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鏈擺動刺激經(jīng)脈
項鏈為什么會有保健功效?這需從項鏈名稱說起,項鏈,要佩戴在脖頸之上。脖子前面是咽喉,后面是頸椎,都是非常重要的結(jié)構(gòu)。
先說咽喉,我們經(jīng)常用“咽喉要道”來形容一個地方的重要性,咽喉在我們的身體內(nèi)同樣重要,它距離人體最重要的器官——腦實在是太近了。經(jīng)過咽喉的經(jīng)脈,有八條之多。所有上腦的經(jīng)脈,幾乎都要經(jīng)過咽喉。頸椎同樣重要,經(jīng)過頸椎的經(jīng)脈一共有六條,分別是:主一身之陽的督脈,主一身之藩籬的膀胱經(jīng),人體氣血運行要道三焦經(jīng),生發(fā)真陽的膽經(jīng),以及容納變化的小腸經(jīng)和滲透分類的大腸經(jīng)。
從脖頸的位置便能看出它的重要,現(xiàn)代醫(yī)學將后頸、脖子、雙肩至前胸定為人體的“V”區(qū),這與傳統(tǒng)中醫(yī)對脖頸的認識不謀而合。而佩戴項鏈呢,通過項鏈不停的擺動,能夠?qū)Σ鳖i處的各大經(jīng)脈起到刺激作用。因此,堅持長期佩戴項鏈,可以舒緩一些病痛。不過,項鏈的家族過于龐大,不同材質(zhì)的項鏈可以舒緩不同的病痛。
楚之明月,生于蚌唇
古代,珍珠為名貴的飾品,為歷代統(tǒng)治者所鐘情。之所以封建統(tǒng)治者對珍珠情有獨鐘,除了珍珠可以彰顯皇家氣派外,珍珠本身的養(yǎng)生功效也是原因。
珍珠出自水中,自然有“水氣”,根據(jù)五行相生相克,水能熄滅火,珍珠就能降火。另外,《本草綱目》中言明,珍珠入足厥陰肝經(jīng),因為肝藏魂,所以珍珠還有定魂安神的功效。中國古代的胎養(yǎng)書中便推崇“珍珠玉石類安胎養(yǎng)兒法”,就是讓孕婦在懷孕三個月情緒不太穩(wěn)定的時候,佩戴珍珠項鏈,讓孕婦安神定驚。此法還能讓日后生產(chǎn)的孩子相貌端正,肌膚細嫩,就是取其“外相而內(nèi)感也”之理。
用珍珠綴成的項鏈,不僅能按摩我們脖頸處的經(jīng)絡,而且長期摩擦,珍珠中所富含的天然物質(zhì)如鐵、鋅、角質(zhì)蛋白等可以被人體所吸收,能去煩止燥,安神定驚,效果卓然。更為妙絕的是,如果用珍珠項鏈早晚按摩面部皮膚,還能有美容、護膚、除斑的功效。對于愛美的女性而言,實為裝飾、美容、保健的最佳選擇。
那么怎樣的珍珠項鏈,才能避免“魚目混珠”呢?牢記選購要訣:光、滑、大、色四字。光澤比較深、比較透,十分光滑,越大越好,珍珠與珍珠之間相互調(diào)和,光澤均勻。這樣的珍珠項鏈保健效果最佳。
溫潤滴露,玉亦仙藥
在人們佩戴的項鏈中,玉石項鏈的“出場率”也居高不下。古人對玉石分外垂青,有宋徽宗嗜玉成癖、楊貴妃含玉避暑的典故流傳。玉石受到追捧,一是因為佩戴玉石可烘托氣質(zhì),讓人溫潤如玉。同時,與玉本身的養(yǎng)生功效也有關(guān)系。
玉石的養(yǎng)生功效如何?從古人夸張的言語中便能看出——玉亦仙藥,但難得耳。《本草綱目》中說,玉石有“除胃中熱,解煩悶,潤心肺”等效果。在日常生活中,佩戴玉石項鏈可以實實在在地呵護我們的健康。如果注意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玉石項鏈不同于別的項鏈,它的兩個與眾不同之處,讓它的保健效果更上一層樓。
第一個不同之處在于,玉石項鏈比較重墜,隨著我們身體的動作,玉石項鏈就會移動,在移動的過程中便按摩了我們脖頸部位的穴位和經(jīng)絡、達到活通經(jīng)絡、調(diào)和陰陽的目的。長期佩戴便能收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第二個不同之處在于,玉石本身有冷卻作用。如果你注意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當玉石項鏈和我們的身體接觸的時候,感覺冰涼,尤其是水晶等材質(zhì),這種感覺尤甚。玉石項鏈佩戴部位距離我們的頭部很近,中醫(yī)理論認為,頭部屬陽,常有“火”象,故宜冷不宜熱。如果頭部的“火”過盛,玉石項鏈便可以降火,使頭腦清醒。
另外,佩戴玉石項鏈對修身養(yǎng)性也有好處。中國古代有“見物而化”的說法,說得玄一點,就是人和物之間有“感應”。如果你總是看“美玉”,久而久之便有君子之德。
馨霜白雪,女兒芳華
如果將玉石項鏈看成是謙謙君子,那么白銀項鏈便是項鏈中的貴族。在古代,白銀可是“硬通貨”,直接象征財富。清代的皇帝,用的餐具必須都得是金銀的。不僅氣派,還能防止下毒。愛新覺羅·溥儀在《我的后半生》中曾經(jīng)描述過:“每個菜碟或者菜碗都有一個銀牌,這是為了戒備下毒而設的?!痹谶^去,投毒一般用砒霜之類的毒藥,而這些毒藥往往含有硫化物,硫化物遇到銀就會生成黑色的硫化銀,故而用銀子來驗毒,是非常簡單而有效的方法。而內(nèi)蒙古草原的牧民,用銀子做的碗來盛放馬奶,并不是為了防止被人投毒謀害,他們的目的更為簡單,用銀碗盛裝的馬奶,比較不容易酸敗。原來白銀還有這樣的功效——殺菌。用白銀做成的項鏈,也有殺菌的功能。
我們都知道,頸部的皮膚很細嫩,白銀的有效成分會滲入其中,那么《本草綱目》中所說的銀的“安五臟、定心神、除邪氣”等功能便會發(fā)揮作用。而且,白銀在過去被認為是“女兒身”,用白銀項鏈特別能突顯女性的嫵媚。不過孕婦最好對銀首飾“忍痛割愛”,一方面對經(jīng)脈有影響,另一方面有射線方面的問題。正是因為如此,普通人最好學一點簡易的識別銀項鏈的知識,先觀其色,若是色澤潔白,泛著光澤,做工精巧,一般成色較高,若是看上去泛黃,做工較為粗糙,則為成色低的銀首飾,甚至是假首飾。再試其質(zhì),用手輕折,易彎不易斷的則成色較高,若是僵硬不動者則成色較低。最后再聞其聲音,將銀項鏈從上往下拋起,彈跳不高,并且“撲噠”聲音大的則為成色較高的銀項鏈,若是聲音尖亮,大多是成色較低或者是假的銀項鏈。
其實用項鏈保健并非現(xiàn)代人的專利,古時人們佩戴的項圈、項鏈,都可以進行保健。但是這種保健作用,并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需要時間的累積。有的人對飾物保健存在這樣的一個誤區(qū)——戴上的當天就要見到效果。這種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并不適合于飾物保健。因為飾物的體積一般比較小,保健效果要一點一滴地累積。當然了,也不能小看這種累積的力量,畢竟“繩鋸木斷,水滴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