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
一晃都年近六旬了,說不注意身心健康那是假的,但上升到正經(jīng)八百的“養(yǎng)生”高度,又似乎不那么對味兒,因為我做的,用馮小剛的話說,都是“奇技淫巧以悅婦孺”,不過,不做無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
這觀念打遠了說,可能與我早年的經(jīng)歷有關。我生在天津一個中醫(yī)世家,父親是燕京大學畢業(yè)生,后在天津醫(yī)科大學教英文。受家庭影響,我少年時期的理想是當律師、外交官、醫(yī)生,人生規(guī)劃里完全沒有“演員”。但高中時為了躲避上山下鄉(xiāng),有個正經(jīng)的城里飯碗,不得已報考了天津人藝話劇團。進劇團后也沒有一鳴驚人,多數(shù)時間都在舞臺上跑龍?zhí)祝慌芫褪橇吣辍?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4/05/08/qkimagesjkrsjkrs201501jkrs20150127-1-l.jpg"/>
那時候演藝界都是吃大鍋飯,主角和配角的收入相差不大,加上自我感覺“入錯了行”,對出人頭地沒有什么奢望。人生起步階段沒有經(jīng)歷什么急功近利的熏陶,很自然地便學會了將很多東西看淡。不像現(xiàn)在的演員,接受了太多以競爭為主,甚至強調(diào)“你死我活”的教育,心理整個就跟著急功近利了。
其實不光演員,現(xiàn)在整個社會都得了“有用強迫癥”,崇尚一切都以“有用”為標尺,有用學之,無用棄之……許多技能和它們原本提升自我、怡情悅性的初衷越行越遠,于是社會變得越來越功利,人心變得越來越浮躁。
但這世界上許多美妙都是由無用之物帶來的,一場猝不及防的春雨或許無用,卻給人沁人心脾之感;刺繡和手工或許無用,卻帶給我們美感和驚喜;詩詞歌賦或許無用,但它可以說中你的心聲,撫慰你的哀傷……老子在《道德經(jīng)》里也講“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人的生命包含肉體和精神,前者是基礎,后者是升華。與其一味追求有用之物,不如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無用之物帶來的靜謐和美好。心安,則身安。
我從小彈得一手好鋼琴,從喜歡到鐘愛。只要在家,我每天要彈上兩三個小時,興致高時會彈四五個小時。我有一臺珍藏版電子鋼琴,無論去哪兒都會帶著,在外拍戲間隙就會用它來代替鋼琴,有時碰巧劇組有設備,也會彈彈手風琴、吹吹薩克斯。鋼琴對我來說是絕對私密的朋友,混跡于社會,難免有郁結(jié)之事,無用的鋼琴練習便成了我排解心中不平的利器。
進入中年后,我迷上了畫畫,沒有門派,不講章法。磨好墨汁,鋪好宣紙,手握畫筆,然后打開地圖,回想多年來拍戲到過的地方,然后揮筆潑墨畫山水。畫好后貼在書房的墻上,一遍遍觀賞、對比,直到自覺不錯了,這幅方才作罷。又有言書畫不分家,后來我又覺得書法很精妙,慢慢也迷上了,我現(xiàn)在最喜歡用毛筆抄寫《道德經(jīng)》之類的古籍,一邊抄寫,一邊默讀,入腦入心,很有意思。
我也相當鐘情棋藝。從圍棋、象棋、國際象棋到軍棋、跳棋、斗獸棋、飛行棋、五子棋、華容道棋……算得上無所不會吧。不過我只喜歡與自己下棋,人生如棋,下好下壞全在自己。借下棋,觀天地之深廣,思人生之淺狹。棋中有棋,棋里養(yǎng)生,拋卻勝負,無心則勝,無心則樂,無心則壽。
偶爾,我也會做點手工。我家里有一個很大的房間專門用來放置糖人、面人,木工、裁縫所用的工具,這幾項手工活我都還算拿手。女兒常年在國外,想她的時候就會澆個糖人,捏個面人,或者干脆穿針引線給她裁剪一身衣裳,聊解相思之苦,也算自我寬慰吧。當然,我更樂意干的是為妻子縫制各種皮質(zhì)包包。我妻子四年前退休了,喜歡弄點十字繡之類的,有時我們夫妻倆就同坐窗下,她繡她的花草,我裁我的皮包,窗外落葉無聲,屋內(nèi)時光靜好,很有一種讓人心動的美感。
其實我最大的夢想是寫雜文。在現(xiàn)當代作家里我最喜歡魯迅的雜文,《魯迅全集》我全部讀過。在陰雨天,我愿意一個人寫東西。但寫雜文一直沒有嘗試過,覺得很難,要有一個環(huán)境和心境,先要把心洗干凈,無雜念,看著窗外的飄雪,身上披著棉襖,身后一盞紙糊燈罩的燈,一支煙燃著,但不吸,手里一支沉甸甸的筆,寫一句,思三思,踱五步,方可出雜文。
有人說工作那么忙,時間那么緊,去哪兒找閑情逸致?其實還是魯迅的那句話:“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擠總是有的?!蔽疫@個人不沾煙、酒、牌,不喜歡應酬,從不光顧酒吧、歌舞廳之類的娛樂場所,很少參加飯局,即使參加,一般也不超過半小時。工作之外,剩下的便只是讀書、練字、彈琴、下棋,為女兒做衣服,為妻子裁皮包了。
這些或許都是“奇技淫巧以悅婦孺”的事兒,遠不如一場飯局來得更有用,但人活著,需要給自己的心靈安一個家,讓自己保持自我、本我、真我。無用方得從容,潔凈如初的心靈及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才能成就百毒不侵的自己,心沒病,身體自然安康。如果要說養(yǎng)生的秘密,這就是我越活越年輕的“奧秘”。
閱讀
《影響力》
作者:[美] 羅伯特·B·西奧迪尼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072487
定價:45.00元
政治家運用影響力來贏得選舉,商人運用影響力來兜售商品,推銷員運用影響力誘惑你乖乖地把金錢奉上。即使你的朋友和家人,不知不覺之間,也會把影響力用到你的身上。但到底是為什么,當一個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來時,你的反應就會從負面抵抗變成積極合作呢?
在這本書中,心理學家羅伯特·B·西奧迪尼博士為我們解釋了為什么有些人極具說服力,而我們總是容易上當受騙。隱藏在沖動地順從他人行為背后的6大心理秘笈,正是這一切的根源。那些勸說高手們,總是熟練地運用它們,讓我們就范。
《野蠻生長》
作者: 馮侖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 9787508610344
定價:39.00元
“地產(chǎn)界的思想家”馮侖縱橫生意江湖20年來,第一次系統(tǒng)梳理出書。
三十年來中國民營企業(yè)從前公司時代發(fā)展到公司時代,21世紀后又進入創(chuàng)富時代,馮侖是一個親歷者,他所創(chuàng)辦的萬通公司也伴隨著其他民營企業(yè)經(jīng)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也因此,馮侖對民營企業(yè)的所謂“原罪”、合伙人制度、管理邏輯以及生死存亡等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思考。民營企業(yè)家中,有成功者也有失敗者,王石為什么成功?牟其中為什么失?。狂T侖通過近距離觀察給出了頗具特色的企業(yè)家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