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部片子,得知埃及古文明滅亡的原因,竟然是尼羅河不再泛濫。原來,尼羅河定期泛濫會給兩岸帶來大量魚蝦,河泥讓土地更肥沃。百姓獲益多多,生活富足??珊髞砟崃_河不再泛濫,河邊綠洲變成沙地,一種文明也漸漸消亡。洪水泛濫還有這樣大的功用?可見世上事,很多時候沒有絕對的好壞。
(南亭摘自《青年文摘》2015年第6期)
素材立意點睛:哲學上講,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如果從這一點入文,方向自然不會錯,但是寫起來容易大而空。我們不妨再把主題化的小一點,即把“任何事物”具體化一些,比如換成災難、困境、傷害、挫折等等,這些小的主題寫起來往往容易結合自己的經歷,文章自然可能以真實情感而打動讀者。另外,如果深究,之所以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是因為它所面臨的對象與環(huán)境是不同的,正如失敗對于意志強大者可能只是他成功的墊腳石,而對于弱者的影響則可能是致命的。所以,我們只有不斷強大自己,為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才能讓事物把最好的一面呈現(xiàn)給自己。
運用方向指南:世上無絕對;改變自己;好與壞……
一課一練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lián)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片樹葉向下跌落,說:“我想落到大地上?!蔽黠L刮起并改變了樹葉的方向,樹葉說:“其實我正想向東飛翔?!鞭D眼間,東風刮起把西風壓倒,樹葉說:“向西飛行其實不妙。”接著是勢均力敵,西風對抗東風,樹葉說:“理智告訴我懸浮在空中?!睎|風和西風都停了,樹葉墜然跌落,樹葉說:“我已經決定徑直走向地球?!闭垎?,樹葉不斷改變說法引發(fā)我們想到什么呢?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擬題目;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征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