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三
阿格拉是印度最偉大的建筑“泰姬瑪哈陵”所在的城市,同時也是不法分子詐騙外國游客的犯罪大本營,令我心生提防。
當我拍完泰姬陵準備離開時,一個三輪車夫叫住了我。他頭發(fā)花白,臉上布滿了飽經(jīng)風霜的皺紋,皮膚粗糙,四肢被烈日曬得黝黑,再加上略為佝僂的背,腳上沒有穿鞋,如果他不是拖著三輪車,我還以為衣衫襤褸的他是乞丐。
再看看他沒有笑容的臉,我揮揮手,表示不想搭他的車。
接著,至少有10輛嘟嘟車在我面前停下來,嘟嘟車比人力三輪車車資便宜,但我還是想把車費留給辛苦的人力車夫,因此努力尋找看起來比較順眼的三輪車夫。可惜,三輪車夫并不愿意載我,“火車站太遠了!”他們異口同聲地說。10分鐘過去了,只剩下第一位三輪車夫頂著熱得快將人熔化的大太陽叫客,而準備趕火車的我別無選擇,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上了他的三輪車。
上車后,我漸漸發(fā)現(xiàn)他和其他三輪車夫不一樣,別人是像唱機跳針似的不斷游說我去其介紹的旅館投宿,而他則是一邊跑一邊回頭提醒我乘車時小心背包失竊和財物防搶的方法。接著,他用極有限的英文單詞和豐富的肢體語言自我介紹,“Me,three child!”他比出“三”這個數(shù)字,然后又用手依序比畫了三種身高,我猜他的意思是說,他的三個小孩年紀差不多是10歲、7歲、5歲。
一路上,他既不提自己的名字,也不說自己的事情,卻向一個外國游客介紹起自己的孩子,想必子女是他最重視的人吧?我摸摸口袋,還剩下三顆糖果,便打算把這三顆糖果送給他的孩子們。
好不容易到了火車站,我照著事先談好的價錢付了車資,接著把三顆糖果交到他手中,請他轉(zhuǎn)交給他的三個孩子,感謝他剛才提醒我的好意。此時,正巧一個抱著孩子的乞丐婦女看到了我,前來乞討。
一瞬間,所有的動作都發(fā)生得太突然了,在我還來不及意識到那位婦女的來意前,這位三輪車夫已經(jīng)拿出一顆我剛才送給他孩子們的糖果,放入那位婦女的手心。
由于趕火車在即,加上語言不通,我來不及詢問這位三輪車夫,為什么把糖果轉(zhuǎn)送他人,只得倉促離去。
后來,在從印度回美國的旅途中,我認識了兩位印度人,一位是印度老醫(yī)生,另一位則是移居美國在大學教書的年輕教授。當我把這段故事說給他們聽時,他們不約而同地哈哈大笑。
年輕教授說:“我們印度人就是這樣習慣分享的??!”
老醫(yī)生說:“分享的概念在印度是很普遍的。我們印度賣餅的店,每天早上做的第一塊餅不賣錢,而是要分送給住在街上的貧民?!?/p>
接著,老醫(yī)生吐出一句令我思索良久的話:“很多人以為印度窮人很多,事實上并不是印度窮人多,而是窮人只能在印度活下來,換成在別的國家早就餓死了!”
還記得當初在前往印度的班機上,我不斷死背各種防騙注意事項,卻沒有想到,在這個我原以為凡事必須小心翼翼以免被剝一層皮的國家,竟然上了一堂美好的分享課。
(摘自《悅讀》2015年第9期 ?圖:蕓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