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長春市兒童醫(yī)院,吉林長春 130051
兒童糖尿病患者多為I型糖尿病,是胰島素缺乏或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慢性全身性內泌代謝疾病。是遺傳基因或在外界環(huán)境因素作用下引起自身的免疫反應,使胰島β細胞損傷破壞,降低胰島素分泌,引發(fā)疾病。其常見急性并發(fā)癥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年齡越小發(fā)病率越高。起病急重,發(fā)展迅速,治療不及時或護理不當,極易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重者引發(fā)患兒死亡。臨床兩種不同的護理干預方法,在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存有差異。臨床研究兩種不同的護理干預方法對該院于2009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兒糖尿病治療效果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2009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78例為研究對象,該組選取78例患兒診斷均符小兒糖尿病診斷標準。隨機將本組患兒分為兩組,觀察組39例,其中男13例,女26例,年齡 2~14 歲,平均年齡(5.9±0.7)歲;對照組 39 例,男 11例,女 28 例,年齡 2~15 歲,平均(6.3±0.3)歲。全部患兒均為1型糖尿病。臨床癥狀:多飲、消瘦、多尿、多食無力神志不清失水、休克昏迷等癥狀,患者入院時測空腹血糖值為 8.9~20.4 mmol/L(140 mg/dl),餐后 2 h 血糖值在 18.9~24.9mmol/L(200mg/dl);尿酮體陽性,血酮體陽性尿糖陽性;并且性別、年齡、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進行全面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觀察病情:注意觀察生命體征、中樞神經等,如脈搏、呼吸、血壓、神志、意識等,對意識不清者,應注意瞳孔反應及對光反應;監(jiān)測血糖、尿酮體、二氧化碳結合力、電解質、血鉀、尿量及心電圖變化;記錄患者尿量、血糖水平、血尿銅等指標;觀察尿量變化及皮膚彈性及脫水的糾正,靜脈補鉀時注意觀察有無藥液滲漏,防范組織發(fā)生壞死。②預防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取側臥位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預防肺部感染,保持床鋪、衣服清潔、干燥,勤洗澡、勤剪指甲、避免皮膚破損;由于患者機體內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抵抗力降低,細菌可迅速在口腔繁殖,保持口腔清潔預防口腔感染;注意會陰部的清潔預防泌尿系統感染。③用藥護理 :小劑量胰島素治療,可使血糖穩(wěn)步下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末梢神精循環(huán)差,肌注或皮下注射胰島素效果不佳,并且劑量不容宜隨時調整,故在病程的第一個24 h,采用持續(xù)靜滴胰島素治療。每2 h測血糖1次,依血糖情況調整胰島素劑量,用藥中觀察患兒出現低血糠,若患兒出現饑餓感、心慌、手抖、軟弱、多汗,重者出現驚厥、休克、昏迷等癥狀。立即給予平臥,進食口服濃糖水、糖果汁、糖塊,必要時推注高滲糖。待患兒清醒后再進食,防止再度昏迷。④靜脈輸液的護理: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病人靜脈輸液是為了擴容,糾正失水,降低血滲透壓,恢復有效血容量。立即建立2~3條靜脈通路,一條為糾正酸中毒昏迷快速輸液用,糾正脫水酸中毒常用生理鹽水20mL/kg快速輸液,輸液速度要在0.5~1 h輸入;另一條通路輸入小劑量胰島素降低血糖,調整滴速,保證均衡輸入。⑤補鉀護理:血糖數值增高可引起滲透性利尿,鉀隨尿排出;不進食及嘔吐,也促使鉀缺乏,臨床據血鉀、尿量及心電圖準確的科學數值來確定補鉀時間及劑量,滴速不宜過快,禁忌靜推及藥物滲出血管外。⑥飲食護理 :確保血糖穩(wěn)定,患兒飲食以每日恒定為原則,安排總熱能、控制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yǎng)物質比例,分別占總熱量20%、30%、50%;三餐熱量分配:早餐1/5、中餐2/5及晚餐2/5,提倡多餐。限制含糖、鹽、肥肉、動物油脂食物攝入量,碳水化合物以糙米和玉米為主;脂脂,應以植物油為主,食用含纖維多的食物,定時、定量。⑦心理護理:糖尿病需要終生用藥、行為干預與飲食管理,造成患兒及家長恐慌,護士要主動與患兒和家屬交流溝通,消除恐懼感,耐心講解疾病相關知識,鼓勵患兒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堅持治療。
觀察兩組治療護理干預后患者餐后血糖達標時間、尿酮體恢復時間,pH值恢復時間、低血糖發(fā)生率。
應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采用χ2分布檢驗方法,計量資料采用 t分布檢驗方法,所有計量資料以(±s)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護理干預后餐后血糖達標時間、尿酮恢復時間、pH值恢復時間、低血糖發(fā)生率情況,觀察組血糖達標時間、尿酮恢復時間、pH值恢復時間均比對照組短,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低血糖發(fā)生率5.13%、對照組低血糖發(fā)生率20.51%,觀察組低血糖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12,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護理干預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各項指標情況(±s)
表1 兩組患兒治療護理干預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各項指標情況(±s)
組別 餐后血糖達標時間(d)尿酮恢復時間(d)PH值恢復時間(d)低血糖發(fā)生率(例)觀察組(n=39)對照組(n=39)t、χ2 P 7.14±1.01 8.01±1.09 t=3.66<0.01 11.38±2.41 14.09±2.54 t=4.83<0.01 3.59±0.28 4.36±0.57 t=7.57<0.01 2(5.13)8(20.51)χ2=4.12<0.05
臨床小兒糖尿病的并發(fā)癥是酮癥酸中毒,起病急,發(fā)病迅速,錯時治療或搶救護理方法不當,可造成患兒休克、昏迷甚至死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搶救及有效的護理干預是提高患兒存活的關鍵。從本組數據顯示,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血糖達標時間、尿酮恢復時間、pH值恢復時間均比對照組短,觀察組低血糖發(fā)生率5.13%、對照組低血糖發(fā)生率20.51%,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是治療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療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不容忽視。
[1]余紅.胰島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療兒童糖尿病的療效及護理風險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6):55-56.
[2]潘驕平,胡俊華.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護理探討[J].健康必讀,2013,12(12):281.
[3]盧賢秀.22例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急救及護理措施[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2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