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英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的重頭戲,班主任既是班級管理的直接組織者和領(lǐng)導者,又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骨干力量。一個好的班集體離不開一個好的班主任,甚至可以說一個好班主任就是一個好的班集體。班級管理的成功與否,直接關(guān)系一個集體成員的成長與發(fā)展,尤其是小學初級階段更為重要。成功者為一個人的一生打下堅實的基石,失敗者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發(fā)展,造成一定的心理陰影。但是要搞好班級管理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班主任與學生能否溝通好,直接影響到班級管理的成功與否。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工作呢?
一、了解學生的世界
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老先生告誡我們:“你不知道學生的能力,不知道學生的需要,那么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好他。”作為小學老師及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一個“勤”字——勤看、勤說、勤動腦。到班里多看看,了解班里發(fā)生的事情;對學生多說說,解決班里發(fā)生的不愉快的事情;面對問題多想想,如何處理班里所發(fā)生的每一件事情。在做到“勤”的同時還要做到一個“細”,要了解每一位學生在學校、在家里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心理思維等,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存在的問題,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
2010年10月,我被調(diào)入洞子小學任教,剛到這里我就遇到了這樣一個學生:班上有個男生,性格叛逆,打人罵人小壞事不斷,還經(jīng)常不交作業(yè)。任課老師一提起他,沒有不頭痛的,表揚不聽,批評不改,都說“此子不可教也”。同事們還勸我別管他,可是內(nèi)心深處有個聲音告訴我:“人,本來是善良的。人,是教得好的?!睕]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通過多次走訪了解得知他是個留守兒童,爸爸媽媽常年外出打工,把他留給爺爺奶奶來照看,從小缺少父母的關(guān)愛,缺少家庭的管理與教育,加之更多的溺愛,沒有更多的正面教育與疏導。所以他養(yǎng)成了一些壞習慣。于是我經(jīng)過多次耐心的教育、勸說、走訪,努力尋找他的優(yōu)點,還與他進行了一次長談,交談中我說:“你的情況我大致了解,之前不管你做過什么,不管在別的老師眼里是怎樣的學生,今天我做了你的語文老師,就算全世界放棄你,只要你愿意,我絕不將你放棄!”他聽了我的話后竟流下了熱淚。我知道這是愧疚的眼淚,是委屈的眼淚,也許還有感動的眼淚……常年養(yǎng)成的壞習慣非朝夕就能改掉,接下來的日子,我隔三差五就找他談話,端正他做人的態(tài)度。一學期下來,他徹底變了,作業(yè)能按時交了,不在是經(jīng)常打架罵人的問題學生了。
二、尊重學生的人格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小學生當然也不例外。作為班主任不能因為學生犯的一點小錯誤,就可以隨時隨地、不分場合地進行批評指責,尤其是對那些在家最小,又是唯一的男孩,從小就被長輩寵愛著的學生。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他慢慢養(yǎng)成了任性、調(diào)皮、傲慢無禮、散漫的個性;還有因為學習成績、行為習慣較差的學生,若經(jīng)常批評、指責,他們就會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變得性格孤僻,行為偏激,而且時常與同學發(fā)生矛盾,導致同學們不愿與他交往,對老師的教導不以為然。
學生好壞是相對的,好學生不用教。教師就是要用尊重撐起這些學生希望的藍天,對他們給予無盡的關(guān)懷,來感化他們健康成長。親師才能信道,我說“愛生方可育人”。
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每一顆草都有泛綠的時候。遇到這樣的學生,班主任應(yīng)該靜下心來傾聽他們的心聲,用愛去寬容他們,呵護他們,賦予他們怒放的生命,指明他們努力的方向,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克服自身的缺點,我想野百合也有美麗的春天。
三、走進學生的心靈
對于小學生來說,生活能力、學習能力相對比較薄弱,他們需要一位能扮演各種角色的班主任,所以我們不僅要做他們的良師益友,還要做他們的慈母嚴父。對于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我們給他們一些建議和合理的學習方法;對年齡小的,我們就要向父母一樣關(guān)愛他們、照顧他們;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很多時候要像朋友一樣對待,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用心去對待。漸漸地,學生把他們藏在心底的秘密愿意和你分享。有一個叫張某某的三年級學生,第一次給我的影響就是太窮了,一年幾乎很少穿一件像樣的衣服,校服也沒有。也是因為太困難了吧,自卑心理嚴重,別的同學也很少和他一起玩了,學習也沒有信心,成績一直不理想。我的第一想法就是,絕不能放棄他,給他信心。第一次家訪就去了他家,走進他的家真的讓人吃驚,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父母身體也單薄,還經(jīng)常有病,為此也欠了不少的債務(wù),就沒有能力在為孩子提供更多的物質(zhì)幫助,看了真的讓人寒酸。那天回來后我悄悄的給他家里送了一些衣服、學習用具等。有空余時間就和他交流,讓他懂得困難不能自卑,困難是努力的動力,不是壓力。在學習、生活中我盡力所為幫助他。短短的不到一學期,他學習一躍名列前茅,還被大家一致選為學習委員。
沒有愛心,就不能管理好班級,愛學生是教師應(yīng)具備的美德。教師的愛心是溝通學生心靈的渠道,是對他人的理解、寬容和關(guān)懷,是教師獲得學生信賴的保證。
總之,要和學生真正溝通交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不是那么困難,只要班主任擁有一顆真心,用心去呵護每一位學生,一定能換回另一顆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