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jié)婚的時候,我一心要做一個溫柔的賢妻,給丈夫最大的快樂。但我的付出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回報,因為他的不體貼,我的性情大變,他埋怨我:“你就不能溫柔一點?”其實,在同事眼里,我是一個嬌弱的女子,需要別人的呵護,在學(xué)生心中,我是一個可親的老師,什么都可以訴說,可是一進家門,我的心情就變糟,我感覺我只是他的保姆、保健醫(yī)生……身兼數(shù)職,卻唯獨不是他需要疼愛呵護的妻子。
一晃多年,我變得面色枯黃,瘦弱憔悴,纖細的手指磨粗了。長時間的抱怨,爭吵,我和他的感情越來越淡。
學(xué)校閱覽室訂了很多報紙雜志,課余時間,我喜歡去那里翻閱,暫時拋開家事煩惱。諸多雜志中,我很喜歡看《莫愁·天下男人》,還曾向朋友推薦。我經(jīng)常這樣介紹:雜志叫“天下男人”,卻不僅僅說男人。我個人特別喜歡“讀她”欄目,每期只有一兩篇,卻都是精華,我希望自己能成為那些文中聰慧可愛的女子。
我至今記憶深刻,是畢淑敏的《讓愛意充滿心扉》帶給我生活態(tài)度的巨大改變。畢淑敏在文中寫了一個無比智慧,對生活體味無比透徹卻無法改變自己的女子,因為婚姻不幸,無法離婚,一直在怨恨和后悔中生活、煎熬,最后導(dǎo)致自己的相貌變得尖刻、獰惡。畢淑敏最后說:女人會不會因為心理不健康而變丑,我不敢打包票。因為心理不健康而導(dǎo)致身體上的病患,卻是千真萬確的。
我突然明白,長期糾纏我的頭暈和偏頭疼,還有時不時光臨的胃疼,一定是因為我的抱怨情緒帶來的。我自己讓自己生病了,吃再多的藥也無濟于事,我是一個何其蠢笨的女人啊。
是的,我不要疾病,不要變丑,不要短壽。我要改變。
其實,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承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是我們對待生活缺憾應(yīng)有的態(tài)度。孔子說過,“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內(nèi)心的淡定和坦然,可以彌補生命中很多很多的遺憾。
我開始反思。細膩敏感的我沒能碰到一個理解并包容我的男人,這就是我的生活缺憾了,只是長期以來,我不斷地給自己心理暗示,不斷在放大這種缺憾,讓它成為了我生活中的一個陰影,我就像那個悲觀者,面對半瓶好酒,我失望地看到“只有半瓶酒”,而那些樂觀者卻高興地想著“還有半瓶酒”,僅僅一個字的差別,就讓生活質(zhì)量相差了千里。
我有如大徹大悟,學(xué)會了放手,學(xué)會了疼愛自己,很久,我都沒有糾纏他對我的態(tài)度,這樣反倒沒有事了,日子平靜地過著,我快樂著自己的快樂。白天到單位上班,晚上回家做飯,閑的時候,一卷書,幾盆花草足可能打發(fā)我的時間,我不再局限在家庭的狹小圈子的時候,我的世界變得遼闊,蔚藍的天空陽光燦爛。
“你笑起來,原來也是很燦爛的啊。”同事一句慨嘆,讓我驚出一身冷汗,原來這些年我留給別人的只是眉頭緊鎖的印象了,幸而我已經(jīng)醒悟,笑容又回到了我臉上。
我開始學(xué)著改變過于細膩敏感的個性,也開始學(xué)著換一個角度來看丈夫。
那天晚上,我洗過碗從廚房出來,看到了一幅讓我不敢相信的畫面。他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正專心致志剝著核桃,剝出來的桃仁放在一個小碟子里,陷在核桃殼里的,他居然拿了牙簽慢慢去挑,一邊挑還一邊說:“我看你不出來,不出來。”看我注意他,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核桃好吃難剝,老婆,你以前真是不容易?!蔽乙幌掳俑薪患睦锍錆M了惆悵,也充滿了甜蜜。想起《莫愁·天下男人》另一篇文章《我的索愛情結(jié)》文末的那句話:不索愛,愛自來。我明白,這份“坦蕩蕩”的心境,彌補了我的缺憾,使我的生命飽滿、充盈,給了我一種大歡欣,讓我的每天都進行著新鮮的輪回,并且把這種新鮮的養(yǎng)分疏導(dǎo)給他人。
正如畢淑敏文中說的那樣:為了不得病,為了不變丑,人們只有更多地讓愛意充滿心扉。與其抱怨,不如相愛,最終,會收獲意想不到的幸福。
編輯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