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文宣先生居住在北方二十六年了,作為一個北漂的游子,灌江成為他情感的出口和靈魂的依托。由于愛得深沉,流淌的語言才顯得真摯純粹,處處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在我看來,《新銀行行長》既是一部權術與智謀較量的現(xiàn)實小說,也是一部蕩氣回腸的情感小說,更是一部追問人性與命運的理性思維小說。
毋庸置疑,作者具有大視野和大情懷?!缎裸y行行長》不僅揉合了經(jīng)濟、金融、哲學、宗教、建筑、詩歌、戲劇、音樂、特色語言等眾多文學元素,展現(xiàn)色彩斑斕的藝術長卷,而且,從歷史文化、地域風貌、民俗人情、社會道德等多維角度,構筑了一個反映銀行人進取歷程與甘苦悲歡的平凡世界。
《新銀行行長》以2006年國有商業(yè)銀行業(yè)體制改革為背景,描寫了T銀行灌江市分行第一副行長高慶興升任行長的艱辛曲折過程,以及在“銀企結合”中他與南京大河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灌江分公司總經(jīng)理魯簫發(fā)生的一段凄美動人的婚外情故事。
我敬佩龔文宣先生在敘事中的沉靜與從容,小說按時間次第展開情節(jié),但并不是單調(diào)的平鋪直敘,而是曲折回旋,穿插錯落,異彩紛呈,從頭到尾都貫穿著權謀的較量與情感的糾結。
《新銀行行長》寫的是灌江土地上的銀行人和銀行事,但我以為作者是通過灌江觀照人間,反映社會面貌,揭示人性,追問人性。人性,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惡丑,這是人性的真實,也是社會的真實。
與許多讀者的觀點一樣,我也認為《新銀行行長》最打動人心的還是高慶興與魯簫的婚外戀。
魯簫美麗、聰明、活潑、率真,敢愛敢恨。她像一片絢麗的彩虹,讓高慶興壓抑已久的情感得到了釋放。可以說,高魯之戀是純潔熱烈的,他們對愛的珍視和渴求,對幸福的憧憬與向往,無不令人動容。盡管高慶興明白他們的婚外戀并不能被社會接受,也是違背道德的,更是妻子栗枝所不容的。然而,愛情的浪潮就如灌江的虎頭潮,來了就抵擋不住。
高慶興是個崇尚精神自由的男人,也是個有擔當有情義的男人。在他心里,栗枝與魯簫是平等的。他同時深愛著這兩個女人,一個是家的港灣,一個是靈魂的寄托,誰也不能失去,失去一個,他的生命都會不完整。這種無法割舍的愛,在世俗的社會,注定了悲劇的發(fā)生。
《新銀行行長》除了銀行內(nèi)部的權力爭奪和高慶興與魯簫的感情發(fā)展兩條主線外,又有若干輔線,就像主干上生出許多支干,支干當然是為主干服務,將一棵大樹裝點得枝繁葉茂。如韓德仁的病情變化,陶樂天的“舊賬難了”等。
其次,小說人物個性鮮明,各有特色。如韓德仁世故、精明、攻于權術;陶樂天風流、熱情、爽直和善于表達;魏來喜忠厚孝順、做事認真;還有栗枝的外柔內(nèi)剛、石婧的獨立、張大海的仗義、司機小陳的忠誠等,這些都增強了小說的藝術性、周密性、趣味性和可讀性。
小說中質(zhì)樸的方言俚語,還有許多民俗風情的生動描寫,讓人倍感親切。比如吃棕子的習俗,漁村的漁俗表演,灌江夜行船上的“淮海說唱”等,這些精彩的描寫不僅貼近生活,大大地渲染了氣氛,而且豐富了小說的內(nèi)涵。
另外,《新銀行行長》多處運用了懸念、暗示、伏筆、鋪墊等藝術手法,體現(xiàn)出作者嫻熟高超的寫作技巧。小說結尾處描寫高慶興在昏迷時先后聽到兩個女人不同聲音的哭喊,并發(fā)現(xiàn)三棵合抱在一起的大樹,大樹下面長出一米多高的柳樹和剛剛破土出芽的幼松。這些暗示和隱喻,讓人感到了人性的溫暖,也看到了愛的寬容、和諧與希望。
我們通過這部小說審視人性,就是審視社會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