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逆向人口趨勢糾纏著俄羅斯。從1992年開始,俄羅斯遭遇“人口噩夢”,未來仍會出現年輕人數量劇減的情況。預計俄羅斯將會有劇烈的、無法逆轉、無法阻止的人口減少。這個過程可能是緩慢的,但持續(xù)下去將扼殺整個國家未來的發(fā)展動力。
深不見底的人口危機
其實人口危機不是第一次在俄羅斯出現。1917年到1923年,俄羅斯首次出現人口劇減,當時是由沙皇時期向蘇聯(lián)時期轉型的劇烈動蕩期;第二次出現在1933年到1934年間,國內人口銳減200萬,相當于2%,原因是國有化政策毀滅眾多中上層農民家庭;第三次是在1941年到1946年期間,因二戰(zhàn)俄羅斯人口毀滅性減少了1300萬,且絕大部分是育齡男性。
目前這次人口危機從1992年開始,跟歷史情況類似。但這次危機跟以往三次又有明顯不同:首先是持續(xù)時間超過20年,是俄羅斯現代社會中最長的一次。其次,以往的人口劇減都發(fā)生在社會和政治秩序天翻地覆的時候,或涉及全面戰(zhàn)爭,這一次雖然是蘇聯(lián)解體,但局面相對溫和,之后的政治和社會秩序也算有序,而且僅限于俄羅斯國內。最后,過去人口劇減雖然狂暴而劇烈,但明顯是短期現象,從本質上說是暫時性的,而這次危機是漸進的、持續(xù)的,因此難以預測何時才能結束或發(fā)生逆轉。
當然,俄羅斯并不是最近十幾年人口銳減的唯一國家,在19個西歐國家中有11個從冷戰(zhàn)開始就出現人口減少,不過情況要么相對輕微,要么持續(xù)時間較短。例如曾讓意大利社會緊張的人口減少,只持續(xù)了一年時間,也就是1986年,且當年凈人口減少只有4000人。此外,很多國家的人口問題是因為移民潮流,有時國人移民他國尋找機會,在愛爾蘭和葡萄牙都出現過集中移民潮,有時則因國內經濟不景氣,政府收緊政策限制外來移民。真正出現人口逐年自然減少的西歐國家只有奧地利、德國、丹麥和英國,其中德國最嚴重。但是相對俄羅斯的問題,德國的也是小兒科。
2000年初,俄羅斯政府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推出鼓勵生育的政策。例如為孕婦提供飲食營養(yǎng)補助金、醫(yī)療服務費用和交通費用,延長帶薪產假,生二胎一次性獎勵9000美元,每個月還要補貼300美元,有的還有終身的獎金。政府也恢復了一些蘇聯(lián)時期的做法,例如向生育子女多的家庭頒發(fā)“光榮父母勛章”,甚至考慮重新開始對無孩子的家庭征稅——曾經,蘇聯(lián)是世界上唯一對不生孩子征稅的國家。在政府大力推行鼓勵生育的政策后,俄羅斯的人口遠景出現了一些閃光點。
2012年,年度出生人口終于超過死亡人數,這是蘇聯(lián)解體以來的第一次。不僅是統(tǒng)計數據上出現了這個邊際正值,其他社會問題也得到輕微改善。在2013年的時候,俄羅斯的人均壽命統(tǒng)計是71歲,這是歷史最高水平,此外嬰兒出生率也基本達到歐洲的平均水平。雖然變化依舊是很微小,已經足夠讓克里姆林宮慶?!笆陙碜钃羧丝谇€下降的政策取得勝利”。
只可惜,普京的結論遠非成熟,這不是其他國家的判斷,而是俄羅斯國家經濟和公共管理學院的研究。該管理學院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承認,俄羅斯近年來在提高出生率上取得了進步,從2006年平均每個婦女生育1.3個孩子上升到2012年的1.7個,但是報告也警告,從長期來看俄羅斯的人口局面還是非常負面,甚至是悲觀的。報告中寫道:“盡管近期取得一些進步,但是人口危機的威脅遠遠沒有過去,反而更急切了?!?/p>
實際情況是,俄羅斯未來人口增長的窗口期正在迅速關閉。根據公共管理學院的預測,在未來十年俄國內20歲到29歲之間的人口數量會快速減少50%,與此伴隨的是生育率快速下降,再配合高死亡率(全球第22位高),未來人口總量還是會不斷減少。
婚姻家庭模式發(fā)生巨變
以往,恐怖和戰(zhàn)爭是減少人口的引擎,但這次不是。追究這次人口危機出現的原因,不是戰(zhàn)爭也非劇烈的社會運動,而是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人的生育模式和生活方式出現滲透性深入改變,這種改變被學者們歸納為“家庭凋零”。當然,全民健康狀況惡化也是一個原因,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2005年公布的一項研究表明,俄羅斯婦女生產死亡率是德國和瑞士的6倍,20多歲女性死亡率近20年來逐年上升。但是沒有什么比“家庭凋零”帶來的打擊更具有毀滅性。俄羅斯婦女強烈趨向“不超過一個孩子”或者“一個就足夠了”的想法,這個潮流致使家庭規(guī)模萎縮。
婚姻狀態(tài)影響著生育方式,在80年代,不到1/10的孩子是非婚生,但2005年已經超過30%。不僅選擇結婚的男女少了,婚姻穩(wěn)定性也在下降。跟80年代相比,2005年舉行傳統(tǒng)婚禮的男女減少了1/4,同時離婚率翻倍。1990年在戈爾巴喬夫時代終結之際,60%的女性雖然可能離過一次婚,但到50歲的時候還在婚姻狀態(tài)內,但僅6年之后,只有34%的女性能在50歲的時候還保持在結婚狀態(tài)。與此同時是年輕男女更傾向于選擇同居生活,80年代只有15%的女性在25歲之前有同居生活經歷的,20年之后這個比例已經快速上升到45%。20年前同居的女性有超過2/3的比例會于之后進入婚姻,如今這個比例已經下降到不足33%。
專家把這場婚姻態(tài)度和家庭結構上的巨變喻為“沉默革命”,雖然這些問題在歐洲社會都普遍出現,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國家像俄羅斯如此嚴重,俄羅斯的問題在于同居廣泛、結婚率低、延遲結婚年齡、延遲生育年齡等數種現象同時出現。人口結構的變化對經濟的影響是超乎想象之劇烈,就業(yè)年齡段的人口將減少2600萬或者更多,直接導致國家經濟衰退、國際競爭力下降、繁榮程度銳減。
社會福利、公共健康令人堪憂
歷史已證明,在任何一個文明社會,如果人口持續(xù)減少是絕對不可能創(chuàng)造長期物質繁榮的。人口減少、勞動力人口減少、社會福利就難以保障,俄羅斯的社會福利長期明顯落后于法國、奧地利、英國、愛爾蘭、德國、比利時、荷蘭等歐洲國家,從2007年開始更是快速惡化。一般來說在家庭規(guī)模萎縮的時候,從家庭到社會,都會把更多資源投入到唯一或者少數孩子身上,但這種現象不曾出現在俄羅斯,這亦與最近幾年社會福利、尤其是針對兒童的福利水平惡化有關。
除了兒童福利之外,公共健康的問題也非常嚴重,蘇聯(lián)時代結束之后俄羅斯成年人的“過度死亡”每年就有數千人,“過度死亡”指的是俄羅斯成年人的死亡率比相同發(fā)展水平國家的指標高得多。
現實和數字是殘忍的,無論俄羅斯今天的政府是多么強勢,無論俄羅斯人對國家未來的預期是多么宏偉,人口危機像幽靈一樣死纏著這個社會,吞噬著繁榮和機會。普京政府必須馬上采取促進公共健康,促進生育率、保障兒童福利、控制惡性疾病的公共政策。而且這些政策都是十萬火急的,也就是說在近期必須要執(zhí)行。
那么看看克里姆林宮的態(tài)度和可能選擇。很遺憾,在10年的預期內政府能抓住機會實施反轉性人口政策的機會并不大。
過去一年半,俄羅斯和西方的關系快速惡化,刺激政府進一步增加國防軍事開銷。但這一次與西方世界的對抗伴隨著因為全球油價下跌和西方制裁導致國內經濟陷入困境,俄羅斯的財力明顯不足。
根據布魯克林研究中心最近提交的一份報告,俄羅斯正處在巨大的軍事開支膨脹期,但是很多軍事的開支來自于“黑暗預算”,所謂的“黑暗預算”指的是被普京允許、卻不會對公眾公開的開支,主要集中在不能透明、涉及國家安全的開支。而過去五年來“黑暗預算”這一塊已經翻倍,到了600億美元的水平,未來預期還會繼續(xù)增加。
總結來說,從15年前普京在俄羅斯掌握實權以來,國防開支已經增加了20%,今天在公開的政府預算中國防和安全開支的比例占34%,此比例幾乎相當于美國的一倍。
結果注定是沒有多少錢能給國家最需要的社會服務投資,無法滿足人民健康基本保障。相對軍事和安全開支,這個國家的社會保障是非常弱的,從2009年開始在政府預算比例中,跟全民健康醫(yī)療相關的開支一直下降。此外公共教育、公共健康和科研投入也長期不被重視。如今,在烏克蘭危機和西方制裁之后,這個國家的命運更加難以預測,在以上領域展開改革的可能性也更小了。
這種政策錯誤會給國家和民族帶來什么打擊?專家認為將是悲劇性的,現在出生率的輕微上升來自數年前政策刺激的結果,當時由于石油收入豐厚,俄羅斯的財政狀況尚且不錯。但這只會是暫時的現象,不會形成趨勢,作為現象也會快速消失。未來10年之后,銳減的人口結構將對普京政府不負責任的政策展開全面報復。
(《南方都市報》201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