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娟
成分輸血在臨床中的應用
孫麗娟
目的探討成分輸血在臨床中的應用。方法選擇醫(yī)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需輸血治療患者27例,給予患者成分輸血,觀察患者輸注有效情況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輸血前后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結果27例患者中,輸注有效患者25例,有效率為92.6%;輸血過程中,1例患者出現(xiàn)過敏反應,發(fā)生率為3.7%。輸血后,各項血常規(guī)檢測值均高于輸血前,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成分輸血具有輸注有效率高,不良反應少的優(yōu)點.
成分輸血;臨床應用;血常規(guī)檢查
成分輸血是指將全血利用物理方法或化學方法分離,并制備成高純度、小容量的血液成分,依據患者的病情需求,為患者輸血。目前,臨床中越來越多的應用成分輸血,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均比較高,本研究以醫(yī)院收治的需輸血治療的27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給予成分輸血治療,觀察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醫(yī)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需輸血治療患者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齡16~78歲,平均(38.7±6.4)歲;血型:A型血11例,B型血9例,AB型血3例,O型血4例;輸血原因:外傷15例,手術失血7例,消化道出血5例。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診斷要求,并同意接受輸血治療。
1.2 方法
給予患者靜脈輸血,輸血速度依據患者實際病情決定,開始時,輸血速度通常為5 ml/min,密切觀察患者的輸血反應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耐受情況,15~20 min后,如患者無異常出現(xiàn),可適當增加輸血速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輸注有效情況。觀察患者不良反應。分別于輸血前后給予患者血常規(guī)檢查,項目包含血紅蛋白(Hb)、白細胞計數(shù)(WBC)、血小板計數(shù)(PLT)。
1.4 療效判定
輸注有效:輸血后,患者Hb值升高20 g/L、WBC值升高>1.0×109/L、PLT值升高>10×109/L。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的軟件為SPSS 18.0,計量資料表示方式為(均數(shù)±標準差)(x-±s),組間比較利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輸注有效情況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7例患者中,輸注有效患者25例,有效率為92.6%,其中,輸注紅細胞懸液20例,輸注血漿6例,輸注血小板1例。輸血過程中,1例患者出現(xiàn)過敏反應,發(fā)生率為3.7%。
2.2 成分輸血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比較
輸血后,各項血常規(guī)檢測值均高于輸血前,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成分輸血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比較(±s)
表1 成分輸血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比較(±s)
3.6±1.2 13.9±2.7*nHb(g/L)WBC(×109/L)PLT(×109/L)輸血前輸血后27 27 13.3±2.7 24.3±3.6*0.5±0.1 1.8±0.3*
注:與輸血前相比,*P<0.05
近年來,臨床輸血治療中越來越多的應用成分輸血,與全血相比,成分輸血有著優(yōu)越性。在療效方面,成分輸血是通過血液成分提純之后的血液制品,濃度及效價都比較高,提升輸注治療效果,同時,全血存放在醫(yī)院血庫中時,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基本消失,當患者需要此種成分進行輸血治療時,治療效果并不理想,而成分輸血則并不會出現(xiàn)此種情況,因此,臨床應用時,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1];在安全性方面,除了同卵雙胞胎之外,任何兩個人的血型都不會完全相同,采用成分輸血時,不必要的血液成分輸入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降低患者病毒感染發(fā)生率[2];在不良反應方面,成分輸血可以減少發(fā)熱、過敏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在穩(wěn)定性方面,在4℃條件下,置于ACD保養(yǎng)液中的全血可保存21 d,而成分血在科學的保存條件下,可實現(xiàn)長時間保存,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便于運輸。
隨著血液分離技術的不斷進步,成分血的種類逐漸增多,并且質量也越來越好,濃縮紅細胞、紅細胞懸液、洗滌紅細胞、白細胞、濃縮血小板、新鮮冰凍血漿、血漿蛋白制品、冷沉淀等因子均為常用的成分血品種[3]。但臨床應用成分輸血治療時,會出現(xiàn)過敏反應或發(fā)熱反應,因此,輸血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避免不良發(fā)生發(fā)生率,一旦發(fā)生,及時給予患者處理[4]。
綜上所述,臨床應用成分輸血時,輸注有效率高,但可能會發(fā)生過敏、發(fā)熱等不良反應,醫(yī)護人員應在患者輸血過程中密切注意患者輸血反應,并做到合理使用成分輸血,保證患者健康。
[1] 唐維,李憲,方曉琳. 2009~2014年成分輸血在國內臨床治療中的進展[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31(17):5-6,8
[2]許麗影. 探討成分輸血在大量輸血患者中的合理應用[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2):149-150
[3]段俊媛. 成分輸血在臨床應用中的重要性及護理體會[J]. 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10(34):40
[4]李明,鄧衛(wèi). 去白細胞輸血在大劑量輸血患者中的臨床觀察[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4,5(5):49-51.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omponent Transfusion
SUN Lijua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Tonghua City, Tonghua 134001,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omponent blood transfusion in clinic.MethodsSelected 27 patients needed blood transfusion in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0 to September 2014, giving blood component transfusion and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lose injec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 incidence,blood transfusion and blood test results.ResultsIn 27 patients,25 patients were effective,with the effective rate of 92.6%. 1 patient with allergic reaction,the incidence rate was 3.7%. After transfusion,the blood test values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ransfus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omponent transfus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less adverse reactions.
Component transfusion,linical application,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R472
A
1674-9316(2015)30-0178-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5.30.133
134001 通化市中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