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玲,侯佳宜,趙 奮,梁佩君
(山西省中醫(yī)院,山西太原 030012)
自身免疫性肝病肝抗原抗體譜檢測的臨床意義
宋 玲,侯佳宜,趙 奮,梁佩君
(山西省中醫(yī)院,山西太原 030012)
目的:探討肝抗原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臨床意義。方法:分別檢測97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35例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30例丙型肝炎(HCV)患者和40例健康體檢合格者的肝抗原自身抗體。結果:血清抗肝抗原自身抗體在各組肝病中的陽性率分別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ANA、LKM-1、LC1、SLA抗體為84.21%、47.4%、42.1%、5.3%;原發(fā)性膽汁肝硬化(PBC)的ANA、AMA-2、SP100、gp210抗體為88.73%、83.1%、30.1%、21.1%。HBV的ANA為5.71%;HCV的ANA、AMA-2抗體為3.33%、3.33%。結論:肝抗原抗體譜檢測對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診斷和分型具有重要意義。
自身免疫性肝病;肝抗原抗體譜;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臨床意義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類病因不明,以肝臟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為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s,AIH)Ⅰ至Ⅲ型、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iiary cirrhosis,PBC)和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由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癥狀和病毒性肝炎的癥狀相似,且在治療方法上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因此,及時準確地檢測肝抗原自身抗體對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有重要的意義[1]。本研究對97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35例慢性乙型肝炎(hepatitis B virus,HBV)和30例丙型肝炎(hepatitis C virus,HCV)患者的抗肝抗原自身抗體進行檢測,以探討肝抗原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臨床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山西省中醫(yī)院就診的肝病患者162例,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97例,包括AIH 19例、PBC 71例、PSC 7例,診斷符合美國肝臟病學會及國際自身免疫性肝炎修訂的評分標準[2];HBV 35例;HCV 30例。后二者診斷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標準[3]。另外收集40例健康體檢合格者作為正常對照組。
1.2 標本采集
抽取待檢驗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5 mL,離心分離血清,4℃保存,1周內(nèi)檢測完畢。
1.3 試劑與方法
采用德國IMTEC公司提供定量檢測ANA,該試劑盒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將經(jīng)濃度梯度離心分離的海拉細胞小心固定于滴定板微孔上,其后與患者血清中的ANA結合。通過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的第二抗體(抗人IgG,IgM和IgA),檢測此結合的抗體。加入底物后,溶液顏色的深淺和檢測抗體的濃度成正比,檢測結果,高于55 U/mL的結果為陽性。儀器由愛德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型號:Addcare ELISA600。
采用德國Seramun公司提供自身免疫肝病抗體譜檢測試劑盒,一次性同時檢測 AMAM-2、SP-100、抗gp210、抗LKM1、抗LC1、抗SLA抗體。該試劑盒用線性免疫分析法,將核抗原和相關胞漿抗原包被與硝酸纖維素膜上,封閉處理,膜條與稀釋的患者血清(1∶101)共同孵育使樣本中的特異性抗體與膜條上的抗原結合,加入無色TBM底物后,結合的免疫復合物在膜條上顯現(xiàn)的藍色條帶,將實驗結果與試劑盒提供的L1A特異判讀卡比較。陽性結果:條帶顏色比Cutoff帶相同或深。陰性結果:條帶顏色比Cutoff帶淺。儀器:Blotray866自動蛋白印跡儀40(深圳雷杜生命科學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
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中病毒性肝炎標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CV。由北京科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儀及配套試劑盒。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相應統(tǒng)計學分析,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ANA的檢出情況
AIH、PBS和PSC組分別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93、77.93、25.42,均P<0.05)。HBV和HCV與正常對照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502、0.043,均P>0.05)。見表1。
2.2 線性免儀分析法檢測肝抗原自身抗體
PSC和HBC患者肝抗原自身抗體均為陰性,在丙型肝炎中有1例AMA-2抗體陽性,結果見表2。
表1 各組ANA檢測結果陽性率的比較 %
表2 97例肝病血清抗肝抗原自身抗體檢出情況 n(%)
ANA是一組自身各種細胞核成分作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總稱,可見于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ANA敏感性高,但特異性較低,在臨床上是個極其重要的篩查實驗。從本研究檢測結果看,ANA檢測在AIH、PBC、PSC中血清的濃度明顯高于HBV、HCV和正常對照組。從診斷意義上講,ANA陽性(高濃度)標志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較大,但是ANA陽性(低濃度)并不一定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肝臟疾病,結核等。本研究也證實了此觀點。同時也有文獻報道,正常老年人也可有低濃度的ANA陽性[4]。所以只有高濃度的ANA才對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診斷意義。
線性免疫分析法檢測肝抗原自身抗體,在AILD各組中肝抗原自身抗體明顯高于其他組,AIH患者主要有LKM-1、LC1、SLA等抗體陽性,LKM-1是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病(AIH-Ⅱ)的血清學指標,常作為Ⅱ型AIH的診斷依據(jù)。LC1抗體為AIH-Ⅱ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另一特異性抗體,此抗體優(yōu)于LKM-1抗體,二者同時檢測提高了AIH的檢出率。SLA抗體對Ⅲ型自身免疫肝病(AIH-Ⅲ)具有高度特異性,其陽性預測值幾乎為100%,如果此抗體陽性并且出現(xiàn)相應的臨床癥狀,基本可診斷為AIH。從本研究結果可得出,與AIH有關的自身抗體為LKM-1、LC1、SLA等具有高度特異性的自身抗體,是重要的診斷指標[5]。
PBC患者主要有AMAM-2、SP-100、gp210等抗體陽性,本研究中PBS組AMAM-2陽性率高達90.1%,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是診斷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PBC)的一個有價值的指標,但特異性不好,如丙型肝炎也可檢測出此抗體,同時也有文獻報道在 HCV、AIH、干燥綜合征等也可檢測出AMAM-2抗體[6]。SP-100抗體的陽性率為30.1%,但他的特異性幾乎為100%,與文獻報道[6]基本符合,所以患者血清中檢測出SP-100抗體,對提高 PBC的診斷有較大價值。gp210是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PBC)高度特異性抗體,陽性率為21.1%,特異性可高達96%~99%[7],抗gp210抗體可作為PBC患者的預后指標,抗體陽性提示患者預后不良。另外,診斷PBC要看特異性抗體SP-100、gp210,若患者檢測出AMAM-2抗體陽性,并同時檢測出SP-100抗體和gp210抗體陽性,可結合臨床,基本可診斷為PBC。與AIH及PBC相比,PSC無免疫學特征,由于病例太少有待于積累病例以便進一步觀察。
綜上所述,隨著免疫學檢測技術的迅速發(fā)展,自身抗體的聯(lián)合檢測已經(jīng)步入了普及推廣階段,采用線性免疫分析法聯(lián)合檢測肝抗原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占重要地位,從而提高了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檢出率,為臨床診斷提供了可靠的實驗室依據(jù),對確診自身免疫性肝病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 夏 明.從自身免疫性肝病抗體檢測看其與病毒性肝病的相關性[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4,12(17):50-51.
[2] 劉京燕.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表達及臨床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28):102-103.
[3] 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病防止防治方案[J].中華肝病雜志,2008(6):324-329.
[4] 曾東良,莫寶妹,姜煥好,等.自身抗體檢測在慢性肝病診斷中的意義[J].海南醫(yī)學,2011,9(20):117-119.
[5] 李香鐘.自身抗體檢查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診斷中的應用[J].甘肅醫(yī)藥,2014,33(1):48-50.
[6] 畢研梅.原發(fā)性膽汁肝硬化檢測自身免疫性肝病相關自身抗體譜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5,9:126-128.
[7] 謝守風,楊 靜,王 寧,等.自身抗體檢測對肝病患者鑒別價值[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5,24(5):549-552.
本文編輯:周文超
R575
A
1671-0126(2015)06-0032-03
宋 玲,女,主管技師,從事臨床免疫學檢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