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音樂鑒賞課核心即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能力。在開展高中音樂鑒賞課時,制定出詳細的教學計劃,充分結合教材,貫穿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對于高中音樂教師來說,理解音樂鑒賞課的實質需要進行反復的探索和研究。本文就音樂鑒賞課程對于高中教學的意義進行了概括,淺析了如何進行有效的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教學實踐。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有效措施
21世紀初,我國教育部開始實行新課標政策,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同時明確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期能促進教學和社會發(fā)展同步,培養(yǎng)出大批優(yōu)秀的拔尖人才。音樂鑒賞課程是高中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價值和意義是其他音樂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提高學生審美標準,提升學生整體的藝術水平。
一、音樂鑒賞對于高中音樂教學的指導意義
新課標改革下的高中音樂教學是推行素質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這一時期內的音樂教學體現出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理念,關系到是否能夠全面實行素質教育。對于高中音樂教學而言,音樂鑒賞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高中音樂鑒賞課程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在實際的音樂鑒賞教學過程中,利用對音樂的鑒賞幫助學生樹立樂觀開朗的人生態(tài)度,并將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中,放松全身,用心靈去體會音樂的魅力。與此同時,經過音樂鑒賞教學課堂的熏陶還能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對學生日后的音樂學習存在積極影響,有利于學生在音樂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有效方法
(一)堅持以人為本,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
新課標改革下的高中音樂教學要求充分重視學生的個人愛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要能夠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不同的性格,例如部分學生喜歡受到褒獎,只要給予其一點鼓勵,就能夠讓他獲得心理上極大的自豪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部分學生性格馬虎,需要教師嚴格對待。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偏愛古典型音樂,喜歡收集音樂家的生平趣事,了解音樂家的創(chuàng)作過程;而部分學生則偏愛流行音樂,對歐美理流行音樂更是熱中。教師要能夠充分看到學生的這些個性化差異,在不違背教學原則的基礎之上,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開展有效的教學,最大限度上滿足學生的個性化要求。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了解到其自身所喜聞樂見的知識,還能夠獲得心靈上的滿足感,感受到來自教師以及其他同學的肯定感。借助這種情感,教師可以進一步開展更深層次的音樂欣賞教學。不僅如此,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還要求教師能夠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打破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改變學生一貫的被動地位,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另外,教師要學會如何傾聽學生的想法,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設計,開展有效的音樂教學活動。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負責引導學生學習,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而音樂鑒賞的本質就在于追求個性化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因此,教師要充分借助學生的想法來進行指導和完善,及時給予學生支持和鼓勵,促進學生真正成為音樂鑒賞教學課堂的主體。
(二)提供想象空間,盡量避免教師講解
音樂鑒賞教學的獨特性,要求音樂學科的教學手段與一般學科的教學手段不同。音樂鑒賞的學習需要借助直接經驗,而直接經驗要通過知覺培養(yǎng)來獲取。所以,高中音樂鑒賞課體現出的是學生音樂情感的獲得,在這個獲得的過程中,教師主要負責指引和鼓勵,要能夠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欣賞一件好的音樂作品,而不是簡單向學生灌輸鑒賞技巧,代替學生去鑒賞。在音樂教學課堂中,部分教師想要將音樂的真諦講授給學生、意圖讓學生了解,這種教學方式是無效的,其根本癥狀就在乎忽視了學生想象力的作用,造成學生缺乏充足的想象空間,從而使得學生很難與音樂進行直接的交流。另外,音樂鑒賞的非語義特性要求了教師不能直接向學生傳遞音樂內涵或是進行過多的講解。一個班級內的學生在欣賞同一件音樂作品時,往往會因為自身的經歷不同,所聯想到的音樂內容也不會相同,而得出的音樂體驗更不會相同。教師向學生過多的講解音樂作品,不利于學生的想象,也很難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減少自身的說教,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間。
(三)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避免主次不分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教學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音樂鑒賞教學也不例外。多媒體教學技術在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開闊了教學容量,豐富了教學資源庫,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有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學生的追捧,成為了現階段最有效、最流行的音樂鑒賞教學方法。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過多的依賴多媒體的教學技術,導致課堂教學的主次不分,學生的目光都集中在多媒體上。因此,教師要能夠科學合理的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充分立足于教材,制作出與課堂教學內容相一致的課件,而不是將目光過多的放在多媒體上面。另外,多度使用多媒體技術的高中音樂鑒賞課堂,學生只會被教師制作的精美課件所吸引,忽略音樂欣賞的本身,也就不會與教師進行溝通、對話,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自然也得不到提高。所以說,多媒體技術和高中音樂鑒賞教學課堂的相結合,需要教師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充分按照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來進行課件的制作,真正發(fā)揮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鑒賞課程是高中音樂教育中的重要內容。要進行有效的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教學,就必須要求教師能夠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體現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為學生日后的音樂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學生發(fā)展成為社會所需要的藝術類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曉暉.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研究[J].藝術百家,2012(S1)
[2]劉丹.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打造優(yōu)質高效的高中音樂鑒賞課[J].教育教學論壇,2013(41)
作者簡介:曹園,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2級。專業(yè):學科教學(音樂)。研究方向:高中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