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們生活最密切相關的生活垃圾,特別是有機質含量較高的餐廚垃圾到底還能承擔什么使命?在日前舉辦的垃圾資源化處理分論壇上,從事垃圾回收及處理的廈門瑞科技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峰講到:垃圾經分類處理后可化身衍生燃料,紙纖維分離后可賣給紙廠做瓦楞紙,最終還可制備天然氣、發(fā)電、車用燃料,發(fā)酵后的沼渣、沼液還可進一步處理完成其“垃圾化身資源”的使命。
“垃圾化身資源”看似既能解決環(huán)境問題又是綠色朝陽產業(yè),但在我國的現(xiàn)實國情面前,卻并非如此樂觀。
分類難致 “資源”品質待提升
“十二五”期間,國務院下發(fā)《“十二五”全國城鎮(zhèn)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guī)劃》,明確提出了對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分類的建設任務,包括設立試點城市等。
文件要求,“十二五”期間,要重點抓好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建設,積極推動設區(qū)城市餐廚垃圾的分類收運和處理,力爭達到3萬噸/日的處理能力。“十二五”期間,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建設,各?。▍^(qū)、市)要建成一個以上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并在示范的基礎上逐步推廣。
資源化、減量化與垃圾源頭的分類收集密切相關,同時還決定了垃圾成為“資源”后的品質如何。
而事實是,據(jù)住建部城建司巡視員張悅在垃圾資源化處理分論壇上介紹,2011年,他剛到住建部時,垃圾分類的試點城市已有8個,現(xiàn)在已經有20個,但是對垃圾分類的實際情況調研卻讓人“尷尬”。
首先,垃圾資源化“招工難”,現(xiàn)在主要靠農民或拾荒者這種“灰色大軍”,但未來還能依靠多久尚未可知。第二,目前政策已顯示出局限性,1噸垃圾發(fā)電量280度以下享受補貼的條款已限制高熱值干垃圾處理的發(fā)展,有的企業(yè)為了充分享受補貼,可能通過摻水等進行減量處理,不利于行業(yè)發(fā)展。
按照國家計劃,“十二五”期間將推出100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針對這100個試點城市,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投資金額達20多億元。
由于餐廚垃圾分類情況不佳,處理時要選用進口的、刀口好的粉碎機,而且“粉碎機三五天就得焊一次”。
“把餐廚垃圾進行有效分離后,才能進行下一步深加工。這是唯一的、也是必須要走的資源化最高值利用的路徑。如果把餐廚垃圾、生活垃圾大量混合肯定是做不好的,是自己在騙自己。”江蘇潔凈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宋開波強調道。
注重技術發(fā)展 創(chuàng)新商業(yè)模式
“十二五”期間,許多企業(yè)瞄準了大城市的垃圾資源化,因而呈現(xiàn)了井噴式發(fā)展。
“大家都在搶占這里的市場,但主要把精力真正放在了大企業(yè)、大城市里,在中小企業(yè)的盈利模式還不是很清晰的情況下,往往對其重視不夠,全面進行市場推廣還是有難度。”杭州錦江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元珞說。
農村垃圾現(xiàn)在達到了1.1億噸的體量,其中有將近7千萬噸的垃圾基本沒有進行高效率處理,只是簡單地進行填埋,王元珞認為,其資源化潛力非常大。
而對生活垃圾而言,焚燒可能是今后的主流技術方向。目前城市填埋、焚燒分別占65%、33%左右,縣城焚燒僅占7.22%,填埋占近九成,焚燒還有較大上升空間。但是,焚燒利潤較低,很大部分盈利靠政府補貼,特別是垃圾處理量少時,利潤進一步降低,增加了引入社會資本的難度。
“分類、預處理時把有害物質排除,其排放量遠超歐盟標準——有害物質產生量在源頭就被解決了。所以它給未來中國垃圾處理的發(fā)展指明了一個方向?!蓖踉笳f。
王元珞認為,一是要注重發(fā)展這種先進的垃圾處理技術,二是政府引領,吸引社會資本,進行市場化運作,探索中小城鎮(zhèn)垃圾資源化的商業(yè)模式。而在“十三五”期間,餐廚垃圾將可達到12萬噸左右——這是北京工商大學教授任連海給出的參考數(shù)據(jù)。
這個“蛋糕”有多大?據(jù)了解,國家餐廚廢棄物處理處置行業(yè)收運體系的建設需要投資200億元,每年的運行資金需要30億元,而處理處置工程的建設要耗資500~1000億元,運行300億元/年,其中運行補貼和產品市場約140億元,運營約160億元。
“‘十二五’期間我們也已經做了一些工作,但‘十三五’期間恰恰是井噴式大發(fā)展的時期,‘十二五’期間很多企業(yè)做了大量投入,但是收益還沒有收回來?!比芜B海說。
除了市場“看得見”的收益,餐廚垃圾的妥善“資源化”處置,例如,轉化成有機質肥料、飼料等對解決土壤及人畜爭糧的問題帶來的益處,“非錢可以衡量”。
但與生活垃圾“變”資源類似的是,餐廚垃圾也面臨技術革新的問題?!坝捎谝恍┬袠I(yè)和職能部委的引導,相對而言,現(xiàn)在餐廚垃圾處理技術是厭氧技術一枝獨秀。但若技術不能百花齊放,這個行業(yè)是存在問題的,所以‘十三五’期間恐怕在這兒要有所突破才行?!比芜B海建議,在運營和盈利模式上,餐廚垃圾資源化也亟待突破。
“十三五”應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
包括張悅、任連海等在內的多位專家認為,無論是生活垃圾還是餐廚垃圾,在“十三五”期間要實現(xiàn)其資源化,就必須重視制度創(chuàng)新。
其中一項建議是,財政補貼制度能否從注重項目補貼向注重循環(huán)產品補貼方向去發(fā)展?比如,對生物有機肥、餐廚的耗氧發(fā)酵產品能否給予更多的補貼,而不是補貼給做反應器、做液氧的消化池廠家。
“這需要發(fā)改委和財政部協(xié)同解決,從基本建設的補助向再生資源產品和效益的補助發(fā)展。不再僅僅是補助污水處理廠和管網,還要補助端面環(huán)境改善。不管什么樣的技術,也不管投資是來自政府、企業(yè)還是PPP,只要達到這樣的環(huán)境目標就可得到補助?!睆垚傉f。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于2015年6月12日印發(fā)《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yōu)惠目錄》(財稅【2015】78號),其中,餐廚垃圾、畜禽糞便、稻殼、花生殼、玉米芯、油茶殼、棉籽殼、三剩物、次小薪材、農作物秸稈、蔗渣以及利用上述資源發(fā)酵產生的沼氣,退稅比例是100%,垃圾處理、污泥處理處置勞務的退稅比例是70%。
“過去是免稅的,現(xiàn)在怎么還要收?污水、垃圾、資源回收產品,好像資源回收了就有效益了,就要有這樣的稅負,這是一個倒行逆施的制度。不但不能收稅,還要從稅收中拿出一部分補助再生資源生產?!睆垚傉J為,在“十三五”期間,還應創(chuàng)新相關的稅收制度,同時要創(chuàng)新碳交易制度,爭取讓科學的碳交易方法學成為規(guī)則。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