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金福 許惠琴 張志芬 王兆龍 蔣舒瑤 杜 萍
(1.南京中醫(yī)藥大學,江蘇南京210023;2.江蘇省中藥藥效與安全性評價重點實驗室,江蘇南京210023;3.南通精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南通226005;4.江蘇省中醫(yī)院,江蘇南京210029)
大柴胡湯出自張仲景的《傷寒論》,具有外解少陽、內(nèi)瀉熱結(jié)的功效,用于治療少陽陽明合病,現(xiàn)代醫(yī)學常用于治療膽囊炎、膽石癥、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大柴胡顆粒是在大柴胡湯基礎(chǔ)上研制而成的現(xiàn)代中藥復(fù)方制劑。文獻報道顯示,大柴胡湯在治療肝膽疾病方面療效顯著,如膽囊炎、膽石癥、非酒精性脂肪肝等[1-4],但有關(guān)大柴胡顆粒對膽囊炎的影響僅見臨床報道[5-6]。本研究通過制作實驗性膽囊炎模型豚鼠,觀察大柴胡顆粒對膽囊炎的治療作用,為其臨床使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動物 豚鼠,普通級,350~450g,雌雄兼用,由南京青龍山實驗動物養(yǎng)殖場提供。
1.2 藥品與試劑 大柴胡顆粒由南通精華制藥有限公司根據(jù)大柴胡湯用現(xiàn)代工藝制備而成,藥物組成:柴胡 15g,黃芩 9g,芍藥 9g,半夏 9g,生姜 15g,枳實12g,大棗12枚,大黃6g[7]。膽囊炎高脂飼料:在普通飼料中加入酪蛋白1%、蔗糖1.5%、豬油1%、纖維素1%、膽酸0.02%、膽固醇0.05%[8],由南京青龍山實驗動物養(yǎng)殖場提供。膽汁生化指標測定試劑盒:TBIL測定試劑盒(重氮鹽法)、DBIL測定試劑盒(重氮鹽法),北京利得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TBA測定試劑盒(酶循環(huán)法),四川邁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儀器 日立7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TP 1020自動脫水機、RM2235型石蠟切片機,德國LEICA公司產(chǎn)品;CS-VI型攤片烤片機,湖北孝感宏業(yè)醫(yī)用儀器有限公司;Tissue-Tek TEL組織包埋中心,日本SAKURA公司產(chǎn)品;LEICA DM 1000光學顯微鏡,德國Leica公司產(chǎn)品;隔水式電熱恒溫培養(yǎng)箱,上海市躍進醫(yī)療器械一廠;MiniSee圖像采集系統(tǒng)。
2.1 分組與造模、給藥 取健康豚鼠,在實驗室適應(yīng)1周后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與造模組。正常對照組喂以普通飼料,造模組連續(xù)喂以膽囊炎高脂飼料8周[8]。喂養(yǎng)第5周時,將造模組隨機分為模型組和大柴胡顆粒大、小劑量組,大柴胡顆粒組分別給予4g/kg、8g/kg大柴胡顆粒溶液灌胃,正常對照組和模型組灌胃等體積生理鹽水,連續(xù)給藥4周,飼料的喂養(yǎng)與給藥前相同。
2.2 指標檢測 末次給藥后禁食12h,豚鼠稱重,脫頸處死,提取膽汁,測定膽汁中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及膽汁酸(TBA)含量。取膽囊用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HE染色,觀察膽囊形態(tài)學變化,對病變程度進行賦值統(tǒng)計,即“+”、“++”、“+++”分別給予 1 分、2 分、3 分,每組累計統(tǒng)計。
2.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ASS15.0軟件,所有計量資料均用(±s)表示并進行 stuident-test。
3.1 各組豚鼠相關(guān)生化指標比較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模型組豚鼠膽汁 DBIL明顯升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大柴胡顆粒大、小劑量組豚鼠膽汁中 DBIL 含量均明顯降低(P<0.01,P<0.05),其中大劑量作用更為明顯(P<0.01);大柴胡顆粒小劑量組豚鼠膽汁中TBIL含量明顯降低(P<0.01)。結(jié)果見表1。
3.2 各組豚鼠膽囊形態(tài)學檢查 病理檢查顯示,模型組豚鼠膽囊局部上皮增生,間質(zhì)水腫,可見較多淋巴漿細胞浸潤,局部區(qū)域可見腸上皮細胞化生;大柴胡顆粒的兩個劑量組可見少量或散在炎細胞浸潤,膽囊局部上皮輕度增生,顯示對膽囊炎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結(jié)果見表2、圖1。
表1 各組豚鼠膽汁TBIL、DBIL、TBA含量比較(±s)
表1 各組豚鼠膽汁TBIL、DBIL、TBA含量比較(±s)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與大柴胡顆粒小劑量組比較,△△P<0.01。
組 別 動物數(shù)(只)正常對照組劑 量(g/kg)13 TBIL(mol/L)DBIL(mol/L)-TBA(mol/L)56.21±60.70 20.47±9.701391.61±2387.96 13大柴胡顆粒小劑量組 13 4 32.31±24.59** 30.83±8.03* 818.05±1609.69大柴胡顆粒大劑量組 13 8 55.19±40.22 20.18±6.04**△△ 1577.64±2302.40模型組 - 68.58±38.40 38.24±6.16## 2483.76±2649.44
表2 各組豚鼠膽囊組織形態(tài)學觀察指標比較(±s)
表2 各組豚鼠膽囊組織形態(tài)學觀察指標比較(±s)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5。
組別 動物數(shù)(只)劑量(g/kg)水腫正常對照組13炎細胞浸潤 腸化生 上皮細胞增生 病理改變總值- 0.00±0.000.15±0.38 0.00±0.00 0.00±0.00 0.15±0.38模型組 13大柴胡顆粒小劑量組 13大柴胡顆粒大劑量組 13- 1.15±0.38##1.00±0.00##0.38±0.65 1.15±0.55## 3.69±0.85##4 0.38±0.51**0.69±0.48*0.23±0.44 0.69±0.85 2.00±1.41**8 0.31±0.48**0.46±0.52**0.31±0.48 1.08±0.49 2.15±1.14**
圖1 各組豚鼠膽囊組織學圖片(HE染色,20×10)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慢性膽囊炎多因結(jié)石刺激、細菌感染、病毒性肝炎、化學性損害、寄生蟲及急性膽囊炎遷延等引起,一般采用解痙止痛、控制感染、利膽、手術(shù)等方法治療[9]。西藥的長期應(yīng)用導致的不良反應(yīng)較為多見;手術(shù)雖然有根治作用,但難免存在后遺癥,如膽道術(shù)后綜合征,不易被患者接受。中醫(yī)藥治療本病在利膽、改善癥狀方面療效顯著。
目前,慢性膽囊炎的動物模型主要有飲飼法、石膽酸誘發(fā)等[8,10]。中醫(yī)認為,膽囊炎的發(fā)病與飲食不節(jié)、精神抑郁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有關(guān),其發(fā)病機制為濕熱內(nèi)盛、肝膽氣滯或氣郁化熱,因此本研究從飲食不節(jié)的角度采用飲飼法造模。
肝細胞分泌膽汁進入膽囊臨時存儲,膽汁具有雙重功能:一是促進脂類的消化和吸收;二是作為排泄液,將體內(nèi)某些代謝產(chǎn)物(膽紅素、膽固醇等)排入腸腔,隨糞便排出體外。膽紅素由衰老的紅細胞釋放的血色素經(jīng)肝臟轉(zhuǎn)化而成,隨膽汁的分泌進入膽囊。膽汁酸則由膽固醇轉(zhuǎn)變而來,這也是膽固醇排泄的重要途徑之一。中醫(yī)認為,肝膽互為表里,肝膽疏泄失常,肝膽氣滯,膽汁郁結(jié),不通則痛,氣血郁滯,熱結(jié)不散,最終形成膽囊炎?,F(xiàn)代醫(yī)學認為,當肝膽有疾病,膽紅素、膽固醇、膽汁酸等指標可出現(xiàn)異常。國內(nèi)外的文獻均顯示,當膽囊有病變時通常會累及肝臟,引起肝功能的異?;蚰懼判共粫车?,膽汁的長期滯留和過于濃縮對膽囊黏膜直接刺激是導致膽囊慢性炎癥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11-13]。這些認識與上述中醫(yī)的觀點基本吻合。因此膽紅素、膽汁酸等升高的程度也間接反映了膽囊病變的程度。大柴胡顆粒對高脂飼料致豚鼠膽囊炎膽汁DBIL、TBIL的升高有顯著的降低作用,對TBA的升高也有一定的降低趨勢,提示大柴胡顆粒對豚鼠膽囊炎有一定治療作用。水腫及炎細胞的浸潤是組織炎癥的重要的特征,組織學檢查結(jié)果顯示,大柴胡顆??娠@著減輕豚鼠膽囊炎病變中的水腫及炎細胞的浸潤,對腸化生、上皮細胞增生也有一定的抑制趨勢。結(jié)合上述生化指標的改變,我們認為大柴胡顆粒對膽囊組織的炎癥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該作用的發(fā)揮可能通過改善肝膽代謝或促進膽汁排泄等途徑實現(xiàn),至于其詳細的機理及作用環(huán)節(jié)將在后續(xù)的工作中進一步研究。
[1] 沈維增,呂紅梅,謝崢偉,等.大柴胡湯合保和丸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臨床研究.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2,30(12):2612
[2] 黃碧純,許世波.加味大柴胡湯治療阻塞性黃疸術(shù)后對照觀察.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2012,26(12):34
[3] 姜篤信,艾力·艾合買提.大柴胡湯治療急性膽道感染45例療效觀察.新疆中醫(yī)藥,2012,30(3):30
[4] 葉浩然.大柴胡湯加減治療慢性膽囊炎合并膽結(jié)石療效觀察.北方藥學,2012,9(8):30
[5] 劉玲玲,金小晶.大柴胡顆粒治療慢性膽囊炎膽腑郁熱證30 例療效觀察.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19):126
[6] 張振中,李美.大柴胡顆粒治療老年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觀察.國際消化病雜志,2011,31(3):183
[7] 郭子光,馮顯遜.傷寒論湯證新編.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1983:232
[8] 任小宇,徐惠波.膽囊炎的形成原理及動物模型的建立.淮海醫(yī)藥,2009,27(3):276
[9] 楊維建,李娟,汪佳明,等.慢性膽囊炎中醫(yī)治療研究進展.西部中醫(yī)藥,2011,24(12):95
[10] 余成浩.清膽顆粒劑治療膽囊炎的主要藥效學實驗研究.四川: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3
[11] Rastogi A,Krishnani N,Pandey R.Dubin-Johnson syndrome: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twenty cases.Indian J Pathol Microbiol,2006,49(4):500
[12] Padda MS,Singh S,Tang SJ,et al.Liver test pattern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 and/or choledocholithiasis.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9,29 (9):1011
[13] 郭凌超,吳瑤華,徐義仁,等.結(jié)石性膽囊炎合并肝功能損害 600 例分析.腹腔鏡外科雜志,2000,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