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華 李連 歐陽貴平
異位妊娠指受精卵著床于子宮體腔以外的任何部位[1-2]。是婦產(chǎn)科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近年發(fā)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是婦產(chǎn)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可危及生命,占妊娠相關(guān)死亡的9%~14%[3-4]。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使異位妊娠流產(chǎn)及破裂前明確診斷,為選擇治療方案爭取了時間,大大降低異位妊娠破裂出血對患者的生命威脅[5-7]。妊娠5周內(nèi)B超檢查宮腔內(nèi)難以見到孕囊,B超早期診斷異位妊娠有一定的局限性,通過測定血清激素水平是診斷早期異位妊娠的好方法。
檢測患者血β-hCG、雌二醇(E2)、孕酮(P)的含量,使異位妊娠在未流產(chǎn)破裂前得到診斷,相應的治療方法也有了改進,保守治療已成為異位妊娠的主要方法,但是保守治療指征及檢測方法尚無統(tǒng)一標準[8-10]。維持妊娠的主要激素包括血β-hCG,血清P、E2,因此對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效果不再限于連續(xù)血清β-hCG的測定,本研究分析血清β-hCG、E2和P值在早期診斷異位妊娠及異位妊娠治療方案選擇及效果的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婦產(chǎn)科因異位妊娠住院治療的患者150例(A組),根據(jù)癥狀、體征、尿β-hCG及血β-hCG、B超檢查確診;正常早孕組(B組)為婦產(chǎn)科門診同期就診患者100例。所有研究對象的年齡19~40歲,停經(jīng)30~60 d,孕產(chǎn)史方面無明顯差異,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藥物保守治療 在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的情況下,要求藥物保守治療的患者符合以下條件:(1)診斷為未破裂或未流產(chǎn)型的早期異位妊娠;(2)輸卵管直徑小于4 cm,β-hCG值低于5000 IU/L;(3)無明顯腹腔內(nèi)出血,生命體征平穩(wěn);給藥方案單次給藥:按體表面積計算,MTX 50 mg/m2,肌注一次,觀察給藥后第3、6、9、12天血β-hCG及血清P的下降情況,如給藥后4~7 d血β-hCG下降<15%或繼續(xù)升高,第7天給予第2次肌注MTX 50 mg/m2。其中A組有66例符合藥物保守治療治療條件。
1.2.2 檢測方法 兩組患者均未經(jīng)任何治療,采集空腹靜脈血3 mL,分離血清備檢。應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β-hCG、E2、血清P水平。
1.3 藥物保守治療療效判定標準
1.3.1 療效標準 (1)顯效:用藥1周血β-hCG下降≥15%,3周β-hCG下降正常范圍內(nèi)(<5 IU/L)。(2)有效:3周后血β-hCG降至正常范圍內(nèi)。(3)失效:用藥后3周血β-hCG不降或持續(xù)性升高或出現(xiàn)生命體征改變轉(zhuǎn)為手術(shù)者。
1.3.2 藥物保守治療成功的血清學標準 藥物治療后第3天開始進行血清P與β-hCG檢測,以后每3天檢測1次,直至血清P<1.50 ng/mL和血清β-hCG<5 IU/L。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1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清指標的比較 A組血清β-hCG、E2和P水平均低于B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指標的比較(x-±s)
2.2 藥物保守治療后血清指標下降情況 藥物保守治療的66例患者中,成功54例(81.82%);失敗12例(18.18%)。藥物保守治療成功患者的血清β-hCG降至<5 IU/L的時間為(20.56±5.56)d,血清P降至<1.50 ng/mL的時間為(11.31±4.61)d,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藥物保守治療后血清P、β-hCG下降情況見表2~3。
表2 藥物保守治療后血清P值下降情況 例
表3 藥物保守治療后β-hCG下降情況 例
2.3 藥物保守治療患者的血清指標與治療效果的關(guān)系 治療前血清P、E2水平高低與藥物保守治療效果有關(guān),血清P、E2水平越低,成功率越高,見表4、表5。
表4 藥物保守治療前血清P水平高低與治療效果
表5 藥物保守治療前E2水平高低與治療效果
異位妊娠的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且漸趨于年輕化,是婦科最常見且危及生命的急腹癥,也是孕婦死亡的原因之一。妊娠早期血清激素水平的測定是診斷異位妊娠的好方法[11-13]。β-hCG是一種合體滋養(yǎng)細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對診斷異位妊娠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的特點[14]。正常早孕時血β-hCG值呈倍數(shù)增長[2],輸卵管妊娠時,由于輸卵管管腔狹小,其肌層菲薄,供血不足,且缺乏黏膜下組織,不利于胚胎的生長發(fā)育,滋養(yǎng)細胞分泌到血中β-hCG水平偏低,尤其是隨孕周的延長,正常早孕與輸卵管妊娠血β-hCG差別就越大[15-16]。
β-hCG的主要功能是延長黃體壽命,使黃體增大成為妊娠黃體,分泌雌孕激素維持妊娠,孕激素可避免著床受精卵遭受母體排斥,孕激素的高低與滋養(yǎng)細胞的對數(shù)式生長數(shù)量有關(guān)[5]。血清P在妊娠早期主要來源于卵巢妊娠黃體,在妊娠8~10周后則主要來自胎盤合體滋養(yǎng)細胞,各孕周間其數(shù)值相對固定,異位妊娠患者血清P水平明顯偏低的原因是滋養(yǎng)細胞活力下降,β-hCG分泌減少使黃體發(fā)育不良而導致血清P水平下降[15];也可能是原發(fā)黃體功能不足誘發(fā)異位妊娠的發(fā)生[6],孕期E2水平明顯增高,E2在妊娠早期主要來源于卵巢妊娠黃體,在妊娠10周后則主要來自胎盤[3]。hCG在胚胎第2周即由合體滋養(yǎng)層細胞產(chǎn)生,異位妊娠時hCG低伴黃體功能不足,E2水平低于正常宮內(nèi)妊娠。聯(lián)合測定患者血β-hCG、E2、P的含量,可使異位妊娠在未破裂前得到早期診斷,而單獨測定血β-hCG難以即時做出早期診斷[9]。隨著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相應的治療方法也有了改進,保守治療已成為異位妊娠的主要方法,保守治療為這些患者保留輸卵管保留生育功能帶來了希望。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異位妊娠給予藥物保守治療后血β-hCG及P值均下降,但血清P的下降幅度更迅速更敏感,有部分患者治療后3~4 d,血β-hCG值并不下降反而升高,這是因為注射MTX后抑制快速增長的滋養(yǎng)細胞,使異位妊娠流產(chǎn),加快了β-hCG的釋放,致使β-hCG 在3~4 d內(nèi)有所增高,以后才逐漸下降[12]。再者血清β-hCG生物半衰期為36 h,血清P半衰期(10 min),血清β-hCG下降至正常時間較長,血清P水平下降正常時間短,可比性強,觀察時間明顯縮短[7],故可較早反映藥物保守治療的效果[10],及時追加治療,且藥物保守治療成功者血清P的下降幅度大于保守治療失敗者,提示檢測血清P水平變化的情況能更好地預測異位妊娠保守治療效果,提高保守治療成功率,因此動態(tài)測定血清P是一種優(yōu)于血清β-hCG的評估異位妊娠保守治療效果的檢測手段。
本研究中,異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失敗者的E2值變化范圍是352~410 pg/mL,成功者的E2值變化范圍是159~259 pg/mL;失敗者血清P值變化范圍是23~25 g/mL,成功者血清P值變化范圍是 7~10 ng/mL。 當 β-hCG>5000 IU/L, 即 使 血清P<10 ng/mL亦可能藥物保守治療失敗需手術(shù)治療,當β-hCG<5000 IU/L,即血清P>10 ng/mL也可能藥物保守治療成功;血清P<10 ng/mL,E2<150 pg/mL,90%治 療 成 功; 血 清P>10 ng/mL,E2>300 pg/mL者66.6%成 功。 血 清P<10 ng/mL,E2<150 pg/mL治療成功率高,臨床可取。
對血清P、E2水平較高的患者,應結(jié)合血β-hCG,超聲等無損傷的方法排除宮內(nèi)妊娠后,應及時手術(shù)治療以避免破裂大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但輸卵管妊娠行保守手術(shù)時,對血清P、E2水平較高的患者,保守手術(shù)同時輸卵管肌層注入MTX或術(shù)后早期藥物治療[4],以免持續(xù)性輸卵管妊娠再次手術(shù)治療,因此輸卵管妊娠時,較高的血清P、E2可使絨毛組織得到更多的營養(yǎng)支持,從而深入輸卵管漿肌層,甚至深入粘連周圍組織中,故開窗或擠壓術(shù)不宜將其清除干凈。對血清P、E2水平較低的患者給予保守治療,比較安全且損傷小[7,11,13]。
總之,聯(lián)合檢測血清P、E2與β-hCG值可在異位妊娠未流產(chǎn)破裂前得以早期診斷,結(jié)合陰道B超等其他輔助檢查,能為早期異位妊娠的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量化指標。
[1]魏秀莉,宋陽,鄧高丕,等.β-hCG、雌二醇、孕酮及雌二醇/孕酮比值對早期輸卵管妊娠的鑒別診斷意義[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09,5(25):386-387.
[2]覃文周,韋賜秋.血清孕酮與β-hCG 聯(lián)合測定在異常妊娠早期診斷中的價值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1,10 (28):32.
[3]邱振華,曾再祥,舒云華,等.血清孕酮聯(lián)合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測在異位妊娠早期診斷及保守治療中的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1(7):660-661.
[4]劉堯芳,黃 薇.甲氨蝶呤在異位妊娠保守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06,22(11):869-870.
[5]張麗華.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檢測在早期診斷異位妊娠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6):3779-3781.
[6]程云萍,閆吉.血β-hCG與孕酮聯(lián)合檢測對異位妊娠的診斷治療[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12):80.
[7]閻進,車耀潤.孕酮、雌二醇對異位妊娠治療方案選擇的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9):1234-1235.
[8]陶存武,朱梅許,建寧,等.血清β-hCG聯(lián)合孕酮測定在異位妊娠早期診治中的價值[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0,2(12):119-123.
[9]代小英, 熊瑋平, 謝愛玲.血清孕酮和 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聯(lián)合檢測對正常和異常妊娠的早期診斷價值[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0,10 (20):7.
[10]陳輝.血清孕酮測定與血清β-hCG測定在異位妊娠診療過程中的價值比較[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5,12(12):3601-3602.
[11]王堅平.血清孕酮與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測定對預測異位妊娠保守治療預后的價值[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03,21(5):494-495.
[12]吳玉娟,任秀云.異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90例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9):127-128.
[13]陳麗莉.輸卵管妊娠的超聲診斷和鑒別診斷[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1):157-158.
[14]張靜,周先玲.血清β-hCG在早孕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7):141-142.
[15]李輝,卞文安,何振興.血清孕酮、hCG檢測在先兆流產(chǎn)中的臨床診斷意義[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17):74-75.
[16]李玲.經(jīng)陰道超聲檢查在異位妊娠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1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