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到了一定年齡就該補充維生素,真的是這樣嗎?
一般而言,大多數(shù)膳食均衡(即攝入各種水果、蔬菜、谷類和蛋白質)且有日光暴露的成人無需另外補充維生素。但對某些特殊人群,如大多數(shù)老年人,尤其是跌倒風險增加者,推薦補充維生素D,1 000 IU/d是合適的劑量;對于即將妊娠以及備孕的女性,推薦補充葉酸,400~800μg/d是合適的劑量。有關補充維生素可預防感冒,甚至癌癥的說法,現(xiàn)有循證醫(yī)學證據(jù)并不支持通過補充維生素預防感冒,甚至癌癥。
最常見的維生素疾病有哪些?具體表現(xiàn)如何?
維生素D和維生素A缺乏癥是常見的維生素疾病。維生素D缺乏癥的臨床表現(xiàn)取決于缺乏的嚴重程度和持續(xù)時間,大部分輕到中度維生素D缺乏癥患者并無明顯癥狀。但長期嚴重缺乏維生素D會使體內鈣、磷代謝紊亂,最終導致成人骨軟化癥及兒童佝僂病的發(fā)生。相關癥狀包括骨痛、肌無力、易骨折和行走困難等。
維生素A缺乏癥常見于學齡前兒童,維生素A缺乏會造成血紅蛋白合成代謝障礙,降低免疫功能,使兒童生長發(fā)育遲緩。維生素A是維持一切上皮組織健全所必需的物質,其中以眼、呼吸道、消化道、尿道及生殖系統(tǒng)等上皮影響最為顯著,維生素A缺乏時,上皮干燥,增生及角化。此外,維生素A還是構成視覺細胞內感光物質的成分,維生素A缺乏時,患者對弱光敏感度降低,產(chǎn)生暗適應障礙,重癥者可能產(chǎn)生夜盲。
維生素攝入過多或過少都會有問題嗎?
維生素的攝入應以人體需要為準,其中,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D、E、K)易儲存于體內(主要是肝臟),攝取過多,會在體內蓄積形成毒性,如長期大劑量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D(超出人體需要量的3倍),就易出現(xiàn)中毒癥狀;水溶性維生素(包括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一般無毒性,且溶于水不會在體內造成蓄積,但過量攝入同樣存在風險,如攝入維生素C、維生素B6達正常人體需要量的15~100倍時,就可能出現(xiàn)毒性反應。反之,如果維生素攝入過少,機體代謝就會失去平衡,免疫力下降,各種疾病就會趁虛而入。
維生素攝入過多或過少應該怎么辦?
維生素攝入過多一般源于補充過量。一旦出現(xiàn)意外補充,首先要催吐,將手指伸進喉嚨催吐,以減少藥物的吸收;第二,大量飲水使藥物稀釋從尿中排出;第三,停止服用和攝入含有該維生素的食物,直至癥狀消失。如果是長期攝入引起的慢性中毒,首先應停止服用,然后去看醫(yī)生,對癥治療。
一般情況下,膳食不均衡以及偏食是引起維生素攝入過少的根本原因,一旦攝入量不能滿足機體需要出現(xiàn)明顯缺乏癥狀,可以通過維生素補充劑以及富含該種維生素的食物進行補充。
維生素的攝入有衡量指標嗎?日常生活中如何把握?
衡量維生素攝入可通過膳食評價,即拿著自己常用的食譜請營養(yǎng)師做評價,或者根據(jù)具體體征進行實驗室檢查分析。除了身高、體重、皮褶厚度以及一些生化檢查外,WHO(世界衛(wèi)生組織)專家委員會建議特別注意以下13個方面的表征,即頭發(fā)、面色、眼、唇、舌、齒、齦、面(浮腫)、皮膚、指甲、心血管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