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萌萌
諜報雙星——張永興、張克興
梁萌萌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和日本侵略者進行頑強的斗爭中,齊齊哈爾地區(qū)活動著一條秘密戰(zhàn)線——共產(chǎn)國際遠東情報站齊齊哈爾分站,他們在日偽統(tǒng)治異常殘酷,警特活動頻繁的形勢下,與日本侵略者進行著沒有槍聲的戰(zhàn)斗。
張永興,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33年受上級組織派遣到蘇聯(lián)的哈巴羅夫斯克遠東軍區(qū)情報部學習情報工作技術。1934年學習期滿,被派往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秘密組建地下國際軍事情報站。他把情報站就設立在自己家中。他家院子比較寬敞、院墻高,還有比較大的倉房。院里沒有其他住戶,街上來往的行人很少,為安設秘密電臺提供了方便。安排好家里后,他潛返蘇聯(lián)領取了一臺短波無線電臺,他將發(fā)報機用毛毯包好扛在肩上,收報機用藍紙包好,又在上面貼上紅紙,用手提著,化裝成東北人提著點心走親戚的樣子。他就這樣不怕危險,把短波無線電收發(fā)報機安全地帶到了齊齊哈爾。
張克興是張永興的親弟弟,他在哥哥的熏陶和影響下成長為一名堅定的革命者。他到蘇聯(lián)學習了無線電收發(fā)報技術,技術非常嫻熟。1935年,張克興從蘇聯(lián)學習回來后,為了加緊情報傳遞工作,張永興將他調來齊齊哈爾工作。
張永興通過熟人在很短的時間發(fā)展情報員30多人,為了獲取更多有價值的軍事情報,他們根據(jù)日偽的軍事設施分布狀況精心設計,對情報點做出了非常巧妙的布局。首先,他們選定在兵營、倉庫、武器彈藥庫、機場、車站等軍事設施附近的場所,開辦鞋帽店、水果攤、旅館、煙草行、養(yǎng)雞場等,以做生意為掩護,每位情報員各司其職,負責監(jiān)視自己選定場所內的日寇活動情況,被稱為“圈地諜報”。其次,情報組根據(jù)蘇聯(lián)情報部門的指令,命令一些情報員主動到日軍兵營內參加修建工事或運輸垃圾的工作,趁出入部隊之機從垃圾場或焚燒場撿拾紙屑獲取情報,或從庫房竊取文件,這種混入敵人兵營里從事情報工作,被稱為“滲透諜報”。另外,以《民生晚報》記者做掩護的兩個情報人員,到處“游山玩水”,借采訪之名,搜集各地的軍事情報,被稱為“移動諜報”。
1934年4月至1936年11月,齊齊哈爾情報站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向共產(chǎn)國際提供了大量的日軍軍事情報。
1936年初,駐守在哈爾濱的日本特務組織發(fā)現(xiàn)了出現(xiàn)在齊齊哈爾上空的神秘電波,由于沒有查出無線電臺的準確位置,齊齊哈爾街頭警笛日夜狂叫,逮捕抗日戰(zhàn)士的囚車時常呼嘯而過。不時有抗日志士被日軍殺害。人們提心吊膽地生活著,氣氛異常緊張。
恰恰在這個時候,張永興突然接到上級指令,要求他火速到蘇聯(lián)匯報工作。張永興攜帶大批日軍機密情報,偷越邊境,來到了蘇聯(lián)。
1936年7月,哈爾濱的日本特務組織破譯了齊齊哈爾的一些情報,當這些情報送到日本關東軍憲兵隊總司令東條英機手上的時候,他驚得倒吸了一口涼氣。這些被破譯的情報居然是日本關東軍的最高軍事機密。他終于明白了,一些軍事行動被多次破壞的原因。
1936年9月20日,日本憲兵捕獲了一名地下工作人員,因其經(jīng)受不住嚴刑拷打而變節(jié),致使齊齊哈爾地下情報站暴露了。
在蘇聯(lián)的張永興得知通訊員失蹤,感到情況不好,馬上回到齊齊哈爾。他小心謹慎地接近住處,遠遠地望見自己的住處有幾個陌生的身影晃來晃去,他不動聲色悄悄地走開了。
11月17日晚,張永興利用特務交接班的時間,從后門悄悄溜入家中。他回去不是為了妻子和兒女的安全,而是想要轉移家中隱藏的收發(fā)報機及收集整理的幾百份日軍情報。張永興的三女兒張艾琳留下的日記中,記載了當年的一幕:那一天晚上,母親突然把我們幾個叫醒,讓我們穿好衣服,在屋里唱歌跳舞。我們不知道,那時父親躲在屋簾的后面,正在看著我們,那是他在遠行前,在跟他的孩子道別。
張永興幾次冒險嘗試轉移收發(fā)報機及情報,但最終都未能成功。11月18日早晨,張永興、張克興等共產(chǎn)國際情報組織成員不幸在中央路的隱蔽點被捕。
破獲這樣大的間諜案,自關東軍建立以來還是第一次。當時日本憲兵隊非常興奮,開了慶功會。
東條英機特意發(fā)來電報,要求勸降張永興等人,為他們所用,最后不行再槍殺。所以日本憲兵隊在日本關東軍特工的配合下,對逮捕人員進行了突擊審訊。日本特務試圖誘降張永興、張克興。面對敵人的誘惑,他們毫無動搖。誘降失敗的日本憲兵,轉用嚴刑逼供。令日本特務機關沒有想到的是,在用盡各種酷刑后,張永興卻給他們背組織條例,張永興說:“我們的組織有嚴格規(guī)定,凡是在蘇聯(lián)聽到的話,認識的人,不準和外人談論?!备钊毡咎貏粘泽@的是,張永興的弟弟張克興,在遭受酷刑折磨后,說的話竟然同大哥完全一樣。
惱羞成怒的日本憲兵剝光了張永興的衣服,將他綁在長凳子上,用水壺不停地往嘴里和鼻孔里灌涼水,將肚子灌滿后,特務們又騎在他身上,把水壓出去。壓癟了再灌,灌鼓了再壓,直到嘴里噴出的不再是水而是鮮血。反復地灌擠和其它酷刑的折磨,使張永興幾次昏死過去。醒過來以后,張永興瞪著眼睛:“你們別問了,死我也不會說的。你們侵略了我們的國家,我怎么能投降你們?”嚴刑逼供無法讓張永興屈服,日本憲兵又卑鄙地用親人逼降。
日本憲兵為了獲得戰(zhàn)功佐證,逼迫張永興的家人與他們拍了一張合影照片。張永興有7個孩子,因為不想讓孩子在東北接受日本的奴化教育,他已經(jīng)把兩個較大的女兒送到了蘇聯(lián)去學習。留在他身邊最大的孩子是他的三女兒張艾琳,當時只有12歲。張永興7個孩子中,只有一個男孩兒,這個小兒子張志成可以說是全家人的心頭肉。日本人拍完照片之后把張永興的妻子和三女兒張艾琳、小兒子張志成帶到了憲兵隊。妻子了解自己的丈夫為了信仰絕不會屈服,這次見面將是生離死別。她把家里最好的,也是唯一的一條毛毯帶到了憲兵隊。當這個善良的女人看到被敵人摧殘得遍體鱗傷、幾近脫形的丈夫時,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是痛哭。還是張永興先開了口。他說:“日本人讓你來的目的我清楚。你怎么把這么好的毛毯送來給我?我在這里也用不上它。你把它拿回去,以后生活困難時,還可以把它賣掉。我唯一遺憾的是我所從事的事業(yè)沒有完成。你要告訴孩子們,我是為什么而死的?!睌橙艘豢捶蚱薅说恼勗捦耆皇撬麄兿胍?,就不準張永興再說下去了。這時敵人又殘忍地在走廊里用皮鞭子狠狠地抽打著他唯一的,當時只有3歲多的小兒子張志成,小男孩兒被打得嚎啕大哭。孩子的慘叫聲聲聲抽打著他的心,張永興面色蒼白,心如刀絞,緊緊地閉上了眼睛……敵人軟硬兼施的伎倆,始終未能動搖張永興的堅定信念。
1937年的1月5日,一群日本憲兵押解著張永興、張克興等8名抗日情報戰(zhàn)士上了卡車,槍殺在了齊齊哈爾的郊外。
那天,寒風呼嘯,大雪紛飛。烈士的鮮血染紅了大地。那一年,張永興41歲,他的弟弟張克興年僅26歲。1988年7月7日,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會同黑龍江省國家安全廳及北京市有關部門,為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英勇犧牲的張永興、張克興兄弟重新修建了紀念碑,并舉行了隆重的銅像揭幕儀式。人民稱他們?yōu)椤扒閳箅p星”,有學者甚至稱張永興為“中國的佐爾格”。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市博物館)
責任編輯/徐朝xuzha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