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益清
淺談高中英語閱讀中的閱讀技巧
文/薛益清
英語閱讀是高中英語考試的重要的題目類型,對學生的英語成績至關重要。本文主要探討了幾種常見的英語閱讀中的技巧和方法,以期為學生的英語閱讀的解題能力提供參考,幫助學生取得好的閱讀成績。
高中英語;閱讀;技巧
歷年高考中,閱讀理解是重頭戲,如何讓學生在閱讀理解中取得理想的成績是非常重要的。平時加強閱讀教學固然重要,除此之外,行之有效的閱讀技巧對學生的閱讀成績也是非常有幫助的。本文主要講解了有哪些技巧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幫助高考學子取得好的英語考試成績。
在英語閱讀中,往往每個段落都會遇到一些不知含義的生詞,很多學生往往會糾結于這些生詞的含義致使自己的閱讀速度大為降低,解題質量不甚理想。查閱字典固然可以比較正確地理解文章大意,但依賴字典的習慣顯然對考試不是有效的辦法。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應該是迅速地通讀全文,掌握文章的主旨,然后再聯系上下文,結合語境推測關鍵陌生單詞的含義,對于全文主旨及解題無關的生詞可以置之不理,待解題后再去查閱陌生單詞的具體含義。
當然對于一些合成詞來講,我們也可以構詞法來推測生詞的含義,比如agree,很多學生都知道是同意的意思,dis是否定前綴,如果遇到disagree這個單詞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構詞法推斷應該是不同意的意思。再比如,lead,學生都知道它是導致的意思,mis是否定的前綴,mislead,我們可以推斷它應該是誤導的含義。
總之,英語閱讀并非單詞記憶,需要對每個單詞的含義都能準確把握其中含義。有些陌生單詞我們可以將其放在一邊,不予考慮。對于那些關鍵的陌生單詞,影響全文主旨或者段落含義的單詞,我們可以根據已經掌握的段落大意,結合上下文以及語境進行推斷單詞含義,或者有些單詞也可以根據構詞法來掌握其中含義。
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主旨,迅速掌握文章的主旨對于進一步深入理解文章至關重要。因此,在閱讀理解時,可以先快速瀏覽全文,掌握文章的主旨。很多段落都有自己的中心句,抓住中心句對理解文章主旨非常必要。對于沒有明顯中心句的段落,學生可以大致概括一下段落的主旨,然后接著往下讀。
高考閱讀中難度比較大的問題就是邏輯推理問題。解決此類問題要求作者通過文章表面看本質,用文章所給的信息,聯系上下文,理清前后關系,然后做出合理正確的判斷。
(1)推斷作者的寫作意圖。搞清文章的寫作意圖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弄清作者采用的論述方法以及表達的觀點。往往很多學生因果倒置,從而錯誤的回答問題,所以解決此類型問題時,一定要理清相應的邏輯關系,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確定作者的寫作意圖。
(2)推斷作者的態(tài)度及情感問題。解決此類問題時一定要捕捉表達情感以及態(tài)度的詞語,切忌自己的觀點代替作者的態(tài)度,忠于文章的感情色彩。
細節(jié)事實題是指原文中提到了一些事物、現象或者理論,題干對原文具體敘述進行提問。一般包括直接理解類型和語義轉化型,常包括數字計算題、排列題、圖標圖畫題等。對于此類型問題,搜查文章信息非常重要。它要求讀者對文章中的相關信息進行認真閱讀。
事實細節(jié)題的解題技巧主要有以下方法:
(1)在提問的問題中尋找信息詞,比如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等實義詞,帶著這些詞語重新閱讀相關段落,需找這些詞語的出處,從而能更快的尋找到問題的答案所在。
(2)注意細節(jié)事實題的邏輯關系,英語中有許多單詞都能表示一定的邏輯關系,比如:because,since,for,as等表示因果關系;after,first,next,later,meantime等表示時間先后關系;above,below,behind,infrontof等表示方位關系;thefirst,thenext,thesecond,finally等表示次序關系;but,onthecontrary,ontheotherhand等表示轉折或相對關系;furthermore,and等表示遞進關系;forinstance,forexample,suchas,accordingto,like等表示例證關系。有些問題往往會提問一些因果、轉折等邏輯問題,這些詞語大都會提示讀者找到邏輯關系的本質,從而更有效的解決細節(jié)事實題。
(3)注意分辨替代詞語。出題人在提問問題時,為了迷惑讀者或者避免重復,往往在提問問題時,用一些同義詞,近義詞等詞語替代原文出現的相關單詞進行提問。讀者應該能第一時間尋找到這些同義或者近義詞語在文章的位置,從而更快的尋找問題的答案。
學生在閱讀理解時,應該忠于閱讀材料,尤其事實細節(jié)題。我們應該圍繞文章敘述的內容進行回答,不能脫離原文,根據自己的常識進行解答,應該深信所有的問題文章中必有相應的答案。
每一篇短文,作者都是圍繞一個中心,通過很多細節(jié)信息來敘述它。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應該學會篩選獲得信息,掌握段落要領。有些語句并無任何信息,學生可以一帶而過。因此,學生在閱讀文章前,可以先大致瀏覽一下閱讀理解的問題,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往往對學生篩選信息更有針對性,更有效。
閱讀理解是一個含有多種技巧的思維過程,涉及到大量的語言知識。語言知識包括詞、詞性、句子、語法結構等等,非語言知識包括一定的歷史和社會文化背景知識。若要正確閱讀理解一篇文章,考生就得在閱讀中一邊閱讀,一邊進行猜測、推斷、歸納、驗證。考生除了必須熟練掌握詞匯,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之外,還應該掌握各種解題技巧,并形成習慣。只有這樣,才能提取到別人提取不到的信息,讀懂別人讀不懂的文章,取得理想的成績。
[1]楊亞軍 戴立黎.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研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
[2]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薛益清(1986-),英語專業(yè)本科,成都西藏中學。
G
A
2095-9214(2015)02-0049-01
成都西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