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永中
(浙江省永康市象珠中心衛(wèi)生院 浙江 永康 321313)
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CAB)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的疾病,尤其在寒冷季節(jié)發(fā)病率更高。有資料表明:我國50 歲以上的人群中CAB 的患病率高達14%[1],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且北方高于南方,農村高于城市[2]。多索茶堿是近年來臨床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新藥,本研究就多索茶堿治療CAB 做一些初步的探索,現(xiàn)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選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間在本院就診的CAB 患者16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觀察組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齡48~74 歲,平均(56.3 ±10.6)歲;病程2~23年,平均(14.3 ±3.6)歲。對照組男性55例,女性25例;年齡45~73 歲,平均(57.1 ±12.3)歲;病程3~25年,平均(15.1 ±4.2)歲。經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一般臨床資料均有可比性(P >0.05)。
1.2 診斷及排除標準CAB 診斷參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3]的相關標準。排除標準:①各種原因所致的激素依賴者;②有茶堿類藥物過敏史者;③有其他類似藥物在使用者;④伴有重要器官器質性病變者;⑤.不愿參加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綜合治療:兩組均給予抗感染、吸氧、霧化、止咳祛痰、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給予高血壓、糖尿病、腦梗塞等的相應治療。對照組治療:在綜合治療基礎上再給予氨茶堿注射液250mg 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Q12H。觀察組治療:在綜合治療基礎上再加多索茶堿注射液200mg 加入到5% 葡萄糖注射液或0.9% 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Q12H。視每位患者具體病情治療1~2 周。
1.4 觀察指標 治療期間,仔細觀察并記錄每位患者每天的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咳痰順暢度、兩肺哮鳴音和干濕性啰音、血清炎癥指標及胸部X線等的變化情況。同時在治療開始后密切觀察并記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發(fā)生的不良反應。
1.5 療效標準 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及相關的輔助檢查結果來評判療效結果。顯效: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肺部哮鳴音和干濕性啰音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血清炎癥指標正常;有效: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臨床癥狀緩解,肺部哮鳴音和干濕性啰音減少,血清炎癥指標下降。無效:相關的臨床癥狀、體征及輔助檢查未見有明顯變化或者比治療前更差。總有效率= (顯效+ 有效)/總病例×100%。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資料采用SPSS 17.0 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采用雙側P <0.05 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見表一)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4.440,P=0.035)。
表一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n (%)]
2.2 治療期間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比較(見表二)治療期間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2.656,P <0.001)。
表二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比較[n (%)]
CAB 是以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為主要病變的一種疾病,中老年人好發(fā),在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的咳嗽咳痰及喘息等。其發(fā)生機制為由于氣管、支氣管存在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引起氣道痙攣、氣道分泌物增加、氣管的彈性減弱、氣管壁上的纖毛運動減弱,導致導致氣道內的分泌物無法正常排出,造成氣道阻力增加。當遇到有致病性微生物時,氣道內的分泌物為微生物的良好培養(yǎng)基,致使感染加重,此時必須予以抗感染、祛痰及解除氣道痙攣等治療。
茶堿類藥物是臨床上常用的氣管解痙藥,以往主要使用氨茶堿。氨茶堿的主要活性成分為茶堿,后者能阻止磷酸二酯酶的分解,使細胞內環(huán)腺苷酸的水平增加,而發(fā)揮其松弛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但是其治療窗較窄,容易發(fā)生中毒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消化道癥狀、心律失常及神經興奮等,而影響其臨床使用。多索茶堿也是一種茶堿類氣管解痙藥,近年來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其分子結構與氨茶堿相類似,但其分子結構較后者在N-7 位上多一個黃嘌呤環(huán)結構[4]。其臨床特點為起效快[5]、療效好(其臨床療效相當于氨茶堿的10~15 倍)[6]、不良反應少(目前臨床上未觀察到使用本品所導致的成癮性、胃腸道反應、心動過速及中樞神經反應的病例發(fā)生)[7]。在本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25%,差異有顯著性(P <0.05),提示多索茶堿臨床療效優(yōu)于氨茶堿;觀察組總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25%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1.25%,差異有顯著性(P <0.05),提示多索茶堿治療CAB 臨床不良反應少。
綜上所述,使用多索茶堿治療CAB 療效確切且不良反應少,可完全取代氨茶堿來治療CAB,值得臨床推廣使用,特別是在一些基層單位。
[1] 曾春明,趙寶蘭,廖菊英.氨溴索聯(lián)合多索茶堿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療效觀察[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2,28(12):1800-1801.
[2] 田洪永.氨溴索聯(lián)合多索茶堿治療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J].臨床醫(yī)學,2013,33(1):28-29.
[3]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
[4] 熊建華,李笑慧,石曉芬.多索茶堿注射液在兩種輸液中的配伍穩(wěn)定性[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7,27(3):409-410.
[5] 趙寧民,趙紅衛(wèi),秦玉花,等.多索茶堿的研究進展[C].2011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11 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2011:1.
[6] 譚磊.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療效的對比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2,18(8):11-12.
[7] 趙建軍,李立.多索茶堿治療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的觀察[J].白求恩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27(8):646-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