張時,班弗里奧連忙干預(yù),規(guī)勸雙方不要再爭執(zhí)從而化解不快。第三幕第一場開始時,班弗里奧勸火爆的墨丘提奧回家以避免與凱普萊特家的人吵架,可后者不接受這個明智的建議。墨丘提奧后來遇見提爾伯特,倆人之間的憎惡立刻升級并激化為生死打斗。雖然班弗里奧盡力斡旋,但雙方仍然越打越激烈。羅密歐這兩位性格差異巨大的朋友象征著羅密歐性格的兩面。一方面,羅密歐和班弗里奧一樣溫文爾雅、柔順平和,這也是朱麗葉的羅密歐。另一方面,羅密歐和墨丘提奧一樣富于打斗精神,在危機場合下火爆脾氣一觸即發(fā),這也是蒙太古家的羅密歐。由此可見,墨丘提奧與班弗里奧強烈的反差映射出羅密歐所處的兩相矛盾的處境——朱麗葉的愛人、凱普萊特家的仇敵。同時也進一步預(yù)示著羅密歐朱麗葉愛情故事的悲劇結(jié)尾。
班弗里奧這一角色大大推動了劇情的發(fā)展。班弗里奧治愈相思病的方法預(yù)示著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的開始。班弗里奧建議羅密歐發(fā)現(xiàn)更美的人,從而忘記羅瑟琳。當羅密歐遇見朱麗葉時,他不由自主地用起班弗里奧的方法,把羅瑟琳完全拋諸腦后,整個身心都被更美麗的朱麗葉占據(jù)了。當班弗里奧和羅密歐偶然看見凱普萊特家的仆人拿著舞會邀請單時,班弗里奧建議羅密歐去參加舞會,因為那會讓羅密歐有機會把羅瑟琳與維洛那等其他美麗的姑娘做個比較。班弗里奧的建議促成了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相遇。當班弗里奧與墨丘提奧沿著凱普萊特家花園下的小徑尋找羅密歐時,班弗里奧意識到如果羅密歐是故意躲起來的,那要想找到他就是徒勞的,于是他就和墨丘提奧一起先回家了。他們適時地離開,使羅密歐有機會無意間聽到了朱麗葉的真情獨白。第二幕第四場中,從班弗里奧、墨丘提奧與羅密歐對待朱麗葉保姆的不同態(tài)度可以看出羅密歐是因為朱麗葉的緣故,已經(jīng)與他的兩位朋友產(chǎn)生一定的距離感。第三幕第一場中,當墨丘提奧受到致命傷后,他沒請羅密歐,而是請班弗里奧扶自己進屋。這一舉動說明墨丘提奧更看重班弗里奧。班弗里奧帶著墨丘提奧離開,從某種意義上可視為朋友與羅密歐的分離及朋友對他的孤立。這喚起了羅密歐心中潛伏的傳統(tǒng)友誼觀念,即男人間的友誼比男女間的愛情更崇高、更高貴。羅密歐意識到自己與朱麗葉的愛情使自己變得軟弱,一定程度上致使他失去墨丘提奧的偏愛,因此在精神上羅密歐又回歸到了他的家庭和朋友中,這就為下文朱麗葉與羅密歐的愛情悲劇埋下伏筆。班弗里奧把墨丘提奧的死訊告知羅密歐,這成為羅密歐殺死提爾伯特為朋友復(fù)仇的導(dǎo)火線,這時羅密歐的身份完全從朱麗葉的戀人轉(zhuǎn)變?yōu)閯P普萊特家的仇敵。羅密歐在班弗里奧的催促下逃離事發(fā)現(xiàn)場。班弗里奧隨即向聞訊趕來的親王如實敘述了整個事件,因此親王將判處羅密歐死刑的刑罰減輕至流放。
雖然班弗里奧在劇中僅僅是一個次要角色,但其重要性卻不可忽視。作為信息傳遞者,他適時向觀眾和劇中其他角色傳遞重要信息;作為羅密歐的好友,他和墨丘提奧一起暗示著羅密歐的兩難處境——朱麗葉的戀人、凱普萊特家的仇人;作為羅密歐的表親,他和提爾伯特的反差預(yù)示著朱麗葉與羅密歐愛情的不幸結(jié)局;作為建議者,他對羅密歐的建議推動著劇情的發(fā)展??傊?,班弗里奧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戲劇作用絕不可小視。
參考文獻
[1]〔英〕威廉·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中英對照全譯本)(朱生豪譯)[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70
[2]〔英〕威爾斯編.莎士比亞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3]吾文泉.莎士比亞:語言與藝術(shù)[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2
〔責(zé)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