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楠
堅持新聞的真實性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道德準繩。它不僅關系到新聞媒體的社會公信力,也是新聞工作者誠信度的試金石。但是,長期以來,違背新聞真實性,憑空捏造,惡意杜撰的虛假新聞卻屢禁不止。虛假新聞傷害了公眾感情,不可避免地會引發(fā)公眾對媒體的不信任,引發(fā)對社會的不信任。
一、虛假新聞報道的產生原因
1.追求利益
一些記者“一切向錢看”,為了個人的經濟利益,而忽略了新聞的真實性,不惜捏造新聞,這是虛假報道產生的根本原因。
2.貪圖享樂
新聞事業(yè)的社會功能和新聞工作的職業(yè)特征決定了新聞工作這一崗位是神圣的。但是,新聞工作同樣又是一項十分艱苦的行業(yè),不僅要耗費腦力,更要耗費體力,甚至還可能要獻出自己的鮮血與生命,一些謀求一夜成名的記者為撰寫所謂的獨家專訪,就不惜鋌而走險,以圖魚目混珠。
二、虛假新聞報道的表現形式
1.捕風捉影,道聽途說
一些記者總是朋友相聚,酒桌一擺,就思路開闊,新聞不斷。通常由于在一些部門的內部有熟人,先期得到了某部門或某企業(yè)的內部計劃、設想,就把這些當成現實新聞來報道,甚至把朋友酒后的神侃當成采訪內容。
2.沒有事實,憑空編造
這種造假手法最惡劣,數量雖然不多,但影響最壞。有的記者變成了“作家”,虛構事實、編造故事。這類假新聞對新聞界信譽傷害極大,群眾反映也最強烈,必須從嚴查處。
3.人云亦云,爆炒新聞
新聞炒作是任何一家新聞媒體都不陌生的行為,對某些熱點新聞,一擁而上,既不深入了解,也不做事實調查,別人怎么說,我就怎么寫,想以“猛爆料”的手法博得更多人的注意,只要吸引眼球,就絕不放過。而其他的媒體也不假思索、一窩蜂地轉載,造成了虛假新聞的出現。
4.斷章取義
一些虛假新聞的作者在采訪中沒有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將采訪所得隨意“截取”,一切只是“為我所用”,這樣的做法就很容易扭曲被采訪者的意愿,甚至最終寫出了與事實不符的報道。
5.夸大其辭
一些新聞報道雖然有一定的新聞事實做基礎,但是一些記者在此基礎上添枝加葉、移花接木,在事實之外有不少情節(jié)和內容是作者憑空想象出來的,一些作者以為只要新聞的主要事實存在,具體情節(jié)上有點出入問題不大,這種錯誤認識必須徹底糾正。
6.業(yè)務生疏
很多新聞的撰寫都需要專業(yè)知識的支撐,而由于各種原因,不少對相關專業(yè)知識并不熟悉的記者被“趕鴨子上架”,這樣就容易出現一些虛假的新聞。
三、減少和避免虛假新聞報道的對策
1.提高新聞記者的自身素質
在現代新聞傳播的過程中,任何一條新聞的報道形式,都要經過諸多的加工過程,在這些加工過程中,新聞事實經過了被認識—→形成影像—→潛性加工—→文字表述—→價值評判—→公開發(fā)表等眾多環(huán)節(jié),其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由人來進行操作的,這樣不但有利于確保新聞的真實性,而且對于新聞寫作過程和內容的充實也有巨大的幫助,也是寫出好文章的基礎。我們作為正處于競爭空前激烈年代的新聞工作者,更是應該記住我們所作的任何報道,都要努力實現親身、細致的調查研究之后,才能以對廣大受眾負責的態(tài)度發(fā)表出來。只要做到這一點,新聞的真實性就從根本上得到了保證,從根本上確保新聞媒體的生命線。
2.加強道德的自我約束
狄麒說過:“道德規(guī)則是強迫一切人們生活中必須遵守的全部被稱為社會風俗習慣的規(guī)則。人們如果不善于遵守這些習慣,就要引起一種自發(fā)的、在某種程度上堅強而確定的社會反應。這些規(guī)則由此就具有一種強制的性質?!痹谛侣劦膫鞑ブ?,也同樣存在這種道德。而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則就是誠實,從被欺騙與誠實對待來看,即使是善意的欺騙也是一種傷害,而誠實相待,即使是惡意的誠實,也無疑是一種利益。
3.加強新聞行業(yè)的自律
新聞行業(yè)自律,又稱為新聞行業(yè)的自我管理和約束,是由新聞媒介及其從業(yè)者,通過自行制定的新聞行業(yè)自律章程、制度、工作守則和公約等對自身從事的新聞活動進行自我約束、自我限制、自我協調和自我管理,使自己的行文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和職業(yè)道德、社會公德。新聞工作者新聞自律主要包括:禁止在采訪范圍內從事對自己有利的活動;要誠實、忠于廣大公眾;要敢于堅持真理,為維護人民利益敢于揭露事實的真相;不接受采訪對象的贈與;不隱瞞、不封鎖消息等。
4.法律的強制保障
現代新聞自由是現代國家理論和自由主義的產物,是一種國家干預的自由。而新聞的法制規(guī)范,既為新聞自由提供了保證,也是新聞控制的主要手段,對于《新聞法》而言,一是專門制定的新聞法規(guī);二是憲法、刑法、民法、保密法等法律中所適用于新聞出版的法律條款。
總之,在信息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受眾擁有更多的權利去選擇接受哪一家媒體的信息,品牌意識已經成為媒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的重要理念?!捌放啤笔窃趦r值觀念上與消費者建立的鞏固的關系,從而使消費者在情感上認可和接受企業(yè)的產品,并通過這種影響,產生長久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命力。如果想在傳播領域創(chuàng)造出品牌,誠信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節(jié)目的精彩、文章的優(yōu)美、主持的幽默機智,都必須建立在真實之上,其他的一切努力如果脫離了真實這個堅實的基礎,那必然就像是在沙灘上建立的城堡,潮水一過,一切都會消失。現在的新聞,要有腳踏實地的精神,不浮躁,不投機取巧,不玩花架子,不做假新聞,用自己的真實的功力、踏實的努力、正直的人品做出自己的特色、水平和品牌。(作者單位:鐵嶺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