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娥,黃燕梅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廣東廣州510080)
案例分析法在急診科全日制實習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中的應用探討
陳月娥,黃燕梅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廣東廣州510080)
目的:探討案例分析法對急診科全日制實習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應用效果。方法:將396名臨床護理學生設(shè)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和案例分析法進行教學;課程結(jié)束后進行評判性思維能力測試,調(diào)查學生對教師的滿意度。結(jié)果:實驗組評判性思維能力測試高于對照組(P<0.05);且在教學滿意度調(diào)查中實驗組較對照組得分明顯增高(P<0.05)。結(jié)論: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學法有助于提高教學成效,尤其在培養(yǎng)學生評判性思維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能力上有明顯優(yōu)勢。
案例分析法;評判性思維;實習護士;教學
從護理角度看,評判性思維能力是對臨床復雜護理問題所進行有目的、有意義的自我調(diào)控性判斷、反思、推理及決策過程[1]。臨床實習是護理專業(yè)學生培養(yǎng)的關(guān)鍵階段,而急診室環(huán)境特殊,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復雜、變化快,實習護士往往不能全面整體評估患者,把握護理重點,從而導致職業(yè)倦怠心理。因此,在臨床情境中培養(yǎng)護士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我科自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采用案例分析法對實習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一)對象。
將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在急診科實習的護理學生共213名設(shè)為實驗組,采用案例分析法進行教學、示范、訓練和考核。將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在急診科實習的護理學生共183名設(shè)為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示范、訓練和考核。兩組學生均為全國高考統(tǒng)招學生,學制3-4年,兩組學生從性別、年齡、學歷等方面無明顯差異。
(二)方法。
兩組每批次護生均接受急診??婆R床輔導小課培訓,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講授法進行授課,以灌輸??评碚撝R為要點。實驗組采用案例選擇—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分析總結(jié)四段式教學。具體步驟如下。
1.設(shè)計生動典型案例。收集近年我科具針對性和代表性的疑難、危重、死亡病例共3個,作為本年度的培訓范例,分別由3位固定的授課老師負責講解,并制作成多媒體課件與教案。
2.提出問題。課前授課老師對處理關(guān)鍵提出若干問題,將案例和問題介紹給學生,要求查閱和預習相關(guān)內(nèi)容,思考提出的問題。
3.討論問題。授課時由授課老師說明本次教學的目標,講解課程內(nèi)容后,組織學生討論。討論結(jié)束后推選學生代表對老師課前所提問題的看法和對所給案例提出急救護理方案,老師起啟發(fā)和引導作用,圍繞主題控制節(jié)奏。
4.分析總結(jié)。由授課老師對達成的共識進行總結(jié),對焦點疑難問題進行詳細分析,提出解決方案,并對學生發(fā)言進行點評和提出改進要求。
(三)教學效果評估。
評判性思維能力測試:實習護士出科前采用華生·葛拉塞評判思維測試量表(WGCTA)進行測試。該量表包括推理、假設(shè)的認可、演繹、解釋、論述的評價5個部分,每個部分包括16個題目,共計80題。答對1題計1分,總分80分。得分越高說明評判性思維的認知技能越高,反之,說明評判性思維的認知技能越低。教學滿意度調(diào)查圍繞教師專業(yè)水平、教學能力等綜合評價。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t檢驗,計量統(tǒng)計描述以(±s)表示。
兩組學生從性別、年齡、學歷等方面無明顯差異。實驗組學生課前準備充分,課堂討論積極,學習氣氛濃厚。而對照組學生缺乏師生間互動交流,被動接受,課堂氣氛較沉悶。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和教學滿意度調(diào)查結(jié)果均有提高(P<0.05),結(jié)果如下(見表1、表2)。
表1 兩組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評分比較
表2 兩組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比較(±s)
表2 兩組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比較(±s)
組別n教學滿意度(%)對照組(183人) 05 94.5±10.6實驗組(213人)98.5±11.5 P<0.
在推理、假設(shè)的認可、演繹、解釋以及論述的評價5個子條目中,其均分和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案例分析法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實習護生的臨床評判性思維能力。實習護生臨床經(jīng)驗和??浦R都較貧乏,面臨著從理論型向?qū)嵺`型轉(zhuǎn)換以及陌生的工作環(huán)境,角色難以適應。案例分析法運用臨床病例,訓練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思維,引導其在原有知識的基礎(chǔ)上,進行假設(shè)、質(zhì)疑、推理、反思討論,進而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案例分析法應用于臨床教學,理論聯(lián)系實際,生動有趣,易于實習生理解和接受。通過設(shè)計案例—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總結(jié)歸納的模式,要求講者提供真實、具教學意義的臨床案例,積極引導學生們加入思考,發(fā)言,尋找最正確的護理措施,充分調(diào)動大家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同時案例分析法還可能涉及到人文、法律、道德問題,如何衡量輕重,提起學生們的興趣,各抒己見,活躍了課堂氣氛[2]。
3.案例分析法改變了教學者陳舊的教學模式和思維方式,起到教學共相長的目的。案例分析法是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圍繞典型案例,提出見解、作出判斷和決策,這對講者的知識、能力及課堂的駕馭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授課老師課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查閱資料、設(shè)計教案等,課堂上要善于引導學生提出質(zhì)疑,課后善于采納學生對授課的反饋和建議,對自身不足之處加以完善,不斷提升整體的教學能力。
案例分析法不僅能調(diào)動實習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能直接激發(fā)她們進行深入思考,對提高其分析、判斷能力,特別是評判性思維能力有很大啟迪,同時也能提高教師的授課能力,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相長的教學方法。
[1]湯根芬,徐彩華.臨床護生授課中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探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9,30(23):2945-2946.
[2]金麗萍,寧永金,何雅娟,等.案例分析法在低年資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9):852-854.
Using case based learning to train full-time nurse students during their practicum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Chen Yuee,Huang Yanmei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80,Guangdong,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using case based learning to train full-time nurse students during their practicum in emergency department.Methods 396 nurse 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213 in experimental group,118 the control group.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were tested and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were surveyed.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in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e satisfied(P<0.05).Conclusion.Case based learning may lead to boosted critical thinking and clinical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Cases analysis;critical thinking;nurses in practicum;teaching
G642
A
1002-1701(2015)04-0089-02
2013-08
陳月娥,女,本科,護理師,研究方向護理教學。
國家臨床重點??啤獙?谱o理建設(shè)項目。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