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霞 李玉明 陳菁菁 韓國君 陳年來
摘 要: 通過對3類不同質量(包括12個品種)的西瓜干種子進行不同劑量的輻射處理,研究了60Co-γ射線輻射對西瓜幼苗葉片光合色素及氣體交換參數(shù)的影響。結果表明: 60Co-γ射線輻射后,西瓜幼苗葉片葉綠素a和類胡蘿卜素的含量隨輻射劑量的增加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葉綠素b的含量隨輻射劑量的增加總體呈現(xiàn)出逐漸減小的趨勢;氣體交換參數(shù)Gs、Pn、Tr隨著輻射劑量的增加而減小。不同質量西瓜種子對60Co-γ輻射的敏感性表現(xiàn)為大種子材料>小種子材料>中等種子材料;不同種質類型西瓜種子對60Co-γ輻射的敏感性表現(xiàn)為雜交種子品種>常規(guī)種子品種。
關鍵詞: 西瓜; 60Co-γ射線輻射; 光合色素; 氣體交換參數(shù)
Effects of 60Co-γ irradiation on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and gas exchange parameters of the leaves of watermelon
LI Jinxia1, LI Yuming2, CHEN Jingjing3, HAN Guojun1, CHEN Nianlai1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China;2.College of Agronomy,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3.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Three different quality (including 12 varieties) of dry watermelon seeds were irradiated with various doses(200 Gy~1 000 Gy) of 60Co-γ rays. The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and gas exchange parameters of watermelon seedling leaf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60Co-γ rays treatments,the chlorophyll a and carotenoid contents in the leaves of watermelon seedlings increased initially and then declined,the chlorophyll b content in leaves of their seedlings declined on the whole;gas exchange parameters Gs,Pn,Tr,gradually declined. The order of the radiation sensitivity of different size watermelon seed was large seed>small seed>medium seed;and the order of the radiation sensitivity with different genotype watermelon seed was hybrid seed>conventional seed.
Key words:Water melon; 60Co-γ irradiation;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Gas exchange parameters
西瓜被譽為“夏季水果之王”,在世界十大果品中居第5位[1]。中國是世界西瓜生產(chǎn)與消費大國,面積占世界總面積的60%以上,產(chǎn)量占70%以上;人均年消費量是世界人均量的2~3倍,占全國夏季果品市場總量的50%以上[2-3]。但是由于人工選育以及西瓜品種的單一化,使得西瓜種質資源相對匱乏,而種質資源是開展科學研究和新品種培育的重要物質基礎,是農(nóng)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資源的一部分,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被高度關注[4],因此創(chuàng)造出新的西瓜種質資源,對于西瓜育種工作尤為重要。
目前,誘變育種作為一種新興的育種技術[5],通過人為的利用物理誘變因素,誘發(fā)植物遺傳變異,從而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有利用價值的突變體,極大地提高了人們定向創(chuàng)造和篩選變異的可能性[6],已成為農(nóng)業(yè)新品種改良的重要途徑之一[7]。γ射線作為一種誘變育種輻射源,是創(chuàng)造植物突變體最有效的誘變因子,具有操作簡單、快捷以及突變頻率高等優(yōu)點[8-11],已在小麥、水稻等禾本科農(nóng)作物的農(nóng)藝性狀研究及育種中被廣泛利用[10,12]。而誘變處理同時作為一種逆境因子會對植株的光合性能產(chǎn)生一定影響[13],植物光合性能的好壞最終又可影響其生長、產(chǎn)量和質量。以西瓜種子作為輻照材料進行60Co-γ輻射誘變處理的研究尚未見報道。為了適應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市場的需求, 我們開展了西瓜的輻射育種工作。
本試驗通過對3類不同質量(包括12個品種)的西瓜干種子進行不同劑量的60Co-γ射線輻射處理,通過測定輻射后西瓜幼苗葉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氣體交換指標等的變化來研究西瓜對不同劑量的誘變處理所產(chǎn)生的輻射生物學效應,探討西瓜對不同劑量誘變處理所反映出的誘變效應的差異性,為研究60Co-γ射線輻射對西瓜光合生理特性的影響機制提供理論依據(jù),對西瓜的輻射誘變育種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西瓜品種(資源材料)12個,由國家蔬菜工程技術中心和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瓜類研究所提供(表1)。
表1 供試西瓜材料性狀
[種子
區(qū)組\&品種名稱或
材料代碼\&千粒
質量/g\&種質
類型\&種子來源\&大種子
中等
種子
小種子\&甜籽1號
白2號
85-8
SCK
004-5
金城5號
238
WW150
紅籽黃肉
5
483
京欣1號\&280
224
165
163
95
92
87
83
67
57
53
47\&雜交種
常規(guī)種
常規(guī)種
常規(guī)種
常規(guī)種
雜交種
常規(guī)種
常規(guī)種
常規(guī)種
常規(guī)種
常規(guī)種
雜交種\&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瓜類研究所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瓜類研究所
國家蔬菜工程技術中心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瓜類研究所
國家蔬菜工程技術中心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瓜類研究所
國家蔬菜工程技術中心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瓜類研究所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瓜類研究所
國家蔬菜工程技術中心
國家蔬菜工程技術中心
國家蔬菜工程技術中心\&]
1.2 方法
1.2.1 輻射處理 60Co-γ輻照在甘肅省天辰輻射公司進行,劑量率為1.5 Gy·min-1,干種子設5個輻照劑量,分別為200、400、600、800、1 000 Gy,以不處理干種子為對照(CK)。每個品種-劑量組合3次重復,每重復處理50粒種子,裝入小種子袋中輻射。
1.2.2 大田試驗 大田輻射效應觀察試驗在甘肅省民勤縣薛百鄉(xiāng)試驗站進行。2012年5月2日水旱塘覆膜種植,每處理3次重復、每次重復播種25穴,每穴播2粒種子,行株距為1.2 m×0.5 m。肥水管理與當?shù)厣唐饭咸锵嗤?,無整枝。
1.3 觀察測定指標與方法
1.3.1 葉片光合色素含量 在西瓜植株伸蔓期采集不同處理的西瓜植株第6~第7節(jié)位葉6~9片,測定不同處理的葉綠素含量,3次重復。光和色素測定參照張憲政的丙酮乙醇混合液法[14],稱取剪碎的葉片0.2 g,分別放入3支試管中,加入混合液,封口,移至暗處保存,直至葉肉組織呈白色。以混合液為空白,在OPRON-3100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測定波長為665 nm(葉綠素a的最大吸收峰)、649 nm(葉綠素b的最大吸收峰)、470 nm(類胡蘿卜素的最大吸收峰)下提取液的吸光度。根據(jù)以下公式計算光合色素的質量濃度C(mg·L-1)和質量分數(shù)(以鮮質量計)(mg·g-1):
Ca=13.95D665-6.68D649
Cb=24.96D649-7.32D665
Cx·c=(1000D470-2.05Ca-114.8Cb)/245
色素的質量分數(shù)(mg·g-1)=(色素的濃度×提取液體積×稀釋倍數(shù))/樣品鮮質量
式中:Ca、Cb、Cx.c分別為葉綠素a、葉綠素b、類胡蘿卜素的濃度。
1.3.2 葉片氣體交換參數(shù) 在果實膨大期,選取‘紅籽黃肉、‘WW150、‘238、‘5號、‘SCK共5個品種測定氣體交換參數(shù)。每處理中各選3株生育期相近的西瓜植株,于上午9:00-11:00用CI-310光合儀(美國CID公司生產(chǎn))測定西瓜第6~第7節(jié)位葉子的氣孔導度(Gs)、凈光合速率(Pn)及蒸騰速率(Tr)。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利用EXCEL和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60Co-γ射線輻射對西瓜葉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響
2.1.1 葉綠素含量 60Co-γ射線輻射后西瓜幼苗葉片葉綠素a的含量隨著輻射劑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但差異不顯著(表2)。其中大種子品種經(jīng)輻射后西瓜葉片葉綠素a含量均低于對照,抑制作用明顯。中等種子品種在600 Gy及以上劑量,西瓜葉片葉綠素a含量較對照有所增加。小種子品種在200~600 Gy范圍內(nèi),西瓜葉片葉綠素a含量較對照明顯增加,1 000 Gy條件下,葉綠素a含量為對照的92.81%,與200~600 Gy條件下差異顯著。輻射對不同質量西瓜葉綠素a含量的抑制作用表現(xiàn)為大種子材料>小種子材料>中等種子材料。不同種質類型西瓜干種子經(jīng)輻射處理后葉綠素a含量差異不顯著。經(jīng)輻射后雜交種子品種、常規(guī)種子品種西瓜葉片平均葉綠素a含量減少為對照的1.27%、0.00,因此輻射對不同種質類型西瓜葉綠素a含量的抑制作用表現(xiàn)為雜交種子品種>常規(guī)種子品種。
表2 60Co-γ射線輻射處理后對西瓜
葉片葉綠素a含量的影響
(mg·g-1)
[品種區(qū)組\&劑量/Gy\&平均值
(處理)\&CK\&200\&400\&600\&800\&1000\&大種子
中等種子
小種子
雜交種子
常規(guī)種子
平均值\&1.69 a
1.45 a
1.53 ab
1.58 a
1.55 a
1.56 a\&1.61 a
1.39 a
1.67 a
1.52 a
1.57 a
1.55 a\&1.62 a
1.43 a
1.68 a
1.61 a
1.56 a
1.58 a\&1.59 a
1.63 a
1.66 a
1.63 a
1.63 a
1.63 a\&1.62 a
1.60 a
1.54 ab
1.52 a
1.44 a
1.54 a\&1.64 a
1.54 a
1.42b
1.50 a
1.54 a
1.53 a\&1.63
1.51
1.58
1.56
1.55
1.57\&]
[注] 表中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同行差異顯著(P<0.0)5,下表同。
由表3看出,西瓜葉片葉綠素b含量隨著60Co-γ輻射劑量的增加總體呈現(xiàn)出逐漸減小的趨勢,但差異不顯著。輻射后大種子品種、中等種子品種葉片葉綠素b含量均小于對照,而小種子品種在200~600 Gy輻射范圍內(nèi),葉綠素b含量較對照稍高,但無顯著差異。1 000 Gy條件下,小種子品種葉片葉綠素b含量較對照減小了15%,與200~600 Gy處理下差異顯著。經(jīng)輻射后大、中、小種子品種西瓜葉片平均葉綠素b含量較對照分別減小了4%、4%、2%,可見輻射后大種子品種的敏感性較強。不同種質類型西瓜干種子經(jīng)60Co-γ射線輻射處理后,對葉綠素b含量的影響不明顯。
2.1.2 類胡蘿卜素含量 60Co-γ射線輻射后西瓜葉片類胡蘿卜素的含量隨著輻射劑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但差異不顯著(表4)。其中,中等種子品種經(jīng)輻射后西瓜葉片平均類胡蘿卜素含量大于對照,但差異不顯著。小種子在200~600 Gy劑量范圍,西瓜葉片平均類胡蘿卜素含量較對照有所增加,差異不顯著,800 Gy及以上劑量抑制作用明顯。不同種質類型西瓜干種子經(jīng)輻射處理后,對平均類胡蘿卜素含量的影響不明顯。
表4 60Co-γ射線輻射處理后對西瓜
葉片類胡蘿卜素含量的影響
(mg·g-1)
[品種區(qū)組\&劑量/Gy\&CK\&200\&400\&600\&800\&1000\&平均值
(處理)\&大種子
中等種子
小種子
雜交種子
常規(guī)種子
平均值\&0.34 a
0.31 a
0.33 ab
0.33 a
0.33 a
0.33 a\&0.31 a
0.32 a
0.36 a
0.33 a
0.33 a
0.33 a\&0.33 a
0.32 a
0.38 a
0.34 a
0.33 a
0.34 a\&0.35 a
0.34 a
0.37 a
0.34 a
0.34 a
0.35 a\&0.34 a
0.34 a
0.25b
0.33 a
0.33 a
0.32 a\&0.35 a
0.33 a
0.31 ab
0.33 a
0.33 a
0.33 a\&0.34
0.33
0.33
0.33
0.33
0.33\&]
2.2 60Co-γ射線輻射對西瓜葉片氣體交換特性的影響
2.2.1 氣孔導度 60Co-γ射線輻射對西瓜葉片氣孔導度的影響見圖1。不同劑量處理對不同品種的Gs影響不盡相同,大種子品種在200、600、800、1 000 Gy處理下,與對照相比差異達顯著水平,其中在200、600 Gy 處理下,大種子品種的Gs大于對照,800~1 000 Gy 劑量處理下則低于對照;中等種子品種除1 000 Gy劑量處理下較對照稍有增加外,其余較對照均不同程度減小,差異達顯著水平;小種子品種在600、800 Gy處理下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 其余劑量處理下差異不顯著,在200~400 Gy輻射范圍內(nèi)的值高于對照。
2.2.2 凈光合速率 從圖2可以看出,大種子、小種子品種Pn隨輻射劑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由圖1可知,輻射后葉片的氣孔導度降低,因此,輻射植株凈光合速率的下降可能是由于氣孔的關閉引起的,所以氣孔限制引起了光合作用的下降,從而抑制了輻射處理西瓜植株的生長。中等種子品種除1 000 Gy條件下較對照有所增加外,其余較對照均減小,差異達顯著水平。大種子品種經(jīng)200~600 Gy輻射后,西瓜葉片Pn與對照相比均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200 Gy 劑量處理增加最多,與對照相比差異達顯著水平;小種子品種經(jīng)低劑量200~400 Gy輻射后,西瓜葉片Pn與對照相比有所增加,其中400 Gy 劑量處理增加最多,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雜交種子品種除200、600、800 Gy劑量處理的幼苗葉片Pn與對照差異顯著外,其他各處理之間均無顯著差異。常規(guī)種子品種除400 Gy處理的西瓜幼苗葉片Pn與對照差異不顯著外, 其他各處理較對照均有顯著差異。
2.2.3 蒸騰速率 60Co-γ輻射后中等種子、小種子品種西瓜葉片Tr較對照均不同程度減小,其中800 Gy 劑量處理的Tr 最低,與對照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圖3)。大種子品種在200、600 Gy劑量處理下,西瓜葉片Tr較對照顯著增加,其余各處理較對照有所降低,其中400、1 000 Gy 劑量處理下與對照相比差異達顯著水平。
3 討論與結論
本試驗研究得出,低劑量(200~400 Gy)輻射對不同質量西瓜種子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胡超等[15]在菊花輻射后代生理生化的研究中指出,低劑量輻射使菊花的凈光合速率增加,可能是由于低劑量的輻射加強了一些光合作用過程中的酶以及其他物質的基因表達。本實驗中,200 Gy輻射下,大種子品種光合速率、氣孔導度及蒸騰速率較對照有所增加,中等種子品種類胡蘿卜素以及小種子品種葉綠素含量、氣孔導度、光合速率較對照有所增加。這與王文恩等[16]在研究60Co-γ射線對日本結縷草干種子的輻射效應、張慧琴等[17]在研究60Co-γ輻射對不同品種草莓離體葉片再生及芽生長影響的結論相一致,但與尹淑霞等[18]在研究60Co-γ射線輻射對黑麥草種子發(fā)芽及POD同工酶影響的結論相反,可能是由于不同作物、不同質量種子對60Co-γ輻射的抗輻射能力不同,部分作物種子具有損傷修復作用,進而減輕輻射損傷,修復系統(tǒng)的過度活動會引起加速生長[19]。
葉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是反映植物光合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環(huán)境因子的改變會引起光合色素含量的變化,進而引起光合性能的改變[20]。在高等植物中,參與光合作用的色素包括葉綠素(a和b)和類胡蘿卜素。本研究結果表明:60Co-γ射線輻射植物材料的過程中,隨著輻射劑量的增大,西瓜種子光合色素的含量變化復雜。不同質量西瓜種子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含量總體表現(xiàn)為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葉片葉綠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減少,葉綠素a的減少幅度大于葉綠素b。光合色素含量發(fā)生變化可能是是輻射對葉綠體造成了損傷。葉綠素含量降低是植物受到傷害的主要特征,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輻照對葉綠體結構與功能產(chǎn)生影響,導致葉綠素分解[21]。丘運蘭等[22]研究發(fā)現(xiàn)輻射會導致葉肉細胞Lw1基因有輕微的損傷。許銀蓮、強繼業(yè)[23]通過對60Co-γ射線輻射對粉掌鐵蘭輻射效應研究發(fā)現(xiàn),輻射可提高植物中葉片的葉綠素含量,增強植物的光合作用。與本試驗結果不一致,這可能是因為相同輻射條件對不同作物的損傷程度不同。不同種類作物的輻射敏感性不同,不同品種間也存在差異[24]。60Co-γ射線會使葉片中的光和色素含量發(fā)生變化,所以輻射處理時在適宜范圍內(nèi)應盡量選擇小劑量。
本試驗中,不同質量西瓜干種子經(jīng)60Co-γ射線輻射后葉片氣孔導度、凈光合速率變化不同。中等種子品種經(jīng)輻射后,大、小種子品種經(jīng)高劑量輻射后,氣孔導度、凈光合速率均減小,這可能是由于輻射破壞了西瓜葉片中的部分酶結構,致使光和電子的傳遞速率減慢,從而導致凈光合速率較對照減弱。這與羅南書、鐘章成[25]的結論相一致。
總之,光合色素及氣體交換參數(shù)的測定是研究西瓜在輻射脅迫下的生物學效應的有效手段,本試驗結果也為西瓜的誘變育種與其光合特性間建立了一定的聯(lián)系,從而為西瓜的輻射誘變育種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 ?王 ? 鳴. 我國西瓜育種的進展(上)[J]. 西北園藝,2003(3): 6-8.
[2] ? ?馬 ? 躍. 改革開放30年大背景下的西瓜甜瓜產(chǎn)業(yè)20年[J]. 中國瓜菜,2008,22(6):55-58.
[3] ? ?馬 ? 躍. 中國西瓜甜瓜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若干問題分析[J]. 園藝學報,2009,36(增刊): 2036.
[4] ? ?王吉明,馬雙武. 西瓜甜瓜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及更新[J]. 中國瓜菜,2007(3): 27-29.
[5] ? ?張小靜,陳 ? 富.輻射育種及其在馬鈴薯育種中的應用前景[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8(13): 14-15.
[6] ? ?王琳清.誘發(fā)突變與植物改良[M].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5:75-83.
[7] ? ?程 ? 薇.核農(nóng)技術在農(nóng)業(yè)研發(fā)中的作用及發(fā)展展望[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07,45(5): 660-663.
[8] ? ?Datta S K, Chakrabarty D, Mandal A K A. Gamma ray induced genetic manipulations in flower colour and shape in 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and their management through tissue culture[J].Plant Breeding,2001,(120): 91-92.
[9] ? Naito K, Kusaba M,Shikazono N,et al. Transmissible and nontransmissible mutations induced by irradiating Arabidopsis thaliana pollen with γ-rays and carbon ions [J].Genetics,2005,169(2): 881-889.
[10] ?Sato Y,Shirasawa K,Takahashi Y,et al.Mutant selection from progeny of gamma-ray-irradiated rice by DNA heteroduplex cleavage using Brassica petiole extract[J].Breeding Science,2006,56(2): 179-183.
[11] ?Selvi B S, Ponnuswami V, Sumathi T.Genetic variability studies in gamma ray induced Amla(Emblica officinalis Gaertn.)grafts[J]. Jounnal of Applied Sciences Research,2007,3(12): 1929-1932.
[12] ?章 ? 鐵,劉秀清,張金良,等.不同劑量率60Co-γ射線低劑量輻射對小麥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8,24(1): 220-223.
[13] ?桂仁意,劉亞迪,郭小勤,等.不同劑量137Cs-γ輻射對毛竹幼苗葉片葉綠素熒光參數(shù)的影響[J]. 植物學報,2010,45(1): 66-72.
[14] ?張憲政.葉綠素含量測定丙酮乙醇混合法[J].遼寧農(nóng)業(yè)科學.1986(3): 26-28.
[15] ?胡 ? 超,洪亞輝,黃麗華.菊花輻射后代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9(6): 471-473.
[16] ?王文恩,包滿珠,張俊衛(wèi).60Co-γ射線對日本結縷草干種子的輻射效應研究[J].草業(yè)科學學報,2009,26(5): 155-160.
[17] ?張慧琴,謝鳴,蔣桂華.60Co-γ輻射對不同品種草莓離體葉片再生及芽生長的影響[J].果樹學報,2007,24(3): 378-380.
[18] ?尹淑霞,王月華,周榮榮. 60Co-γ射線輻射對黑麥草種子發(fā)芽及POD同工酶的影響[J].中國草地學報,2005,27(1): 75-79.
[19] ?陳佑良,魏敏,楊平華,等. γ射線慢照射麥類作物的損傷修復[J].核農(nóng)學報,1996,10(3): 16-22.
[20] ?王素平,郭世榮,胡曉輝,等. 鹽脅迫對黃瓜幼苗葉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響[J]. 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6(1): 32-38.
[21] ?唐寶雄,施巾幗,胡江朝,等.同步輻射(軟X、紫外)輻照麥類作物種子的誘變效應[J].核農(nóng)學報,1998(6): 2-5.
[22] ?丘運蘭,梅曼彤,何遠康,等.加速重離子輻射對玉米的誘變效應[J].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1991(1): 48-54.
[23] ?許銀蓮,強繼業(yè).60Co-γ射線輻射對粉掌鐵蘭某些生理指標的影響[J].種子,2005(4): 26-27,30.
[24] ?汪夕彬,伊虎英,魚紅斌,等.對黃河中下游54個小麥品種輻射敏感性的初步探討[J].原子能農(nóng)業(yè)應用.1980(1): 3-7.
[25] ?羅南書,鐘章成.田間增加UV_B輻射對玉米光合生理的影響[J]. 生態(tài)學雜志,2006,25(4): 369-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