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文彤 鄭曉涵
(南京審計學院審計專業(yè),江蘇 南京 210000)
機動車輛保險屬于財產保險的一種,是以機動車輛本身及機動車輛的第三者責任為保險標的一種運輸工具保險。車險能夠切實保障機動車輛保險的被保險人的經濟利益,最大限額地減少被保險人的損失,同時,車輛保險還可以促使糾紛的及時解決,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
上世紀末開始,車險欺詐(Isurance Fraud)如同病毒,迅速在全球蔓延。
根據我國保監(jiān)會近幾年的有效數據,我國由于車輛需求的極速增加,機動車輛保險的需要也逐年提高。而保險欺詐也隨著車險的需求,一年比一年嚴峻。截至2014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5億量車次,且我國保險業(yè)投保中,有75%以上為機動車輛保險。而在這75%的車險中,有18%的保險理賠是為了理賠金而故意偽造出來的。
由于我國保險行業(yè)起步較晚,所以我國的反保險欺詐尚處于初級階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在法律法規(guī)方面,我國有關部門至今沒有出臺專門針對反保險欺詐的法律法規(guī)或者相關條例,目前都是按照《刑法》的第一百九十八條來定罪,使的一些小的,數額不大(個人一萬元以上,機構或者單位5萬元以上算大數額)的詐騙都得以逃脫。除此之外,對于可疑案件,由于程序的有限性無法立案調查,保險公司沒有執(zhí)法權,使得部分不法分子逃脫。
2.直至2014年九月,才成立反保險欺詐專業(yè)委員會。在此之前,僅限于保險公司內部管理,信息缺失。
3.公眾有關意識淡薄?;緵]有公眾監(jiān)督基礎。
誠信的缺失是機動車保險欺詐的根本原因。
我國是1980年才開始逐漸恢復保險業(yè)務的,管理方面不如國外一些成熟的保險機構。在騙保方面,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意識相對非常薄弱。
投保人的原因大致分為三種:其一是因為機動車保險賠償金相對別的來說比較容易拿到,想接著保險金獲得意外之財,屬于根本詐騙,從還未投保的時候就開始策劃這些;其二是因為投保人在遇到小的事故之后,因為一些偶然的因素或者是旁人的慫恿而產生的敲一小筆的念頭,這種的動機只是為了獲取更多的賠償金;還有一種則是想將自己投保的費用賺回來的市井小民。
有買賣的地方就有欺騙。社會上的大眾對于這方面的法律意識也較為淡薄,在有了保險這一個行業(yè)之后,騙保的例子一直層出不窮。
保險代理人為了謀取私立,在騙取投保人的費用之外,還會利用自己對公司的了解偽造各種文件,獲得不屬于他自己的保險賠償金。貪欲是萬惡之源。
隨著機動車數量的上升,車險詐騙的犯罪率也在逐年上升。
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的詐騙手法:
1.誠信不足,無中生有或者擴大事實。在保險中,合同是最重要的一個確定關系的文件。而合同的首要原則就是誠信原則,按照事實對車輛的原始狀況以及事故發(fā)生之后的狀況進行告知是投保人合同里明文確定的必須履行的義務之一。合同里也會明確說明,在各種不同程度的受損或者別的情況之下不同的賠理標準。
2.多頭投保,重復獲賠。投保人跟不同的保險公司購買相同或者不同的保險,在事故發(fā)生之后,跟這些保險公司索要同一場事故的保險賠償金。也就是說,一次事故得到了好幾次的賠償。這是最近幾年最為常見也是犯罪率最高的詐騙方式之一。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廣州的胡姓兄弟在多家保險公司重復投保,在短短一年時間騙取了約166萬元機動車車險賠款。
3.出險在前,然后再投保。汽車在發(fā)生事故的時候并沒有買相應的機動車保險,在出了事故之后,投保人才去保險公司辦理投保,同時偽造汽車的真實情況。之后,再利用某些方法,將事故包裝成在合同有效的期間內發(fā)生的,也就是偽裝了保險的日期或者是出險的日期,達到騙取保險理賠款的目的。
4.無中生有,謊報出險。機動車并沒有發(fā)生事故,也沒有損壞,投保人卻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的要求。即投保人惡意制造出虛假的事故,比如買報廢的零件或者機器謊稱是自己的車出事故了,以不存在的事故或者是不屬于理賠范圍內的事故偽造成合同里明確屬于理賠范圍內的事故,從而騙取保險理賠金。
1.日趨職業(yè)化。隨著保險在我國的普及,不少不法分子已經將騙保這一項詐騙當作了自己的職業(yè)。不法分子甚至會勾結在一起,組成一個詐騙團伙,這個詐騙團伙分工明確,組織到位,每一個關鍵的地方都有人專門負責,手法非常專業(yè)。作為保險公司,是防不勝防。而且犯罪團伙也會為了高額的人回報而合伙一起買二手高檔車,接著會制造出出險的假象,這種團伙式的犯罪不容易被保險公司發(fā)現。已經逐漸形成職業(yè)化的趨勢。
2.電子智能化。保險公司創(chuàng)建各種網絡平臺,不法分子自然也會與時俱進。保險公司創(chuàng)建電子平臺的初衷是使得過程簡約,吸引的顧客更多,不少不法分子利用這些電子平臺的漏洞,騙取賠償金。而且作為詐騙團伙,不法分子在這方面的經驗和鬼點子比保險公司想象得還要多,善于鉆制度和法律的漏洞。
3.花樣多,手法變化快。由于互聯網和各種其他經濟類型的發(fā)展,詐騙手法也跟著層出不窮。保險公司難以發(fā)現。
4.內外勾結。利益誘惑大,且犯罪成本很低。不少不法分子利用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或者與保險公司里面的員工勾結,簡化檢查監(jiān)督程序獲得保險賠償金;或者是與交警部門的人聯合起來進行詐騙。
面對機動車詐騙現象日益猖獗的現在,為了抑制住這種情況,維護正常的保險秩序,保險公司應該提前進行適當措施,防止這些騙?,F象的出現。
這是從源頭上防治騙?,F象的發(fā)生。投保人的法律意識淡薄,認為保險公司的錢不賺白不賺,且認為犯罪成本低,抓住了定多就是退回賠償金。這一些錯誤的認識都要被糾正。保險公司應該與相關部門一起,在宣傳保險的同時也要宣傳騙保的嚴重的法律后果。保險不是公益事業(yè),保險是盈利為目的,故意制造假的車輛出險現場或者是夸大事實騙取賠償金等等都是屬于詐騙范疇的犯罪行為,是要付出相應代價的。
詐騙是涉及到法律方面的問題,所以在這方面應該加強與政法部門的合作。公安部門也要注意這方面的管控,這是公安分內的事。保險公司一旦發(fā)現有騙保的可能就要立刻聯系相關部門進行采證取證,絕對不能因為數額不大程序麻煩就就此了了。
不少騙保者是出險之后才去保險公司投保獲取賠償金。為了減少甚至是杜絕這一現象的發(fā)生,保險公司可以與各個修理廠進行合作,比如建立互惠互利的網絡通信平臺。每一次有車輛出險進行修理的時候都要在網絡平臺上進行整理報備,以便以后保險公司在接受投保的時候可以查詢投保車輛是否有出險的真實情況。若是有真實出險的情況,也可以互惠互利進行相關合作。
這是除了外部環(huán)境因素之外,最重要的自身原因。
第一,在騙保的不法分子之中,不乏保險公司內部的工作人員因為抵制不了金錢的誘惑而與不法分子內外勾結一同騙取公司保險金的例子。因為保險的不確定性非常高,所以保險公司應該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要注意杜絕日后可能有紕漏的事情發(fā)生。
第二,建立一個完善的核保制度。在核保驗標的時候,作為員工要嚴格審查申請書內的相關信息,嚴格按照流程來做。不僅可以排除經營的道德風險,確保業(yè)務的質量,實現公司營業(yè)的穩(wěn)定,還可以提供高質量的專業(yè)服務,留住客戶,保持市場份額,保持在業(yè)內的領先地位。
第三,在理賠環(huán)節(jié),由于機動車保險理賠有損失率高幅度小以及流動性大的緣故,應該確定一個完整合理的理賠程序:報案—現場勘測—配件報價—完成檢驗報告—提交證單—完成理賠報—完成賠款計算書—交付賠款。
第四,完善內部監(jiān)控機制。這方面最重要的是員工的意識,要提高員工在這方面的意識水平,加強風險觀念,把公司的利益當做自己的利益來維護,把防范風險作為公司生存的基本。
機動車車險詐騙儼然已經形成了風氣,不僅提高了保險公司成本和其余無辜投保人的成本,也影響了保險公司的正常盈利。作為保險公司,應該從自身管理做起,提高員工的素質,做好車險欺詐的防御措施,盡可能地減少相關詐騙事件的發(fā)生。而作為相關部門,也要完善相關規(guī)定和法律,給保險公司以及廣大的消費人群一個良好的投保環(huán)境。
參考資料
[1]王靈犀,王偉主編.《機動車輛保險與理賠事務》.人民交通出版社.
[2]梁軍主編.《汽車保險與理賠》.人民交通出版社.
[3]衛(wèi)新姜主編.《保險欺詐與反欺詐》.財大出版社.
[4]《保險詐騙罪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