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月25日至06月07日
焦點
雖然改革預期和資金流動性在邏輯上都支撐牛市向前,但由于資本市場自身制度建設的缺陷,其波動性的擴大亦不可避免。
A股5000點牛市邏輯
從年初至今(6月3日),上證綜指上漲51.8%至4909.8點,創(chuàng)業(yè)板指上漲170%至3982.25點,上述兩個指數直逼5000點、4000點兩個整數關口。
從各券商的中期策略來看,牛市仍將繼續(xù)是它們的一致觀點,只不過對于點數的預測較有差異,有的甚至直言“牛市不測頂”。
支撐牛市最重要的兩個邏輯在于改革的預期和流動性的充裕。
“一帶一路”和“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都是系統(tǒng)長遠工程,將不斷催化市場情緒?!盎ヂ摼W+”的浪潮也將促進上市公司轉型,提升自身估值。反過來,經濟發(fā)展和資本市場改革亦需要牛市作為支撐。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學家喬虹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說,A股雖然有了一個大牛市,但是其對經濟的支撐作用現在看來還不是十分明顯。由于牛市跑得太快,企業(yè)出售股權置換債務的情形還未集中顯現。
一位接近證監(jiān)會的人士說,如果資本市場能保持慢牛狀態(tài),待注冊制改革實施后,能夠幫助一大批創(chuàng)新型、符合中國經濟未來發(fā)展方向的企業(yè)融資,將有力促進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到時牛市自然也有了實際的經濟發(fā)展質量支撐。
流動性方面,自2014年11月降息周期啟動以來,央行已經進行了3次降息、2次降準,向市場釋放了大量流動性。
市場人士普遍預期,未來貨幣政策將會進一步寬松。流動性的增加使資金大量涌入了資本市場,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網的數據顯示,5月銀證轉賬凈增加9235億元,5月銀證轉賬凈增加額較4月增加347億元,創(chuàng)單月轉入最高紀錄。
據Wind數據統(tǒng)計,5月通過新發(fā)行公募基金入市的資金約為2777.67億元,較上月的2547.18億元增加230.49億元。
居民資產配置角度,近期剛性兌付被打破的案例不斷發(fā)生,無風險利率不斷下降。資產配置向金融資產轉移的需求愈發(fā)旺盛。
雖然改革預期和資金流動性在邏輯上都支撐牛市向前,但由于資本市場自身制度建設的缺陷,其波動性的擴大亦不可避免。
5月15日至27日,上證指數走出7連陽,5月28日最高攀至4986.5點,但盤中受市場傳聞影響,出現暴跌,當天上證指數下跌6.50%,兩市超過500只個股跌停。
匯金減持工行和建行被認為是大跌的導火索之一。后有分析指出,匯金減持實為有利于金融機構的改革,被解讀為利空是市場不成熟的表現。
A股政策市由來而久,因此不少真真假假的傳聞就能讓市場大幅波動,這在市場走牛過程中更是如此。因此,需要政府監(jiān)管部門加大政策信息的公開性,同時加大對利用不實信息影響市場行為的查處力度。
另一層面,此輪牛市與上一輪牛市最顯著的不同在于杠桿資金的運用。融資融券的開通,使投資者利用杠桿資金入市成為合法選擇,并在這一基礎上不斷放大。截至6月4日,兩市融資余額已經超過2萬億元,但融券余額卻不足百億元。
融資與融券極為不對等的發(fā)展,為市場埋下了隱患。一旦出現極端性事件,巨大的融資倉位將加速市場下滑,由于融券量極小,使市場幾乎沒有緩沖余地。在這輪牛市中,投資者可以明顯感覺到波動的巨大。
在牛市中如何監(jiān)管,是證監(jiān)會面臨的現實問題和市場關注的焦點。
據《財經》記者了解,在當前市場下,證監(jiān)會著力加大新股的供給,同時,對市場違規(guī)行為加大查處力度。
面對巨量資金涌入,兩市不足3000只的股票投資標的必然會出現價格飆漲,有些稀缺性投資標的甚至被炒上天價,因此,增加供給和投資標的被認為是解決的辦法。
自今年以來,證監(jiān)會加大了新股發(fā)行速度,并進行了一系列簡政放權優(yōu)化股票發(fā)行行政許可程序,使新股發(fā)行更加順暢,如改善審核見面會形式、完善中止審核程序等。
新股上市速度上,只在5月份即有44家企業(yè)完成申購,效率大幅提升。為了在注冊制實施之前做好新股發(fā)行市場也逐漸適應了新股的大批量發(fā)行,自這輪牛市以來,IPO發(fā)行幾乎不會對市場造成影響,這與以前談IPO色變形成鮮明對比。
但由于受限于審核力量,即使現有審核力量開足馬力, IPO的大批量供給也并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