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品鑫
摘 要 宜興紫砂壺作為中國的民間工藝魅力四射,受到大眾的喜愛,這是因為它蘊含了厚重的傳統(tǒng)文化,具備了一種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難以抗拒的美好力量,這種力量是精神的,也是物質(zhì)的,本篇以紫砂“潤竹壺”為例,談談該壺器的造型特點,以及壺器蘊含的智慧。
關鍵詞 紫砂;潤竹壺;竹段
竹是中國文人最喜歡的幾種植物之一,以竹之態(tài)為壺型并不乏見。塑一段竹筒作為壺體,壺蓋采用嵌入式或虛嵌蓋,壺流、壺柄也都塑成竹鞭或竹枝之形,又塑造新嫩竹枝自竹鞭或竹枝上長出之態(tài),頗能長人之志氣?,F(xiàn)以紫砂“潤竹壺”為例(見圖1),談談該壺的造型與智慧。
1 紫砂“潤竹壺”的造型
紫砂“潤竹壺”的壺體以圓為基礎,壺身為一個大圓球,略有壓扁,但線條卻因此柔和且富有變化,將圓形的線條演繹得出神入化,真可謂是獨樹一幟;壺嘴、壺把塑成竹段,刻劃極為細致入微,竹節(jié)處陰陽凹凸分明;壺蓋平,竹段壺把向上彎折成半弧形遒勁有力,頗具特色;壺鈕仿生竹筍,有粗細過渡,精妙有趣、清韻悠揚,彰顯著生命力。
紫砂“潤竹壺”整體觀之,竹段構成的壺流蜿蜒流轉,線條流暢,壺把的竹枝骨節(jié)設計獨特,構成的視覺效果仿若上升狀。細看,竹節(jié)的脈絡清晰,竹韻飽滿。此壺細節(jié)刻畫到位,仿生精妙,竹有清谷,以此壺泡茶茶湯必清澤潤喉,甘醇生香。此款紫砂“潤竹壺”以竹為主題,紫泥演繹,豐潤盈光,身筒為圓球,玲瓏飽滿。
2 “潤竹壺”的竹文化
竹是品性高潔的植物,尤其是在宜興這樣一片竹的海洋,竹更是人們眼里、口中的愛物,竹子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冬的余寒,新筍就悄悄在地上萌發(fā)了,一場春雨過后,竹筍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謂“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對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的寫照。當春風拂去層層筍衣,她便像活潑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長臂,抖起一片濃郁的青紗,臨風起舞,婀娜多姿。暑盡寒來,她仍綠蔭蔥蔥,笑迎風霜雪雨。紫砂“潤竹壺”便是以竹為主題的經(jīng)典壺型,寓竹于壺,更顯清雅,時而似有古風輕輕徐來,時而又似有君子款款走來。
3 紫砂“潤竹壺”的智慧
紫砂“潤竹壺”不但表現(xiàn)為造型之美,使人愉悅,壺鈕的竹筍設計更深層次地體現(xiàn)了一種春天般的新生力量。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春天,是誕生希望的季節(jié);春天,是美好生活的開始。我們在春天里成長,我們在春天里歡笑。一年之計在于春,人們總是把希望寄托在這樣一個季節(jié)里。我也想在春天里給自己一個希望,這樣生活就會多一份快樂和精彩,就像是給自己一個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成功的曙光。
紫砂“潤竹壺”給了我們一種春天般的新生力量,警戒我們在新的困難面前,只有去面對,才有新的希望。紫砂“潤竹壺”的這種新生的力量,又像是在不斷地提醒人們要滿懷信心、充滿希望,迎接每一個新鮮的日子。要這樣不斷地告誡自己,通過不斷地努力,使自己擁有竹一樣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品格,堅韌不撥、永不變色的英雄本色,剛正不阿的堅貞氣節(jié),虛心謙遜的品格,無私奉獻的精神,世界總是有機會在等待我們,總是有夢想實現(xiàn)的那一刻,總是有無限的美好在迎接我們。即使抓不住時間匆匆的腳步,即使也有很多夢不在,即使人生不會事事都能盡如人意,但在紫砂“潤竹壺”前凝神,從前一個夜晚到下一個黎明,生命依舊在放歌,總會有新生的那一天到來。這份對新生的期許,包裹著對過去的感慨,對明天的期望,然后化作一股推動我們繼續(xù)向前的力量。
紫砂“潤竹壺”器型優(yōu)美雅致,頗得古代文人之精神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