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污垢的組成
1.脫落的角質(zhì)形成細胞
皮膚由細胞構(gòu)成,細胞代謝過程中皮膚角質(zhì)形成細胞逐漸向皮膚表面移動,慢慢就形成角質(zhì)層,而角質(zhì)層又逐步脫落成鱗屑,最終構(gòu)成了皮膚污垢的主要成分。
2.油脂
皮脂腺每天都會產(chǎn)生大量油脂,特別是在夏天,這些油脂通過導(dǎo)管分泌到皮膚表面,參與形成皮脂膜,雖然對皮膚起到保護作用,但也很容易黏附外界灰塵,從而促進皮膚污垢的形成。
3.汗液
人體皮膚會受到溫度的影響,天熱時汗腺會分泌很多汗液,如不及時擦干汗液,也容易形成皮膚污垢。
4.皮膚表面微生物
皮膚和黏膜表面附著大量的微生物,如細菌、病菌和真菌等,這些真菌對皮膚的生理功能有一定的影響,也是皮膚污垢的組成。
5.灰塵
皮膚暴露在外界環(huán)境中,空氣中的污染物和灰塵都容易在皮膚表面駐留,堆積形成污垢。
6.化妝品的殘留物
化妝后不注意卸妝或者沒有清潔干凈,化妝品中的油脂、粉末、顏料都會在皮膚表面停留,構(gòu)成皮膚污垢,影響皮膚黏膜功能。
洗臉誤區(qū):早上只用清水洗
很多人晚上用洗面奶把臉洗干凈了,以為第二天用清水洗就可以了。但人在睡眠期間,皮膚分泌的油脂和一些臟東西也同樣會堆積在臉上,油脂、枕頭上的灰塵以及毒素混合在一起,僅用清水無法將臉上的臟東西全部清理干凈。早上不能把臉部清理干凈,臟東西便會整天都附著在臉上堵塞毛孔,再加上化妝品的催化作用,可以想象一下肌膚會變得有多臟吧。因此,早上也必須使用洗面奶清理臉部。
潔面類清潔化妝品使用方法
潔面時,首先用清水潤濕面部,取少量產(chǎn)品置于掌心,并均勻地由里向外,由下到上涂抹于面部并輕輕按摩,適度地洗面后,用清水洗凈或用紙巾輕輕地抹凈。注意雙手不要過度用力,否則時間一長,容易使皮膚松弛。
使用磨砂樣潔面化妝品時,取拇指大小,均勻涂在面部,注意避開眼眶周圍皮膚,雙手以由內(nèi)向外畫小圈的動作輕揉按摩,鼻窩處改為由外向內(nèi)畫圈,持續(xù)數(shù)分鐘。日常生活中可根據(jù)所處環(huán)境、季節(jié)、皮膚代謝情況每天使用潔面產(chǎn)品1~2次。潔面時一定不要用力搓洗。因為面部皮膚表面具有天然屏障作用的成分可阻擋來自外界的刺激物,當過度清洗時,重要的脂質(zhì)細胞就會流失,從而減弱皮膚自身的屏障作用,危害極大。強力搓洗過的皮膚不但留不住水分,而且,對涂在臉上的任何膏霜都可能引起不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