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輝的軟肋】
夜晚的南京高鐵站出站口,高家嘉一眼就看到等候在那里的高家輝。
兩年多不見,家輝沒有太大變化,依然清瘦、英俊。現在許多30歲的男子,都還保留著大男孩的氣質,家輝卻要成熟許多。在家嘉的記憶中,家輝好像從小就比同齡的孩子成熟。
后來家嘉知道,這種早熟,其實,是她和母親對家輝的虧欠——母親,是高家輝的繼母,家輝是到了10歲才無意得知的,起初并不知情。
家輝比家嘉大8歲,小孩子3歲之前的記憶多是空白,等家嘉開始有記憶,家輝已經是個清秀瘦高寡言的少年。
家嘉的性格則相反,從小就頑劣、惡作劇,沒有半點小姑娘的文氣。而8歲的年齡差,也注定了家嘉本能地欺負家輝。在家中,纏著家輝陪著玩耍只是尋常事,不管家輝在寫作業(yè)還是做手工,洗衣服還是刷鞋子……只要家嘉想玩,都會堅決打斷家輝正在做的事,否則,就用哭來要挾他。
害怕高家嘉哭鬧,是高家輝的軟肋。小孩子也是勢利的,明白這一點后,家嘉便更加有恃無恐地欺負家輝,連去幼兒園也指定要家輝陪著送到門口。為此,家輝每天要多走很多路,先送家嘉去幼兒園,再去學校。
家嘉也記不清有多少次趁著家輝不注意,撕壞他的書和寫好的作業(yè),有時甚至明目張膽,在他寫作業(yè)的時候,抓過來就跑……一般,家輝都會忍耐,由著家嘉胡鬧,但也有一次,家輝發(fā)出了抗議。
【多管閑事的小孩】
那一年暑假,一天中午,家嘉趁著家輝出去買鹽,把寫字桌上他的練字本撕成了兩半。她并不知道那是家輝寫了一個假期的鋼筆字字帖,每天寫一個小時,整整寫了一個月。
家輝回來看到,先是愣怔片刻,隨即沖家嘉吼道:“高家嘉,你太過分了!”他是真的生氣了,嘴巴翹著,臉色沉得厲害。剛巧這時,父親下班回來,問明白原委,也忍不住責備家嘉:“小壞蛋,以后不許再弄壞哥哥的東西了。”
許是當時父親的臉色過于嚴厲,或者第一次看見家輝發(fā)脾氣,家嘉登時哭了起來。
母親不樂意了,隨即抱起家嘉來抱怨父親:“她那么小,不懂事,說她干嗎?”又看了家輝一眼,“重寫一份就是了,妹妹比你小那么多,你該讓著她……”
父親不再言語,家輝也低下頭去,拿著已經兩半的練字本回了自己的屋子。當時,家嘉哪里曉得自己貌似天真的惡作劇,給家輝帶來的表象背后的心靈的傷害呢?即便總是欺負家輝,當時,家嘉也都覺得理所當然,因為他是哥哥。
也因為家輝是哥哥,所以欺負歸欺負,家嘉會用一個小孩子的方式對他好。母親買的零食,家嘉常常會自作主張地拿給家輝分享。只是很多時候家輝會拒絕。家嘉任性,便強硬地塞給他,耍賴。家輝才勉強吃一點。為此,母親常說家嘉是“多管閑事的小孩”。家嘉并不覺得,對家輝,欺負或者好,于家嘉,都是一個妹妹對哥哥的情感本能罷了。所以,母親說她的,家嘉依舊故我。
換季或者新年,母親帶家嘉去買衣服,一套兩套地買好后,家嘉便要求媽媽“給哥哥也買新衣服”。那個年齡的男孩子,長得太快,家輝的衣服過半年就小了,尤其鞋子壞得快。家輝愛踢球,幾乎每個月都會踢壞一雙鞋,為此,母親總是不滿地嘀咕??墒羌壹蜗矚g看家輝踢球,他在小區(qū)的空地和那些孩子踢球,跑得那么快,誰都追不上,這讓家嘉覺得自豪。
【被他的眼淚嚇到】
家輝讀到中學的時候參加了校足球隊,那年夏天,他和他的隊員一路奔突,踢入了年度省高中足球賽的決賽,這讓家嘉驕傲不已,決定讓母親去給家輝買那雙她選中的“最酷”的足球鞋。但是沒等家嘉說完,母親便指著家嘉的腦門罵:“你這孩子腦子進水了?兩千塊錢讓我給他買雙鞋,兩千塊錢夠咱們全家一個月的生活費了……”
家嘉卻不肯罷休,轉頭去找父親,得到的,也只是父親的一聲嘆息,沒有答案。
最終,在那件事情上,家嘉表現出了一個10歲孩子的倔強,找出自己存錢罐里所有的壓歲錢,又背著父母分別找了奶奶和姑姑,最后,拿著從百元大鈔到毛票不等的厚厚一沓錢,給家輝買回了那雙價值2200元錢的足球鞋。那天晚上,家嘉把鞋子鄭重地放在家輝面前,說:“高家輝,你一定要拿冠軍。”
家輝沒有吭聲,只是一直看著那雙鞋子,看了良久。然后,家嘉看到,這個18歲、182厘米高的少年哭了,眼淚無聲地落在臉上。反倒是家嘉被他的眼淚嚇到,慌亂詢問:“哥哥你怎么了?你受傷了嗎?你還能踢球嗎?”
家輝依舊不說話,慢慢蹲下身來輕輕擁抱了家嘉,說:“謝謝你,小妹?!?/p>
那是家嘉第一次看到家輝哭,第一次聽到家輝叫她小妹。
【家嘉有些心疼他】
那次比賽,家輝不負家嘉所望,帶著他的球隊奪得冠軍,可家嘉得到的,卻是母親的再度責罵,母親太氣憤了,沖動之下說出了一個真相:高家輝只是家嘉同父異母的哥哥而已。
家嘉被這個真相弄蒙了,但是很快便知道母親沒有撒謊,因為她算出來母親比家輝只大18歲。以前她忽視了?!翱墒恰奔壹魏鋈徊恢涝撜f什么,一瞬間明白了母親的偏心和家輝的沉默寡言,這讓家嘉難過。
從那之后,家嘉對家輝的感情變得微妙起來,再沒有像以前那樣欺負過他,也再沒有去天真地疼愛過他,好像忽然多了一道溝壑,在兩人之間,不是年少的家嘉可以逾越過去的。
好在進入高中后家輝便開始住校,兩人見面機會少了許多。隨后,家輝參加高考,以體育生的身份被南京一所大學錄取。那整個暑假,家輝都在一家俱樂部踢球。家嘉知道,他是在賺取生活費。高家輝從8歲起就知道自己的人生處境。
家嘉有些心疼他,但是她太小,她的心疼無濟于事。
4年大學,家輝只在春節(jié)回來兩次,假期其余時間,他都在踢球,幾乎沒有跟父母要過生活費。有一次,家嘉聽媽媽感慨:“還好,這小子有點兒本事,不然兩個孩子都上學,也真是供不起?!?/p>
對母親溢于言表的偏心,家嘉保持沉默。母親的確偏心,可她終歸是母親。
家輝畢業(yè)后,留在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第一年春節(jié)回來待了兩天,禮節(jié)性地給每個人都帶了禮物,他和母親甚至父親之間,都客氣而疏離。家輝給家嘉的禮物是一款昂貴的智能手機。在姓名存儲欄,家嘉想了想,寫下:高家輝哥哥。
這個哥哥,在家嘉心里,依舊是不一樣的。
【那么近地看著彼此】
家嘉讀大學的時候,家輝結了婚,沒有回家舉辦婚禮。家嘉也沒有什么禮物可以送他,反倒是家輝,送了家嘉一個大紅包,母親喜出望外,說:“家輝有本事了,能照顧妹妹了。”
話中別有用意,家嘉聽得出來,家輝當然也聽得出來,但兩人都沒說什么。
因為選的專業(yè)不好,畢業(yè)半年后,家嘉還沒有找到適合的工作,母親竟然聯(lián)系了家輝。
家輝很果斷,讓家嘉去南京,他說南京城市大,機會多,有他在,沒問題。
家嘉卻猶豫,不知怎么,她覺得沒有資格去麻煩家輝。家輝的電話便打了過來,劈頭罵家嘉:“傻瓜,你是信不過你哥嗎?”
略帶責備又略帶寵愛的口吻,讓家嘉忽然哽咽。然后,她誠懇地向家輝道歉,為童年時對他的欺負,為母親的偏心。那是橫亙在家嘉心底多年的歉意。
電話那端,家輝笑起來:“你真是個小傻瓜,媽媽是媽媽,你是你。你不記得了,從小到大,你一邊欺負我,一邊偷東西給我吃,一邊撕我的作業(yè),一邊給我要新衣服……
你和天下所有淘氣的妹妹一模一樣。那次,為了那雙足球鞋,媽媽罵你了吧!但是你知道嗎?那么多年,對我來說,最寶貴的不是那雙鞋子,不是你對我的那些好,而是曾經,小小的你心無旁騖,一門心思地欺負我,當我是最親的……”他說,“高家嘉,我愿意你以妹妹的名義,欺負我一輩子?!?/p>
家輝最后的那句話,把家嘉逗樂了,她笑起來,可是笑著笑著,忽然大聲哭了。她知道,和家輝之間那道溝壑,她越過去了。
此刻,10月的南京城溫和的夜風里,兩人那么近地看著彼此,誰都沒有說話。然后,家嘉伸出手,輕輕擁抱了家輝,輕輕喊了一聲:“哥?!?/p>
編輯 / 楊世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