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媒體稱如今的中國已經(jīng)進入“她時代”之后,女人開始對婚姻越來越有主動性。但似乎主動性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不少大齡女仍然站在婚姻門檻外,等一個男人進入“婚點”等得絕望。
有女孩來哭訴男友的不負責任:我們已經(jīng)交往四五年了,眼看兩個人都往30歲奔了,他仍不肯結(jié)婚!我說不結(jié)婚就分手,他也不同意。每次就是搪塞!為這事我們周周吵、月月吵,已經(jīng)不止一次給他下最后通牒了。面對我的逼問,他甚至玩起了消失!怎么辦?難道真的只有分手嗎?
這不是個例。每每我都會跟她們講:一個男人,99次向一個女人求婚,也許很浪漫。一個女人,周周月月向一個男人逼婚,實在太悲壯。這不是獲得婚姻最有效的辦法,“拖”也是需要講究技巧,這就要你學會“婚姻催眠術(shù)”。
誰都知道“溫水煮青蛙”的故事。沸水入鍋,青蛙一受刺激便掙脫而出;冷水入鍋,青蛙則緩緩被環(huán)境同化而失去抵抗力。
人亦是如此。舒服的狀態(tài)下,別人反抗你的可能性就會小。想讓別人給你承諾,首先,你要給他一個安逸的環(huán)境。
比如,可以常常與他暢想:“你覺得日后我們家裝修用歐式風格還是中式風格好?”“以后咱們的孩子學鋼琴好還是舞蹈好?”“等咱們老了,去海邊買棟房子,兩個人靜靜度過晚年,多美啊”……
作為一個人,對未經(jīng)歷過的一切總是充滿著恐懼和排斥,而婚姻,對男人而言,不僅僅是未知的恐懼,還代表著責任和壓力。越來越多的人逃避婚姻,其實都是受到了輿論環(huán)境下太多關(guān)于“婚姻”的負面信息的影響。
作為想要結(jié)婚的一方,要不斷把“正能量”傳遞給對方,要懂得用你的思維誘導對方跟著你去思考。當然,重要的是不斷給他勾勒畫面,讓他能更直觀地去感受和想象。
只要一個人對婚姻的思索形成了習慣,只要腦袋中對跟你共同的前景越來越有畫面感,通常,你們離婚姻就不算太遠了。思維也是有慣性的,當思維形成了習慣,對方就成了從冷水慢慢到熱水中的青蛙,不會想做任何的掙扎。
而另外一些男人之所以遲遲進不了“婚點”,也是因為長戀疲勞期所致。當戀愛時間越拉越長,新鮮感降到最低值,對婚姻自然不再有渴望。這時的女人,需要人為地制造“心理落差”,讓對方在長久擁有的狀態(tài)下感受到瞬間失去的失落感,所謂“人性本賤”,越是一直握在手的東西,越不會珍惜,相反失去過一次,才會明白其中的珍貴。所以,很多女人采取以退為進的策略,反而能更快地摸到男人的“婚點”。
想找出一個男人的婚點,需要女人的智慧。逼婚這事,是技術(shù)活,想清楚再做,幸福便離你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