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勇
山東省樂陵市人民醫(yī)院眼科,山東 樂陵 253600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病毒性角膜炎60例臨床觀察
王智勇
山東省樂陵市人民醫(yī)院眼科,山東 樂陵 253600
目的: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2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給予更昔洛韋滴眼液治療;觀察組給予更昔洛韋滴眼液聯(lián)合中藥方劑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1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3.3%,而不良反應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效果明顯,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廣。
病毒性角膜炎;中西醫(yī)結合;更昔洛韋
病毒性角膜炎是指由于病毒致病原感染角膜誘發(fā)的炎癥,是臨床常見病,且易反復發(fā)作、病程遷延,是嚴重損害視力的眼科疾病,也是致盲的重要因素。角膜淺層有三叉神經(jīng)末梢分布,因此,患者主要癥狀為眼部疼痛、畏光、流淚以及特征性神經(jīng)痛等。近年來,伴隨工作壓力的增大,電腦的廣泛應用,該病的發(fā)病率逐漸增高,當受到病毒侵犯時,角膜透明度出現(xiàn)變化,患者自覺眼部模糊;當病變部位逐漸加深時,患者可自覺視力明顯減退;當病毒侵犯鄰近組織時,刺激癥狀會加重。該病好發(fā)于高齡人群,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一旦錯過治療時機,或治療不徹底,可遺留角膜斑翳、虹膜前、后粘連等后遺癥,嚴重影響患者后期視力。因此,如何做到安全、有效的徹底根治,是目前眼科臨床研究的重點。筆者采用中西結合治療病毒性角膜炎60例,獲取了滿意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20例,均為單眼發(fā)病,參照《中醫(yī)病癥診斷與療效標準》[1]確診,患者均簽署治療知情同意書。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其中觀察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17~65歲,平均年齡(42±3.5)歲,病程1~31d,平均病程(5±0.5)d;首次發(fā)病者39例,再次發(fā)病者21例。臨床分型:上皮型8例,淺中基質型22例,深實質型30例;誘發(fā)因素:感冒20例,眼部藥物刺激20例,過度疲勞者20例;臨床分類:地圖狀角膜炎20例,盤狀角膜炎16例,樹枝狀角膜炎16例,基質壞死型8例。對照組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齡19~62歲,平均年齡(44±2.5)歲,病程2~28d,平均病程(6±1.5)d;首次發(fā)病者41例,再次發(fā)病者19例。臨床分型:上皮型10例,淺中基質型30例,深實質型20例;誘發(fā)因素:感冒30例,眼部藥物刺激8例,過度疲勞者22例;臨床分類:地圖狀角膜炎22例,盤狀角膜炎18例,樹枝狀角膜炎14例,基質壞死型6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1]患者近期伴有機體抵抗力降低,或女性處于經(jīng)期等特定誘發(fā)因素存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眼部疼痛、畏光、流淚、有強烈的異物感,球結膜充血,視力模糊,角膜知覺出現(xiàn)異常,反應遲鈍或喪失反應等典型的臨床癥狀。給予角膜熒光素染色結果呈陽性。
1.3 治療方法 兩組在進行藥物治療前,完善各項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視力、角膜以及虹膜等。兩組治療均以抗病毒為主,對照組患者給予更昔洛韋滴眼液,每日4次,每次2滴,1周為1個療程。觀察組給予更昔洛韋滴眼液,每日4次,每次2滴。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自擬中藥方劑,辨證施治;風熱型:蘆根15g,金銀花20g,連翹12g,薄荷6g,蒲公英10g,荊芥穗10g,桔梗10g,淡竹葉9g,炙桑皮9g,牛蒡子12g,黃芩9g,龍膽草6g,生甘草5g;肝火熾盛型:龍膽草20g,焦梔子12g,蔓荊子12g,柴胡12g,生地12g,車前子12g,黃連6g,澤瀉9g、木通9g,赤芍12g,歸尾12g,甘草8g,金銀花12g,連翹12g;虛熱型:熟地黃12g,柴胡12g,生地12g,去皮茯苓12g,枸杞12g,山藥10g,澤瀉15g,丹參12g,知母20g,黃柏20g,牡丹皮20g,白術12g,菊花12g,金銀花12g,蟬蛻6g。1周為1個療程。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眼部刺激癥狀有無改善,球結膜睫狀充血程度是否好轉,以及藥物不良反應及預后,有無復發(fā)情況等。
1.4 療效判定標準[1]治愈:畏光、流淚等癥狀消失,潰瘍愈合,基質無浸潤水腫,角膜星翳消失,球結膜充血(-),熒光素染色陰性;顯效:畏光、流淚癥狀消失,角膜潰瘍基本愈合,浸潤水腫減輕,球結膜充血(-),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查(±);好轉:癥狀減輕,視力部分恢復,潰瘍面積縮小,炎癥減輕,角膜星翳減小,水腫現(xiàn)象消退,熒光素染色有少許著色;無效:病情無變化或不穩(wěn)定,角膜星翳無改變或加重,角膜熒光素染色呈陽性。總有效=治愈+顯效+好轉。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經(jīng)過2個療程的治療,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3.3%,觀察組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蕁麻疹1例,伴有皮膚瘙癢1例。對照組出現(xiàn)蕁麻疹2例,伴有皮膚瘙癢3例。兩組藥物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病毒性角膜炎屬于潛伏性感染,最常見的類型為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病毒通過感染上皮組織到達受感染的感覺神經(jīng)末梢,可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損傷,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處于感覺神經(jīng)節(jié)上的病毒沿著感覺神經(jīng)擴散到角膜的上皮細胞,誘發(fā)疾病的發(fā)生。單純性皰疹性角膜炎屬于眼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臨床治療僅給予單純抗病毒滴眼液滴眼,治療效果欠佳,是眼科醫(yī)生一直十分困擾的問題。病毒性角膜炎具有起病急,病程長,遷延難愈,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嚴重影響患者視力,最終可導致失明,因此,做好預防十分重要。該病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機體細胞免疫反應有關,更昔洛韋是一種脫氧鳥嘌呤核苷酸的類似物,藥物進入病毒細胞后能有效抑制病毒DNA的復制,通過抑制病毒下部DNA聚合酶及DNA鏈的生成起到殺滅病毒的作用。本病屬于中醫(yī)“混睛障、花翳白陷癥”范疇。多因外感風熱或風寒、肝經(jīng)火勝、濕熱上攻、虛火上炎所致。中醫(yī)治療時應以疏風清熱、瀉火去翳為主,并根據(jù)個體差異性給予辨證施治[2]。主方中金銀花、連翹、黃芩,具有清熱解毒,瀉火之功效;荊芥具有疏風祛邪之功效;生地、當歸具有滋陰養(yǎng)血之功效;龍膽草、梔子、黃芩均具有清熱、瀉實火,除濕熱之功效;澤瀉、車前子具有利小便之功效;黨參、黃芪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之功效;諸藥合用,具有抗病毒、殺菌,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潰瘍愈合之功效。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3.3%,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藥物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效果明顯,治愈率高,不良反應少,可明顯縮短治愈時間,安全性高,且治療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1]王欣,徐建江,樂琦驊,等.更昔洛韋膠囊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觀察[J].中華眼科雜志,2010,46(11):345-346.
[2]鐘羽麗,牛乾.中西結合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62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2,21(09):89-90.
R772.21
A
1007-8517(2015)07-0069-02
201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