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霞,孫國娟,謝 萍*,馮 儉*,蔣 川,李 倩,崔靜怡
(1.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32;2.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032)
?
復方金鈴四逆四物失笑散對小鼠急性毒性實驗研究
白春霞1,孫國娟2,謝 萍2*,馮 儉2*,蔣 川1,李 倩1,崔靜怡1
(1.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32;2.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032)
目的:研究復方金鈴四逆四物失笑散對小鼠的急性毒性,為臨床安全用藥提供科學依據。方法:小鼠單次灌胃給藥進行急性毒性預實驗,確定半數(shù)致死劑量(LD50)。采用24 h內以藥液最大濃度和最大給藥容積灌胃小鼠3次,連續(xù)14天觀察受試藥物對小鼠指標影響,測定最大給藥量。結果:小鼠1 天內最大給藥量為192g(生藥)/kg,相當于成人臨床推薦日用量的217.4倍。結論:復方金鈴四逆四物失笑散對小鼠無明顯毒性反應,臨床常用劑量安全性高。
復方金鈴四逆四物失笑散;KM小鼠;半數(shù)致死劑量;最大給藥量
復方金鈴四逆四物失笑散(以下簡稱復方失笑散)為我院名老中醫(yī)針對原發(fā)性痛經實證病機“不通則痛”,在古方基礎上加減而得,處方主要由延胡索、白芍、枳殼、當歸、五靈脂等藥材組成,具有理氣活血、化瘀止痛之效。此方臨床應用已有數(shù)十年,療效確切,在長期臨床應用中尚未發(fā)現(xiàn)毒性和不良反應報道,但缺乏有力依據。本實驗通過復方失笑散對小鼠的急性毒性實驗研究,為該處方的安全性進行科學、客觀評估,為本課題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依據。
1.1 試藥與儀器
復方失笑散主要由川楝子、延胡索、白芍、枳殼、當歸、五靈脂等11味藥材組成,均購于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中藥房;采用水提法將藥材浸泡,熱回流提取3次,去渣合并,藥液濃縮至1.6 g(生藥)/mL,裝瓶,4℃冰箱保存?zhèn)溆?。HZT-A+200 型電子天平(福州華志科學儀器有限公司);LMQ-R-3260B高壓蒸汽滅菌器(山東新華)。
1.2 實驗動物
昆明種小鼠,雌雄各半,SPF級別,體重18~22g,由四川省中醫(yī)藥研究所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許可證號:SCXK(川)2013-19。
1.3 飼養(yǎng)條件
室內溫度為23~27℃,相對濕度為45%~55%,明暗周期為12/12h,分籠飼養(yǎng),試驗期間自由飲用滅菌純化水(滅菌方法:經121℃滅菌30min,有效期為14天),食用標準:普通柱狀飼料。
2.1 半數(shù)致死量(LD50)預實驗
2.1.1 藥物劑量與配制 復方失笑散流浸膏,深棕色,最大劑量濃度為1.6g(生藥)/mL,臨用前用滅菌純化水配制藥液,預實驗設三個劑量組,組間劑量比為1∶ 0.7,給藥劑量分別為生藥64.00g(生藥)/kg、44.80g(生藥)/kg、31.36g(生藥)/kg,等容積不等濃度灌胃小鼠,給藥容積為0.4mL/10g。
2.1.2 分組與給藥 KM小鼠24只,預先適應性飼養(yǎng)4天,按體重隨機分為三組,每組8只,雌雄各半,給藥前禁食不禁水14h。按照實驗劑量設計單次灌胃小鼠,給藥后嚴密觀察并記錄小鼠的一般情況(行為、皮毛、攝食量、分泌物、排泄物、體重變化等)及中毒、死亡情況,2h后自由飲水和進食,對瀕死及死亡動物及時進行尸檢,肉眼觀察主要臟器心、肝、脾、肺、腎有無病理變化,若發(fā)現(xiàn)異樣,及時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連續(xù)觀察14天。
2.1.3 結果 給藥后,小鼠喜靜臥,活動量減少,大便稍濕,于第2 天恢復正常,實驗期間小鼠均無明顯中毒現(xiàn)象,無死亡,皮毛光澤,眼、鼻、口、耳無異常分泌物,飲食與排泄物均正常,未見其他異常行為發(fā)生,結果見表1。預實驗結果表明,本品的半數(shù)致死量(LD50)無法測出。
表1 復方失笑散LD50測定結果
2.2 最大給藥量試驗
2.2.1 分組與給藥 KM小鼠40只,標記,稱重,按體重隨機分為給藥組和空白對照組,每組雌、雄各半,給藥前禁食不禁水14h,給藥組以本品可供灌胃小鼠的最大濃度1.6g/mL,最大給藥容積0.4mL/10g,24h內灌胃給藥3次(相當于臨床成人用量的217.4倍),間隔時間為4h??瞻讓φ战M給予等容積的滅菌水,給藥2h后自由飲水和進食,觀察期14天。
2.2.2 觀察指標 給藥前及給藥后每天固定時間,測量小鼠體重、飼料和水加入量與剩余量。觀察給藥后所有小鼠一般狀態(tài),包括行為活動、皮毛色澤、鼻眼和口耳有無異常分泌物及瞳孔擴大或縮小,腹部脹氣或收縮,大便性狀與顏色,并記錄各組小鼠毒性反應及死亡情況等。觀察期結束后,脫頸椎處死小鼠,剖檢各組小鼠主要臟器是否病變,并測定肝、心、脾、肺、腎、雌鼠卵巢、子宮及雄鼠睪丸的濕重,計算臟器系數(shù)。
2.2.4 結果 對小鼠一般情況的影響:每次給藥后及每天進行一次觀察統(tǒng)計。①運動指標:一次給藥后,部分動物2min后出現(xiàn)整理毛發(fā)、自主活動減少,喜靜臥不動;第2次給藥后,部分小鼠1min后出現(xiàn)探究、整理毛發(fā),自主活動減少;第3次給藥后情況同第2次,第2天小鼠基本恢復正常。②胃腸指標:一次給藥約2h后,個別小鼠大便稍稀,第2次給藥約1.5h后,個別小鼠出現(xiàn)大便稀,肛周有污黑現(xiàn)象,第3次給藥后同第2次,第2天,癥狀緩解,大便成形但稍濕,第3 天基本恢復正常。③其他指標:三次給藥后及觀察期內,小鼠均未出現(xiàn)抽搐、肌顫、麻痹,對外界反應靈敏,瞳孔無擴大或縮小,眼瞼無下垂,分泌物未見異常,呼吸正常。試驗期間,小鼠無明顯毒性反應,無死亡。對小鼠體重的影響: 給藥前禁食14h,各組小鼠體重均有下降,給藥后恢復正常進食飲水,各組動物體重呈增長趨勢。雌性小鼠,給藥組與對照組均數(shù)比較,體重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雄性小鼠,兩組均數(shù)比較,除第3 天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它均無明顯差異,結果見表2、圖1。對小鼠進食量的影響: 灌胃后恢復進食,各組小鼠進食量均有所降低,且給藥組小鼠進食量顯著降低,于第3天后均恢復正常,并呈增長趨勢。雌性小鼠,與對照組比較,除了給藥當天進食量有顯著差異(P<0.05),其它均未見明顯差異;雄性小鼠的進食量,與對照組比較,均未見顯著性差異,結果見表3、圖2。對小鼠飲水量的影響: 灌胃后各組小鼠恢復正常飲水,給藥組的動物飲水量顯著增加,對照組增加不明顯,之后均呈正常增長趨勢,給藥組與對照組飲水量均數(shù)比較,均未見明顯差異,結果見表4、圖3。對小鼠主要臟器的影響: 剖檢小鼠,肉眼觀察結果顯示,各組動物主要臟器心、肝、脾、肺、腎、子宮、卵巢/睪丸均未見病變等異常。與對照組比較,給藥組臟器系數(shù)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果見表5。
表2 復方失笑散急性毒性實驗對小鼠體重的影響 ±s,g)
圖1 復方失笑散急性毒性實驗對小鼠體重的影響
圖2 復方失笑散急性毒性實驗對小鼠進食量的影響
表3 復方失笑散急性毒性實驗對小鼠進食量的影響±s,g)
表4 復方失笑散急性毒性實驗對小鼠飲水量的影響 ±s,mL)
圖3 復方失笑散急性毒性實驗對小鼠飲水量的影響
表5 復方失笑散急性毒性實驗對小鼠主要臟器系數(shù)的影響±s,n =10)
注:臟器系數(shù) = 臟器重量(g) /動物體重(g) ×100。
本方在半數(shù)致死劑量(LD50)實驗中未發(fā)現(xiàn)動物死亡,說明復方失笑散的毒性較低,以本品最大給藥濃度和最大給藥體積在24h內灌胃小鼠3次,給藥后,部分動物表現(xiàn)為多聚少動,且個別小鼠出現(xiàn)大便稀,肛周有污黑現(xiàn)象,分析原因可能與大劑量灌胃給藥有關,肛周污黑是由稀便引起,并于第2~3天逐漸恢復正常。
連續(xù)觀察14天發(fā)現(xiàn),雄性小鼠,給藥組體質量與對照組比較,第3天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分析是由藥效引起稀便造成,未發(fā)現(xiàn)有關毒理信息,從均數(shù)上可見給藥組動物體重總體呈逐日增長趨勢。給藥當天,各組小鼠進食量均有所減少,且雌性小鼠進食量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可能是在滿負荷灌胃刺激下,小鼠產生一定的脹腹感和不適感而引起,之后呈正常增長趨勢,均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小鼠飲水量的變化,與空白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肉眼觀察動物各主要臟器,未發(fā)現(xiàn)明顯異常,且各臟器系數(shù)均在同一水平。
復方失笑散的臨床常用生藥劑量為0.88g·kg-1·d-1(按照成人體重的 60kg換算),本品小鼠急性毒性實驗的最大給藥濃度64g(生藥)·kg-1、最大給藥體積 40mL·kg-1在24 h內灌胃小鼠3次,則小鼠1 天累計最大給藥量為 192g(生藥)·kg-1,相當于成人臨床推薦劑量的 217.4倍。結合對動物一般狀態(tài)、體質量、進食量、飲水量及主要臟器系數(shù)的影響結果,均表明復方失笑散的毒性較低,臨床常用劑量安全性高。
[1] 陳奇.中藥藥理研究方法學[M] .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107-132.
[2] 《中藥、天然藥物急性毒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課題研究組.中藥、天然藥物急性毒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S].2005:1-8.
[3] 陳淑云,卞如濂,陳修,等.藥理實驗方法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227-231.
[4] 周繼剛,賀海波,周創(chuàng),等.益貞顆粒急性毒性實驗研究[J].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5(5):110-113.
[5] 蔣平,楊陽,孫陽,等.養(yǎng)胃顆粒灌胃給藥對小鼠的急性毒性實驗[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4,25(4):841-843.
(責任編輯:宋勇剛)
Experimental Study on Acute Toxicity of Formula Jinlingsinisiwushixiao Powder on Mice
Bai Chunxia1,Sun Guojuan2,Xie Ping2*,F(xiàn)eng Jian2*,Jiang Chuan1,Li Qian1,Cui Jingyi1
(1.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32, China; 2.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32, China)
Objective:The acute toxicity study of Formula Jinlingsinisiwushixiao Powder on mice was investigated to guid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s.Methods:The median lethal doses(LD50) was determined by the pre-experiment of acute toxicity with single taking gavage different dosage to the mice.To measure the maximum dosage,the mice were given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and largest volume drug 3 times a day,and were observed for successive 14 days.Results:The maximum dosage was 192g(crude drug) /kg,which is equivalent to 217.4 times of the clinical dose,and did not cause any acute toxicity.Conclusion:Formula Jinlingsinisiwushixiao Powder is of low toxicity,which are relatively safe and reliable to be taken at the prescribed dosage.
Formula Jinlingsinisiwushixiao Powder; KM mice; LD50; The Maximum Dosage
2014-10-2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1373680)
白春霞(1988-),女,成都中醫(y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藥化學成分及中藥質量標準。
謝萍(1965-),女,成都中醫(y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yī)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醫(yī)婦科腫瘤,E-mail:fxp2410@126.com;馮儉(1963-),男,成都中醫(yī)藥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藥化學成分及中藥制劑,E-mail:fengjan222@tom.com
R285.5
A
1673-2197(2015)05-0005-03
10.11954/ytctyy.2015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