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不需要穿過那條充滿市井氣的小巷就能進入這個家,而是被直接空投到這客廳里,你一定很難想象自己置身在一間頗有年代的上海舊里弄公寓里??臻g方正而敞亮,如同一座小型的美術館——墻頭陳列著曾梵志、張恩利等中國當代藝術大拿們的多幅作品,隋建國、劉建華的雕塑也穿插其中……客廳朝南的落地窗正對著精致的花園,一方池水里立著男女擁摟的抽象現(xiàn)代雕塑,挺拔的老樹下綠意蔥蘢、花意盎然,幾張點綴著的藤椅似乎隨時都邀請著你坐下來歇歇腳,細細慢賞美作、美景。
若干年前,當Andrew委托身為建筑師的弟弟裝修這套房子的時候,條件就只有一個——“讓我有地方掛畫”。收藏了百來件以中國當代藝術為主體的作品,除了在辦公室的30多件之外,Andrew也未能在這幢已化身美式House范的三層樓房子里展示出昕有的作品——二層的走廊里有申玲、王玉平、陳博,主臥里有周春芽、張恩利、黃奎,客房里有丁乙、曾梵志,還散見著龔劍、石英、劉偉等人的真跡……
曾梵志的一幅《面具》是他收藏的第一件作品?!澳鞘?990年代初,我去復興公園吃飯,當時也在那里的香格納畫廊空間太小,只好把有些畫放在外面展示,”Andrew回憶道,“我一眼就被這幅畫吸引住了,花了幾千美金收下來?!彼侵袊敶囆g最早的藏家之一,那時候,香格納的倉庫還有些捉襟見肘,老板勞倫斯親自帶著他們參觀各個藝術家的工作室,初出茅廬的曾梵志還遠在無人邀約乘坐直升機駕臨F1超級貴賓室觀賽之前,但凡去香港都會寄住在Andrew和齡齡的家里。
“我選作品很簡單,”Andrew說,“能感覺到藝術家有話要說,而且,他有說的能力?!彼嗍侵庇X派的,在紐約長大,小時候就跟著父母出入各大美術館、畫廊、博物館,晚餐桌上總有個“家庭傳統(tǒng)保留節(jié)目”——“如果你能收藏展覽中的一張畫,你會選哪一張?為什么?”家庭成員各抒己見,這成了他藝術鑒賞力的最初啟蒙,也培養(yǎng)了一種本能的審美自信?!熬褪歉杏X走,對我來說,藝術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東西,它就是生活本身,”Andrew很平實地說,“我還想收更多作品,但房子裝不下了,而且老板不批準?!彼哪爻g齡眨眨眼。
齡齡失笑:“我確實是跟著Andrew才慢慢對中國當代藝術感興趣,但他喜歡的有些作品太黑暗,放在家里感覺太重?!弊鳛榕撕椭鲖D,齡齡更本能地愛花,在插花方面,她和Andrew一樣也是“無師自通派”,“我去花市看到當季喜歡的時令鮮花就買回家,然后自由發(fā)揮,家里的廚房、餐桌、客廳的茶幾一日都不能無花?!鼻皟赡昙依镏匦路?,愛花愛自然愛陽光的齡齡把露臺改成了陽光房,Andrew趁機也收了一個“窗子”的裝置,安在墻上以假亂真?!按笈频膬r格已經漸漸超出了我們能夠承受的范圍,我們知道今年是最后一年收丁乙的作品,明年之后不再收張恩利,而是會更多轉向關注年輕藝術家,比如倪有余?!?/p>
Andrew說一口流利的漢語。1988年在臺灣地區(qū)花9個月時間與弟弟一起學中文,然后兄弟倆一邊拍DV,一邊踏上了大陸的土地,從商業(yè)蓬勃萌芽的廣州到白皮膚高鼻子還會被圍觀的鄉(xiāng)村……回到美國,他漸漸意識到未來的中國正將是震蕩世界的一片熱土,為了實現(xiàn)到中國來的夢想,他依從哈佛教授的建議,棄商學習了法律,作為律師供職至今。
從來沒有見過一位律師如此文藝:以前常常和齡齡天南海北地去拜訪各個藝術家工作室,“現(xiàn)在少了,對藝術家過多的了解有時候也會是種干擾,我更喜歡讓作品自己說話”;帶著兒子逛畫廊、藝術展、藝術沙龍,“我只是想讓他感受到,藝術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家庭所有的積蓄都花在了收藏上,齡齡幾乎所有的業(yè)余時間也都貢獻給了花園草木的打理,“奉獻給自己的愛好,完全不是辛苦,而是一種幸福?!彼麄z異口同聲地說:“我們最大的愿望,就是將來的某一天把我們的收藏無償捐贈出去,既然我們已經享受到了它們所帶來的至大快樂,那就應該讓更多人一起來分享。”
樓下傳來了男童銀鈴般的笑聲,兒子回來了。齡齡為兒子取名為“路擇遇”,或許她懂得對Andrew來說,人生的起點就是始于一次路上的旅行,選擇歸來,邂逅與遇見的疊加成就了路途終點的這個家,這份幸福,一起執(zhí)手筑建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