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世浩,張玉霞,賀 祥
(1.第二軍醫(yī)大學訓練部,上海 200433;2.第二軍醫(yī)大學科研部,上海 200433)
軍隊院??蒲泄芾泶嬖诘膯栴}
溫世浩1,張玉霞1,賀 祥2*
(1.第二軍醫(yī)大學訓練部,上海 200433;2.第二軍醫(yī)大學科研部,上海 200433)
軍隊院??蒲泄芾砉ぷ骶哂凶陨淼奶攸c,除高校存在的共性問題外,在項目管理體制、研究方式、研究內容和研究團隊建設等方面存在自身特殊的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提出軍隊院??蒲泄芾砉ぷ鲬∪芾頇C制、加強科研協(xié)作、提高研究的針對性,并加強團隊建設。
軍隊院校;科研管理;對策
Hosp Admin J Chin PLA,2015,22(12):1176-1177.
科研工作對軍隊院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對部隊戰(zhàn)斗力的促進都有極強的促進作用。與地方高校相比,軍隊院校有自身的特殊性。在科研管理方面,除高校存在的共性問題外,軍隊院校還存在一些特殊的問題,這些問題制約科研工作的發(fā)展。
1.1 項目管理體制不完善由于傳統(tǒng)項目管理不完善,仍然重復著“申報、研究、結題、報獎”的程序,而且不少院校將課題數(shù)量作為評價教員的重要指標,使得有些教員純粹為獲得課題而進行項目申報。即使花費大量精力查閱文獻,寫出質量不錯的申報書,但申報目的不純,項目中標后,目的也就達到了,研究過程草草了事,研究成果低水平重復,很難有突破性或創(chuàng)造性的成果,嚴重浪費大量的科研經費[1]。更有甚者,甚至連標書也沒有好好準備,往往通過托關系、走后門爭項目,正常情況下這種項目中標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由于申報過程中環(huán)節(jié)多、行政權力干預等弊病的存在,難免被一些人有機可乘。這種不健康的申報體制嚴重干擾正常的科研管理,造成不良的科研風氣[1]。另外,有些課題由領導牽頭,對課題研究投入精力少,參與人員被動執(zhí)行研究方案,課題研究質量差,到期草草結題。
1.2 研究方式缺乏科學性由于軍隊院校長期封閉,與外部交流少,在科研上也缺乏合作與交流的意識。封閉式的管理也使研究人員參加國內外大型學術會議的機會減少,對學科發(fā)展前沿動態(tài)掌握不夠,科研工作起點低[2]。在申報課題時,課題組的成員組成也往往局限于院校內部人員,不善于與外部人員合作,特別是與地方科研人員的合作更是缺乏。研究過程中,不善于利用其他單位的先進設備??蒲泄芾硪布性陧椖抗芾砩?,對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重視不夠,導致不少優(yōu)秀的成果不能轉化為生產力、戰(zhàn)斗力。對研究質量的評價往往以發(fā)表論文和著作的數(shù)量為標準,加上對研究人員的評價過分強調量化考核,將課題數(shù)量、論文數(shù)量作為重要指標,導致研究不深入、急功近利、學術浮躁,制造大量學術垃圾,形成科研的虛假繁榮,助長虛浮的學風[3]。甚至異化為對職稱、金錢和聲望的追求,背離科學精神。
1.3 研究內容缺乏實用性軍隊院校的科研工作,應以軍隊建設需要為立足點,應對實踐具有牽引和推動作用,能夠回答和解決軍隊建設的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軍隊院校在科研上還缺乏針對性,與軍隊建設的需要脫節(jié),其研究成果難以在實踐中應用,往往成為院校裝點門面的擺設,或者成為個人考核和晉升的籌碼。一方面有研究人員為了追求課題和成果數(shù)量,為研究而研究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存在院校與部隊脫節(jié)的原因,院校研究人員不了解部隊,對部隊急需解決的問題不清楚,只能閉門造車,研究空對空,從理論到理論,不能與部隊的實際相結合,其研究也就無法取得具有針對性和實用的成果。
1.4 研究團隊建設水平不高首先,軍隊院?!敖H繁殖”現(xiàn)象較嚴重,科研團隊以“導師+學生”的模式為多。這種構成模式雖然使團隊成員彼此了解,溝通方便,由于團隊成員學緣結構單一,往往創(chuàng)新活力不足,研究方法單一,不利于發(fā)揮多學科優(yōu)勢,研究方向不易拓展[4]。其次,不少科研團隊是由同一系或教研室的人員組成,實際上是由教學組織轉化而來,是靠行政手段組織,并不一定具有共同的科研目標,難以發(fā)揮每一個成員的積極性和專長,這種構成模式的團隊缺乏學科交叉,視野不夠開闊。再次,有些科研團隊是為了申報項目才臨時組建,內部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機制。團隊成員只是在申請時進行溝通,而真正進行研究時則缺乏有效的任務分工和管理。甚至有些團隊只是為了增加中標的概率臨時拼湊,有些成員只是為了改善團隊結構而被拉進課題組,在課題實施時基本不參與研究。
2.1 更新觀念 健全科研管理首先,軍隊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要處理好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之間的關系。學術自由是科研的靈魂,但科研管理中行政本位較嚴重,行政權力對學術的干預過多,如果不能妥善處理這一對矛盾,勢必制約軍隊院??蒲械陌l(fā)展。因而,應將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分開,讓學術回歸學術,行政管理只是進行宏觀調控和質量監(jiān)控,營造良好的學術環(huán)境,避免對科研的過多干預。其次,應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規(guī)范課題立項、過程管理、結題驗收、科研激勵等制度,使科研人員樹立正確的科研觀,促進科研規(guī)范。在項目申報過程中,科研管理部門要嚴以律己,杜絕各種形式的科研腐敗,同時嚴格把關,推薦高質量的項目進行申報。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加強監(jiān)督,定期檢查,確保項目研究順利進行。在項目結題階段,組織好驗收和鑒定。同時,要積極組織成果轉化和應用[1]。
2.2 改進方法 加強科研協(xié)作針對軍隊院??蒲袇f(xié)作少,重復研究和低水平循環(huán)等問題,應建立健全相關科研協(xié)作機制,整合內部資源,強化跨學科、跨部門的協(xié)作,同時開展跨單位、跨地區(qū)的協(xié)作,充分發(fā)揮院校、部隊和地方的資源優(yōu)勢,實現(xiàn)資源共享,增強研究重大項目的能力[2]??蒲泻献饔性盒炔康暮献骱团c外部機構的使用,對于院校內部的合作,應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鼓勵科研人員開展合作,特別是跨系、室和學科的合作。對于與部隊或地方院校和研究所的合作,由于信息不對稱性程度較高,各單位情況差異較大,科研管理部門應通過行政力量予以支持,保證合作的順利進行??梢酝ㄟ^簽訂合作協(xié)議,按照互利互補的原則,統(tǒng)籌合作各方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建立科研合作的信息管理平臺,加強信息共享,提高合作深度;建立成果共享機制,促進成果轉化,實現(xiàn)利益共享。
2.3 明確定位 促進成果轉化軍隊院校的科研工作必須堅持為軍事斗爭準備和部隊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5]。院校在科研方向的宏觀管理上應堅持以為軍服務為重點,處理好軍隊建設與單位和個人利益的關系,堅持從部隊中來到部隊中去的原則。軍隊院校的科研工作應緊緊圍繞軍事斗爭準備這個龍頭,始終堅持面向戰(zhàn)場和訓練場,以解決部隊作戰(zhàn)與訓練的重點難點問題為出發(fā)點,發(fā)揮院校專長,為部隊科技強軍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為提高部隊戰(zhàn)斗力服務。同時,科研成果必須及時向教學轉化,通過培養(yǎng)適應部隊崗位任職需求的學員,使院校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盡快轉化為戰(zhàn)斗力。軍隊院校在課題選擇上應充分考慮部隊建設需要,從部隊建設的長遠發(fā)展出發(fā),以解決部隊急需和促進部隊建設為重點,確定主攻方向[6]。在成果轉化上,應在政策上將成果向生產力、戰(zhàn)斗力和保障力轉化作為科研成果推廣的重要內容納入體系,建立相應的制度和激勵措施,提高教員成果轉化的積極性。
2.4 培養(yǎng)人才 加強團隊建設軍隊院校要重視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干的培養(yǎng)和學術梯隊建設。團隊建設上,以重點建設項目、重點實驗室等平臺為基礎,凝聚科研隊伍,形成科研團隊,加大建設力度,建立健全完善的團隊管理機制,確保為科研團隊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撐環(huán)境??蒲袌F隊的內部建設,要按照有利于科研發(fā)展和團隊建設的需求,支持人才跨學科、跨專業(yè)交流,建立人才流動機制,不斷調整優(yōu)化成員結構,形成多科目交叉、專項與綜合創(chuàng)新人才兼具的團隊結構,以充分保持科研團隊的創(chuàng)新活力。要注意團隊文化的建設,建立唯賢是舉、民主管理、鼓勵競爭、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文化;團隊領導者應充分注重對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促進成員間交流與合作,倡導民主,強調合作意識,營造顧全大局、協(xié)同攻關、團結奮進的文化氛圍[7]。對團隊成員的培養(yǎng),應采取措施支持教員參加學術活動、進行交流合作、下部隊調研鍛煉,培養(yǎng)既能跟進學科發(fā)展前沿,又能了解部隊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1] 楊利軍,牛 勃,劉中國,等.當前高??茖W研究存在問題分析[J].中國腫瘤,2004,13(2):89-91.
[2] 榮祥勝,孫 博,張遠征.推進高等院校科研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對策思考[J].科技管理與研究,2011(12):66-68.
[3] 劉恩允.高??蒲性u價的問題與對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1):39-42.
[4] 郭久智,祈德元.軍隊院??蒲袌F隊建設的幾點思考[J].科技視界,2012(34):36-37.
[5] 謝國恩.軍隊院校的科研發(fā)展應注重處理好三組關系[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4,27(1):39-41.
[6] 戚永衛(wèi),王艷華,可永敏.淺議軍校科研與部隊現(xiàn)代化建設的關系[J].科技信息,2009(29):215.
[7] 張建華.科研團隊建設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J].中國高??萍?2012(6):21-23.
(2015-07-16收稿 2015-11-01修回)
(本文編輯 丁 陶)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in Military Colleges
WEN Shi-hao1,ZHANG Yu-xia1,HE Xiang2*
(1.Training Department,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2.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The administ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in military colleges ha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ere were some special problems in the aspects of projects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contents and research team building except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analyzing of these problems, some possibl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Possible measures included improving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search collaboration, research purposiveness and research team.
military colleges; Scientific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countermeasures
溫世浩,男,博士,副教授;電話:021-81870347
賀 祥,E-mail: hexiang@smmu.edu.cn
10.16770/J.cnki.1008-9985.2015.12.028
R 197.32
A
1008-9985(2015)12-11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