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等之不來,便只能離開;有些東西,要之不得,便只能放棄;有些過去,關(guān)于幸?;騻矗荒苈裼谛牡?有些冀望,關(guān)于現(xiàn)在或?qū)?,只能選擇遺忘。
" ——安寧《溫暖的弦》
★可能,對于一個漫長的生命來講,靈魂可以激動的時期本就很短,這是整個暗淡生命中最明亮的時段,或許也是我們之所以存活在世間的主要緣由。
——許知遠(yuǎn)《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我向往的只是不再見到這些人面,不再過這種沒完沒了的日子。我想做到的,是卸下我已成習(xí)慣的偽裝,成為另一個我,以此得到喘息。我想要睡意臨近之感,這種睡眠是生活的期許而不是生活的休息。
——費爾南多·佩索阿《惶然錄》
★人們總是在長大以后回想起孩童時期。想的不外乎是熱衷的各種游戲,已不復(fù)存在的原野,青梅竹馬的好友……不過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應(yīng)該是當(dāng)時所不在意的“時間”吧。
——星野道夫《在漫長的旅途中》
★假如你避免不了,就得去忍受。不能忍受生命中注定要忍受的事情,就是軟弱和愚蠢的表現(xiàn)。
" ——勃朗特《簡·愛》
★輕吟一句情話,執(zhí)筆一幅情畫。綻放—地情花,覆蓋一片青瓦。共飲一杯清茶,同研一碗青砂。挽起一面輕紗,看清天邊月牙。愛像水墨青花,何懼剎那芳華。
"——徐志摩《水墨青花》
★所有隨風(fēng)而逝的都屬于昨天的,所有歷經(jīng)風(fēng)雨留下來的才是面向未來的。
——瑪格麗特·米切爾《飄》
★該來的始終會來,千萬別太著急,如果你失去了耐心,就會失去更多。該走過的路總是要走過的,從來不要認(rèn)為你走錯了路,哪怕最后轉(zhuǎn)了一個大彎。
——盧思浩《別著急,該來的始終會來》
★要進(jìn)入另一個人的孤獨,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真的可以逐漸認(rèn)識一個人,即使是很少程度,也只能到他愿意被了解的程度為止。當(dāng)一切都無跡可尋,與世隔絕、全無蹤影的時候,人們能做的就只有觀察了。但人們能否從所觀察到的東西里找出意義,則全然是另一回事。
——保羅·奧斯特《孤獨及其所創(chuàng)造的》
★每一個漸漸長大的小孩,如果大人愛他,他會認(rèn)為自己是可愛的,他會感覺到自己是天地間的一個寶貝,他的生命存在就是一個大優(yōu)點。假若人人粗暴地打擊他,奚落他,嘲諷他,鞭撻他,那脆弱的小生靈,就會像被利剪截斷了雙翅,從此萎靡不振,跌落塵埃……
——畢淑敏《幸福的七種顏色》
★我曾經(jīng)跟那些趕著25歲有份好工作,28歲嫁人,30歲生小孩的人沒什么不同,我趕得要死,以為這個世界只有一種可能性,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趕什么。幸好,因為我終于忘了自己是誰,所以我終于找到我自己。
——連美恩《我睡了81個人的沙發(fā)》
★人有三種根本的困境。第一,人生來只能注定是自己,人生來注定是活在無數(shù)他人中間并且無法與他人徹底溝通。這意味著孤獨。第二,人生來就有欲望,人實現(xiàn)欲望的能力永遠(yuǎn)趕不上他欲望的能力。這是一個永恒的距離。第三,人生來不想死,可人生來就是在走向死。這意味著恐懼。
"——史鐵生《傘若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