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角其實是個美麗的意外
在北大這個園子里,常有人在路上跟我打招呼:“梁老板!最近去哪兒演戲呀?”
這樣一個有幾分戲謔的稱謂,來源于北大劇社的傳統(tǒng):擔任過北大劇社社長或者理事長職務(wù)的,都會被劇社同仁或者身邊朋友冠以“老板”二字,以體現(xiàn)劇社有趣的文化。當然,所謂老板,一沒錢,二沒權(quán),無非懷著對戲劇的一腔熱血,在燕園里嬉笑怒罵,演繹風雪晴朗。
說來我與北大劇社,與戲劇的緣分,歸根結(jié)底都是一個意外。
我本性羞澀,不擅與人交談。大一懵懂入學,抱著初生牛犢要歷練一番的態(tài)度報名了劇社的面試,不知為何居然堪堪通過,后來卻隱形甚久,一個學期拒絕參加活動。主要是愛好太多,分不了戲劇一杯羹。
可是聽說命中注定要來的東西,再不上心也會掉到腦袋上。
記得那是一個寒風蕭瑟的夜晚,我接到了時任劇社社長的電話,
“梁中良啊,劇社今年的新人小戲有個組……嗯,男主角突然退學去美國了……嗯,你來試一試吧。今晚九點半,排練廳見?!?/p>
“啊?什么……等等……別掛!”
看起來很狗血,可是事實比小說還突然。天上掉下個男主角的事情,還真有。
我的戲劇生涯從此開始。在那個北大劇社一年一度的新人小戲里,我扮演一個精神分裂的、有一些陰郁的大學生。戲是我們原創(chuàng)的,叫做《盧浮魅影》,走懸疑路線,男主角一步一步走向崩潰邊緣。當時頗為青澀,對于舞臺常識諸如發(fā)聲、走位等等一竅不通,純粹就是用情動人。聲音太小,口齒不清,走位背臺,肢體不自然……收獲的教訓(xùn)比贊譽多。
不過這些教訓(xùn)伴著掌聲,批評交雜肯定,也一點一點地打開了我的戲劇之門,直到我踏上去希臘的航班。
愛琴海邊的俄狄浦斯王
2014年4月5日凌晨,我和二十多個北大的小伙伴登上了北京飛往希臘的航班,目的地是遙遠的邁塞尼市。因為“第三屆國際古典青年戲劇節(jié)”將在希臘——這個孕育了歐洲戲劇傳統(tǒng)的美麗國度——盛大開幕,而我們,是此行唯一的中國代表團。事實上,這也是國際青年古典戲劇節(jié)第一次邀請中國的隊伍參加。當國家榮譽碰撞個人成長,這不是一次輕松的征途。
因為在學校里大大小小的話劇演出經(jīng)歷,加上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運氣,我榮幸地拿下了《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一角?!抖淼移炙雇酢肥窍ED著名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學里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大作。
“其實很不容易?!?/p>
一個二十一歲的少年,居然要背負起千年來人類最大的悲劇,于黑夜里,于雨里,于光影里,踽踽獨行。數(shù)不清的剎那間,我想過要放棄。但轉(zhuǎn)瞬間,莫名的力量又重新形塑我。來自腳踝,來自土地,來自窗外樹葉與飛鳥?;蛟S,更來自歷史本身。來自孤獨,也來自對話。來自憤怒和困倦,也來自饑餓和悲憫。
“真的就像事業(yè)一樣?!?/p>
在去年的寒假,朝八晚十地排練。感覺軀體和喉嚨無數(shù)次被汗水掏空,但又被充盈的體驗所填滿。作為俄狄浦斯的扮演者,我感覺自己的身體和靈魂無數(shù)次在小小的排練廳里跳躍、掙扎,嘗試著破除桎梏飛到古希臘的海水和風里,和滿目的陽光里。
當愛好走向事業(yè),路上的滋味,其實很苦。
但當我終于踏上愛琴海的波濤,穿白袍,乘帆船,馭咸風,那一個個靈魂飽滿的剎那消弭了我所有的苦痛。在群山碧綠的懷抱間,在皚皚白云像熟睡的嬰兒面前,在清澈的石塊排列的參差里,我同先哲,不,是同自己,去講述王權(quán)背后不過是人性的脆弱,暴怒深處亦是恐懼。而真相就在那兒,像一座山。高聳入天際,渺小如螻蟻。
當我站在千年前的古劇場里,用身體的言語,用肢體的氣場去感動每一個觀眾的時候。語言早已經(jīng)不是障礙。哪怕用中文演出,但希臘的觀眾一樣流下感動的淚水。
給高三朋友的一句話:你所熱愛的,一定不會辜負你
在北大,有朋友經(jīng)常問,“中良,你又學習,又創(chuàng)業(yè),又演話劇,你忙得過來么?”
回答問題之前,先給大家簡單分享我平常的一天的某幾個片段:
早晨7點,起床,掙扎一下,洗漱。8點準時到辦公室。查郵件,篩簡歷,安排面試,零散時間回復(fù)了昨晚沒有回復(fù)的微信、短信、電話和社交媒體留言。
9點到12點,和CEO一起,挨個跟員工聊天,討論、調(diào)整產(chǎn)品方向。期間黑臉白臉紅臉各扮演若干次,反復(fù)練習一句話的十種表達方式。
12點,到樓下買個卷餅填填肚子,然后飛奔上地鐵10號線,準備輾轉(zhuǎn)到朝陽大悅城,去蹭一周前約好的某超級品牌的國內(nèi)知名市場總監(jiān)的飯,學習、請教,順便看看有沒有可能挖到公司來。路上構(gòu)思一個表達的十種變異可能,導(dǎo)致差點坐過站。
5點,乘坐地鐵6號線直達南鑼鼓巷,飛奔到蓬蒿劇場試晚上話劇演出的場地。
晚9點,上場。全情投入。結(jié)束時分北京突降暴雨,劇場頂棚漏雨,成功營造悲傷的離別氣息。觀眾贊嘆不已,收獲全新體驗。
晚12點,抵達學校,再次淋濕。收拾、運輸?shù)谰?,和小伙伴相約明天再見。
晚1點,開電腦,登錄郵箱,看看有沒有新投遞的簡歷,再檢查、反饋市場部的工作成果,制定新的日程安排。期間和同樣沒睡的公司的兩位合伙人討論今天的面試成果。
晚1點31,打開書本,復(fù)習“美國文化概覽”。因為第二天早上有暑期課程,要做pre。
晚2點30分,洗漱,準備睡覺。
看起來似乎比高中時候簡單的三點一線的生活豐富許多,但好像也比朝六晚十二的高中規(guī)律生活忙碌許多。很多人問我為什么要做這么多事情,我回答,“熱愛”。這個回答,四年前在準備高考的時候,我也說過。
熱愛生活本身,比什么都重要。哪怕你此刻再辛苦,也不要失掉了對生活的熱愛。因為熱愛生活的人不會平庸度日辜負年華,信仰理想的人不會安于現(xiàn)狀錯過人生。抱怨學業(yè)繁重只會讓你更加慵懶,吐槽生活單調(diào)只會讓你更加苦悶,不如放開心情去重新審視過往,揚起眉頭看看自己的奮斗方向究竟在哪兒。
相信你所熱愛的,一定不會辜負你。
戲是這樣,學業(yè)是這樣,生活,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