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煒晗
(伊通滿族自治縣民族醫(yī)院,吉林 伊通 130700)
?
加味豬苓湯治療老年慢性泌尿系統(tǒng)感染臨床研究
張煒晗
(伊通滿族自治縣民族醫(yī)院,吉林 伊通 130700)
目的:研究加味豬苓湯治療老年慢性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臨床療效。方法:將86例慢性泌尿系統(tǒng)感染老年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西藥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加味豬苓湯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復發(fā)率及安全性。結果: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7%,組間臨床療效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6~12個月,觀察組患者復發(fā)率為4.9%,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5.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結論:加味豬苓湯治療老年慢性泌尿系統(tǒng)感染近期療效確切,遠期復發(fā)率較低,且用藥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慢性泌尿系統(tǒng)感染;淋證;加味豬苓湯
泌尿系統(tǒng)感染是由于細菌侵入尿路上皮細胞所引起的炎癥反應,好發(fā)于各年齡層,尤以女性多見,若初發(fā)時治療不當,常易導致疾病反復發(fā)作,遷延難愈。該病相當于中醫(yī)中“淋證”“勞淋”等范疇[1],臨床常采用抗生素進行抗菌治療,但僅能控制癥狀,停藥后易復發(fā),臨床療效不甚理想。中醫(yī)在治療泌尿系統(tǒng)感染疾病中積累了豐富的臨證經驗,本研究采用加味豬苓湯治療43例慢性泌尿系統(tǒng)感染老年患者,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慢性泌尿系統(tǒng)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0例,女56例;年齡60~84歲,平均(72.5±2.4)歲;病程3個月至5年,平均(2.2±0.7)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內科學(第8版)中相關診斷標準[2],且符合《中醫(yī)內科學》中淋證的診斷標準[3],且經血尿常規(guī)、尿涂片鏡檢、中段尿細菌培養(yǎng)、血液細菌培養(yǎng)等檢查確診,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證,膀胱區(qū)或會陰部不適及尿道有燒灼感,伴有腰部酸痛、高熱、頭痛、惡心、嘔吐等體征。排除尿道綜合征、慢性腎盂腎炎、先天性尿路畸形、妊娠哺乳期婦女、心肝腎嚴重功能障礙以及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口服鹽酸左氧氟沙星片(湖南迪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7425,規(guī)格:0.1g×12片),0.2g/次,2次/天,7天為1個療程,連用2個療程。
觀察組患者采用加味豬苓湯治療,藥物組成:豬苓25g,滑石(碎)20g,茯苓、澤瀉各15g,阿膠10g,生地榆、生槐角各8g,甘草6g。隨證加減:尿道灼熱者加梔子、萹蓄;尿痛明顯者加琥珀粉;發(fā)熱者加金銀花;腰部酸痛者加牛膝;少腹墜脹者加烏藥、青皮。每日1劑,以水煎服,分2次口服,7天為1個療程,連用2個療程。用藥期間密切監(jiān)測兩組患者血尿常規(guī)、中段尿細菌培養(yǎng)結果、肝腎功能,治療期間均不給予其他藥物。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標準
療程結束后,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并記錄不良反應情況。隨訪6~12個月,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復發(fā)情況。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評定臨床療效[4]。治愈:主要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消失,尿常規(guī)恢復正常,中段尿細菌培養(yǎng)3次均呈陰性;好轉:主要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尿常規(guī)有所改善,中段尿細菌培養(yǎng)3次偶有陽性;無效:上述指標均無明顯變化,甚至病情加重??傆行?治愈+好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3%,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6.7%,組間臨床療效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2.2 隨訪期間兩組患者復發(fā)情況比較
隨訪6~12個月,觀察組患者復發(fā)率為4.9%(2/41),對照組復發(fā)率為15.2%(5/33),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且血、尿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無異常改變。
中醫(yī)認為慢性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主要病機為濕熱蘊結下焦,膀胱氣化不利,且隨病情進展,熱邪易損傷陰液,使病證由實轉虛,但濕熱之邪未清,故呈虛實夾雜之證。老年患者素體肝腎陰虧,常伴有陰虛證候,若予以利濕藥則會進一步傷陰;若單純滋陰,則難祛濕熱。為此,需針對該病病因病機及邪實階段,以祛邪為主,治病防變;又需滋陰不斂邪,以育陰清熱、利水通淋為治療原則[5]。
本研究使用的加味豬苓湯中豬苓為君,專以淡滲利水;茯苓為臣,可健脾運濕,其輕淡之味,可理虛煩、行水道,并益君藥豬苓利水滲濕之功,以分消膀胱之水;澤瀉為佐,性寒可利濕,兼可泄熱;阿膠、滑石為使,鎮(zhèn)下而清熱利尿通淋,其中阿膠可陰潤燥,益已傷之陰,滑石性甘寒,可清六腑之熱。配以生地榆,可直入下焦,涼血瀉熱;生槐角可泄血分濕熱;甘草調和諸藥。該方劑以利水通淋與清熱益氣養(yǎng)陰之藥配伍,養(yǎng)陰不助濕邪,清熱燥濕而不傷本,疏泄膀胱濕濁之氣而不留瘀滯,滋陰而不慮苦燥,契合病機[6]。
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豬苓、茯苓均具有顯著的利尿作用,尤其對急性炎癥性水腫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可提高單核細胞的吞噬功能,對體液免疫具有促進作用;其還具有殺菌消炎的作用,尤其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有較強抑制作用。阿膠可促進淋巴細胞轉化,滑石、澤瀉可增強利尿作用,生地榆和生槐角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諸藥配伍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防止病情反復發(fā)作。
本研究結果表明,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7%,組間臨床療效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6~12個月,觀察組患者復發(fā)率為4.9%,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5.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采用加味豬苓湯治療老年慢性泌尿系統(tǒng)感染近期療效確切,遠期復發(fā)率較低,且用藥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姚美.祛濕降火湯治療泌尿系統(tǒng)感染60例報告[J].黑龍江中醫(yī)藥,2012,41(6):13-14.
[2] 董紹英,魏華娟,潘莉,等.趙玉庸教授治療慢性泌尿系統(tǒng)感染驗案3則[J].河北中醫(yī),2015,8(1):10-12.
[3] 江燕,盛梅笑,陳繼紅,等.余承惠治療慢性泌尿系統(tǒng)感染經驗拾萃[J].陜西中醫(yī),2012,33(6):713-714.
[4] 王文華,孫惠玲.辨證治療泌尿系統(tǒng)感染68例[J].陜西中醫(yī),2014,10(8):1025,1085.
[5] 溫廣學.八正散加減治療泌尿系統(tǒng)感染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4,10(22):51.
[6] 高碧峰,雷根平,李小會,等.溫腎健脾方配合隔姜灸治療復發(fā)性尿路感染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yī),2013,34(8):956-957.
(責任編輯:尹晨茹)
2015-05-19
張煒晗(1974-),男,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民族醫(yī)院,研究方向為中醫(yī)內科。
R285.6;R277.5
A
1673-2197(2015)18-0120-02
10.11954/ytctyy.20151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