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古代書法評論的人格化批評方式

        2015-04-10 15:18:05張學峰
        宿州學院學報 2015年3期
        關鍵詞:書法

        張學峰

        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安徽蕪湖,241002

        1 問題的提出

        古代書法評論,從觀念到表述、從風格描述到風格判斷、從語言技巧到批評技巧等諸多方面,都呈現(xiàn)出模糊特征和擬人化特征。這種模糊性和擬人化,從語言學層面來看,主要與古代文學傳統(tǒng)或詩學傳統(tǒng)密切相關;從思想史層面來看,主要與儒家、道家思想相關。古代書法評論的人格化批評方式,是這種模糊性和擬人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從本質上說,“人格化”是主體對客體的一種認知方式,是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書法評論的人格化批評方式,主要指擬人化的思維方法和語文手法。它給作品賦予人格特征,以此區(qū)分和判斷藝術品質。從思維方法上來看,這種擬人化方法帶有鮮明的童年特征,因為兒童對世界的感知常常表現(xiàn)出擬人化的傾向?,F(xiàn)代心理學揭示了一個非常值得深思的現(xiàn)象,兒童常常會把周圍無生命的東西看作有生命、有感情的;并常常嘗試和它們對話交流。這種兒童思維方法的一個邏輯前提是“人最了解他自身”,也間接地表明人的身體或許是認識對象的起點,確切地說,身體可以作為人認識世界的參照物。因此,人格化的批評方式,可以被看作以自身為認識參照物對書法進行的一種分析和理論思考。

        當然,書法的人格化批評方式絕不能因此被看成兒童化,實際上,它是古代文史傳統(tǒng)的一種歷史產(chǎn)物,寓含了豐富的文化倫理。或許,正因為書法寓含豐富的文化倫理,古代文人儒士才沒有把它僅僅視為一種書寫行為。

        古代書法評論的人格化可以歸納為兩種形式:其一,是品評等級??梢宰匪莸讲芪簳r的“九品中正制”和魏晉人物品藻風氣,即以人物的等級、身份特征和身份差別,來評論書法。其二,是用人的言行舉止、音容笑貌,來比擬書法的形態(tài)特征。前者偏向于等級、類別、氣質的劃分;后者偏向于具體形態(tài)、行為的描述。在具體的書法評論中,兩種形式時常合用。一般來說,根據(jù)具體形態(tài)或行為的描述,揣度作品的造型特點;根據(jù)類別和等級,揣度作品的美學風格和成就高低。在這種人格化的描述中,人物的身份、等級起決定性作用,它決定了被描述者藝術品位的高低。當然也有一些只含人物身份,不含等級意義。

        下面依據(jù)不同歷史時期,舉例說明。

        2 南北朝時期

        袁昂(461-540年)《古今書評》曰:“王右軍書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骨。王子敬書如河洛間少年,雖皆充悅,而舉止沓拖,殊不可耐。羊欣書如大家婢為夫人,雖處其位,而舉止羞澀,終不似真……”[1]“謝家”是兩晉望族,“謝家子弟”文化學識、道德修養(yǎng)、政治名望高出時俗同輩,因此,即使外在形象存在“不端正”,也無妨風骨顯現(xiàn),甚至這種“不端正”,本身還體現(xiàn)了風骨?!芭e止沓拖”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不端正”,但是“河洛間少年”如此,就不具有此種意味。所以袁昂認為,王子敬(獻之)書法中出現(xiàn)的“拖沓”和“不端正”,不是一種高級美學品味,而王羲之書法中出現(xiàn)的“不端正”,卻是風骨和內(nèi)在精神氣質的顯現(xiàn)。顯然,袁昂認為“謝家子弟”與“河洛間少年”有雅俗之異,正偏之別?!版緸榉蛉恕?,因為缺乏一種身份自信,所以她只能是“舉止羞澀,終不似真”,貌似正室之形,難掩卑微之質。在袁昂的批評中,可以根據(jù)人物身份等級,斷定各人的書法作品孰高孰低。

        梁武帝蕭衍(464-549年)《古今書人優(yōu)劣評》曰:“張芝書如漢武愛道,憑虛欲仙……羊欣書如婢作夫人,不堪位置,而舉止羞澀,終不似真。蕭思話書如舞女低腰,仙人嘯樹……王獻之書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止沓拖而不可耐……王僧虔書如王、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奕奕有一種風流氣骨……陶隱居書如吳興小兒,形狀雖未長成,而骨體甚峭、快……徐淮南書如南岡士大夫,徒尚風軌,殊不卑寒。袁崧書如深山道士,見人便退縮。張融書如辯士對揚,獨語不困,行必會理?!保?]81-83與袁昂雷同之處,不必重述。這段文本比擬人物選擇多樣,有儒士、道士、仙人,有兒童、少年、成人,有男人和女人,有皇帝、貴族、平民,這是一個社會人物的群像圖。在這些人物作態(tài)里面,有些完全是一種文化想象,在現(xiàn)實中是看不到的,如“憑虛欲仙”“仙人嘯樹”。“漢武愛道”則是一種帶有歷史典故意味的風格上的想象。后文將要提到的張懷“若吳人之戰(zhàn)”,李煜“猶嫖姚十八從軍”,明人“趙子昂書,如程不識將兵”,包世臣“玉局如丙吉問?!薄吧焦热缌何鋵懡?jīng)”,康有為“《張猛龍》如周公制禮”等,都屬此種類型。古代評論家使用這類語言,并不是因為它們能夠確切地比擬作品風格或類型,而是因為當時書法術語概念還不夠縝密,且與文學評論界域不清,一些詩詞評論之類的詩話、詞話皆用此類擬人、擬物化的比擬性語言。從技術性層面來說,因為知識系統(tǒng)的層級不夠細密,他們沒有能力區(qū)分專業(yè)表述語匯,而且對這種區(qū)分也沒有細致辨別的興趣。更為有趣的是,在古人眼中,文史不分反而彰顯某種博學和融和匯通能力。

        3 唐、宋時期

        唐代張懷 ,評論隋僧智果曰:“而此公稍乏清幽,傷于淺露,若吳人之戰(zhàn),輕進易退,勇而非猛,虛張夸耀,毋乃小人儒乎。”[1]201張懷 借用一種歷史典故——“吳人之戰(zhàn)”來論述智果。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也可歸結為一種擬人化手法。歷史真實發(fā)生,典故是歷史的一種演繹與闡釋。從文化發(fā)生學角度論,神話傳說偏于虛擬,歷史典故偏于實際。但是,在古代書論中,歷史和傳說經(jīng)?;鞛橐徽?,如黃帝造物、倉頡四目造字。

        “小人儒”與“君子儒”相對,帶有極強的貶義,一般泛指品德低下、見識膚淺的人?!靶∪巳濉毙袨榕e止不能表現(xiàn)出高級趣味。顯然,張懷 認為智果書法水平不高。但是“小人儒”“君子儒”行為舉止本身,只是某種內(nèi)在素質的外露。對這種行為舉止進行心理學和文化學釋讀,是古人采用模糊、中庸的語言表達觀點的一種技巧。這種語言表達技巧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種重要特征,也是其倫理觀念、等級觀念的體現(xiàn)。

        李煜(937-978年)《書述》曰:“壯歲書亦壯,猶嫖姚十八從軍,初擁千騎,憑陵沙漠,而目無勁敵……老來書亦老,如諸葛亮董戎,朱睿接兵,舉板輿自隨,以白羽麾軍,不見其風骨,而毫素相適,筆無全鋒。”[1]299“嫖姚”當是霍去病的代稱。根據(jù)李煜的描述,壯歲所書是彪勇猛進、意氣張揚,老年所書是從容而自信。在李煜的言詞中,可以看到不同年齡階段人的書法特點。

        蘇軾(1037-1101年)曰:“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態(tài),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1]314“君子”“小人”是儒家思想體系中的兩種對立范疇?!熬印笔强梢暈槭廊丝5牡浞丁9糯鷷摻?jīng)常借此概念判斷書法水平高低。根據(jù)蘇軾的觀點,“君子”和“小人”不會因為相貌好丑、能言善辯、書法工拙而變得難以分辨或混亂不堪。蘇軾好像是在強調(diào)“君子”和“小人”的本質區(qū)別。他并沒有認為“君子”書法即“工”,“小人”書法即“拙”。這是一個頗為有趣的觀點,或許提示了蘇軾的某種通達。

        朱長文(1039-1098年)《續(xù)書斷》曰:“邕書如寬大長者,逶迤自肆,而終歸于法度,能品之優(yōu)者也?!保?]341從“寬大長者”四字,就知道朱長文對李邕書法是褒揚的。因為“寬大長者”在儒家看來,一般都是值得效法的。

        黃庭堅(1045-1105年)論書曰:“王著如小僧縛律,李建中如講僧參禪,楊凝式如散僧入圣?!保?]黃庭堅這段著名書論被明清書家奉為珠璣之言。他借用佛僧修行悟法的等級之別,比擬王著、李建中、楊凝式三人書法在境界上的差別?!靶∩`律”指佛僧被律法束縛,不能融通或自我體認;“講僧參禪”指佛僧講經(jīng)宣法,能夠有所禪悟,有所體認;“散僧入圣”指佛僧不為形式所拘,散漫灑落超凡入圣,直登圣域。這種擬人化手法,表明了佛學對宋代文人在方法論上的實際影響,超越了儒、道的規(guī)約,擴大了意義的來源和作用,也沒有人物身份的倫理學暗喻。

        米芾(1051-1108年)評論李邕曰:“李邕如乍富小民,舉動強屈,禮節(jié)生疏?!保?]米芾的這種評論很像在描述一個人?!罢Ц恍∶瘛辟H義味較重,米芾此處的用語透露出文人儒士在身份意識上的自覺。就書法來說,“舉動強屈,禮節(jié)生疏”,實在難以和藝術造型特征銜接。但是,可以推測,“強屈”與“生疏”表示了某種不合規(guī)范。因此,米芾批評李邕書法存在某種不合規(guī)范(米芾最心儀的是晉人書法,晉人書法美學應該是他的美學標準。李邕作為唐代書家,和晉人的書法美學出入較大),借用“小民”來比喻書法之做作、俗氣,不懂章法之弊。

        米芾評論蘇舜欽曰:“如五陵少年,訪云尋雨,駿馬青衫,醉眠芳草,狂歌院落。”[3]124“五陵”指西漢咸陽一帶的帝王陵墓群,漢朝政府遷徙了六國后裔、郡國豪杰、列侯、富人、亂民等各式人物聚居于此,因而形成了任俠、豪放、紈绔、輕薄的社會風氣和地域文化特征。經(jīng)過唐代詩人的文學想象和轉述,“五陵少年”帶有一種游俠之類的浪漫色彩。它是歷史典故和文學典故的結合?!霸L云尋雨,駿馬青衫,醉眠芳草,狂歌院落”,表達了“五陵少年”逍遙、放達、輕狂的行為特征。由此,“五陵少年”變成了一種美學意象,這種意象亦真亦幻。

        4 元、明、清時期

        元人論書:“鮮于困學,如云間公子,玉骨橫秋,富貴風流,仍復度世。胡紹開,如拙工鑄鼎,模范未精,沉重(亻瓜合起來)哨,似奇實陋。姚先生,如上帝陰兵,舉世不識,恍忽變現(xiàn),要以氣勝。盧疏齋,如叢祠野屋,繪畫風雷,雖復駭人,卻非塵俗。張大經(jīng),如油翁獻技,錢孔不濡,運杓自然,不過熟耳。茍正甫,如近郊田叟,老不作業(yè),意度貞淳,恨乏京樣。王參政,如勤婦作縑,致力機軸,雖愧羅綺,亦復遲壞。周景遠,如頭陀學佛,頗見小乘,苦行繼修,或可證果?!保?]229這里出現(xiàn)的人物身份是“公子”“拙工”“上帝”“油翁”“田叟”“勤婦”“頭陀”。除了“上帝”,其他人物可以在現(xiàn)實中看到?!坝臀獭笔且粋€文學典故,從白居易作品《賣油翁》而來,奇怪的是,此處沒有察覺身份、等級的尊卑暗示。作者似乎專注于以上人物的工作方法、工作業(yè)績、工作心理,不論“公子”還是“拙工”,“田叟”還是“勤婦”,他們似乎沒有按照儒家“士農(nóng)工商”“君子小人”或“男尊女卑”“君臣父子”等級標準被描述與評論。因此,自然令人想到:它是否和蒙元政治環(huán)境儒士文人的特殊處境有關?或者,此評論者非漢族人;再者,此人儒家道統(tǒng)意識淡薄。

        明人論書:“趙子昂書,如程不識將兵,號令嚴明,不使毫末出法度外,故動無遺失。鮮于伯機,如漁陽健兒,姿體充偉,而少韻度?!保?]414這里的“如程不識將兵”“如漁陽健兒”,屬于典故一類。前文中“嫖姚十八從軍”“子陽據(jù)蜀”,后面提到的“如李光弼代郭子儀將”“如唐明皇隨葉法善游”等,都是如此。古代書法評論愛用歷史典故,表明古代史學觀念對一般文人書家存在一種廣泛影響。文學典故在古代書論中也大量出現(xiàn)。文學典故和歷史典故的使用,能顯示作者的博學和通識。從文化史角度論,它顯示了古代文史知識發(fā)展的連續(xù)性、延綿性,顯示了傳統(tǒng)的堅凝。這歸功于儒學的作用,它也是儒家文化特征之一。

        董其昌(1555-1636年)的《畫禪室隨筆》曰:“臨帖如驟遇異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頭面,當觀其舉止笑語、精神流露處,莊子所謂目擊而道存也?!保?]董其昌認為書法臨帖如同乍一見到陌生人,不要被外在相貌表象所蒙蔽,應注意觀察其言談舉止和精神氣質。這種以人際交流方法來比喻人“書”交流,容易被讀者理解?!岸渴肿泐^面”也很容易把它和字的點畫結構作比照。這種以人的身體來比劃書法,和蘇軾的“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之論,荊浩的“筋、肉、骨、氣”之用筆論,方法如一。由此可知這種評論方式已經(jīng)形成一種傳統(tǒng)。

        馮班(1602-1671年)的《鈍吟書要》曰:“魯公書如正人君子,冠佩而立,望之儼然,即之也溫?!保?]554眾所周知,“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句出《論語》,是君子三種變相的兩種,子夏以之描寫孔子的人格特征。馮班以君子端莊嚴肅而又藹然溫和這種雙重美德,比擬顏真卿書法的美學特征。顏真卿因為忠烈拒降,被后世奉為儒家楷模,他是儒家標榜的“正人君子”。馮氏所論和下文劉熙載“書如其人”論同出一轍。假如借用清代楊賓之說,即顏書有“臺閣氣”。

        清代楊賓認為:“帝王書有英偉氣,大臣書有臺閣氣,僧道書有方外氣,山林書有寒儉氣,閨秀書有脂粉氣?!保?]584傅山論書曰:“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綱常叛周孔,筆墨不可補。”[4]以人的品格和個性獨立來要求書法家,在傅山身上表現(xiàn)得格外顯眼。傅山對子孫的訓示,對趙孟 的批評,雖然也是其個性所致。但是,由此也能窺探到儒家價值觀念在傅山身上發(fā)揮的真正效用。

        劉熙載(1813-1881年)《書概》曰:“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賢哲之書溫醇,駿雄之書沉毅,畸士之書歷落,才子之書秀穎?!保?]715楊賓是18世紀前期書論家,他根據(jù)人物的身份,歸納書法的美學特征。楊賓的歸納透露出明顯的政治威權意識。也就是說,政治身份的尊卑,決定了書法美學品質的高低。這種觀點是“書如其人”之論的一種簡單推論。假如帝王是個半文盲(如朱元璋)或武將(如趙匡胤),對書法基本不懂,那么他的書法還有“英偉氣”?可笑的是,康有為卻認為朱元璋和弘歷(也可能是偽作)胸次絕倫,書法技藝高超。由此可見,在文人書家的意識里,盲從政治威權(或者說正統(tǒng))已經(jīng)不是偶發(fā)現(xiàn)象。他們在評論書法時,時常泥陷其中。由此,也能管窺“書如其人”論的歷史真實性。

        劉熙載這種“書如其人”理念,為儒士階層普遍接受。在劉熙載眼中,書法是人格的一種外在化表現(xiàn)。相對來說,劉熙載此論比楊賓要切實一些。因為“賢哲”“駿雄”“畸士”“才子”,不是純粹以社會或政治地位來區(qū)分,而是以人物性格與德行來區(qū)分,這種區(qū)分具有較多的文化性。換言之,它還沒有越出文化的邊界,沒有讓政統(tǒng)完全支配書法學統(tǒng)。劉熙載下面這段書論直接表現(xiàn)了書法的精英主義特色和儒士本位主義。

        “凡論書氣,以士氣為上。若歸婦氣、兵氣、村氣、市氣、匠氣、腐氣、傖氣、俳氣、江湖氣、門客氣、酒肉氣、蔬筍氣,皆士之棄也?!保?]713為什么其他人物表露出的氣質不是書法藝術?其實,原因很簡單,其他人物缺少道德倫理性和文化修為,如“婦”“兵”“俳”“門客”。易言之,只有“士”,才是價值的典范,才具有真正的藝術精神。

        包世臣(1775-1855年)的《藝舟雙楫》中評論書法20家:“……玉局如丙吉問牛,能持大體;端明如子陽據(jù)蜀,徒飾鑾輿;山谷如梁武寫經(jīng),心儀利益;海岳如張湯執(zhí)法,比用重輕;子昂如挾瑟燕姬,矜寵善狎;伯幾如負暄野老,嘈雜不辭;京兆如戎人砑布,不知麻性;宗伯如龍女參禪,欲證男果?!保?]丙吉、子陽、梁武、張湯為歷史人物一類,燕姬、野老、戎人、龍女可列為另一類。這兩種類型和其描述對象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與其說它們是書學評論,不如說是一種文學修辭。下面這段文字更是如此,康有為(1858-1927年)的《廣藝舟雙楫》曰:“《爨龍顏》若軒轅古圣,端冕垂裳?!妒T銘》若瑤島散仙,驂鸞跨鶴。《暉福寺》寬博若賢達之德?!鹅鄬氉印范藰闳艄欧鹬荨稐畲笱邸啡羯倌昶珜?,氣雄力健?!兜缆栽煜瘛啡羰砝先?,節(jié)疏行清?!稄埫妄垺啡缰芄贫Y,事事皆美善……《李仲璇》如烏衣子弟,神采超俊?!稄V川王造像》如白門伎樂,裝束美麗……《司馬升》如三日新婦,雖體態(tài)媚麗,而容止羞澀……《李超志》如李光弼代郭子儀將,壁壘一新。《六十人造像》如唐明皇隨葉法善游,《霓裳》入聽……《定國寺》如祿山肥重,行步蹣跚……《太祖文皇帝神道》若大廷褒衣,端拱而議……《慈香》如公孫舞劍,瀏亮渾脫?!稐?》如蘇蕙織錦,綿密回環(huán)……《舍利塔》如妙年得第,翩翩開朗?!保?]832-833

        康有為對46個碑進行了集中評論。如果把評論對象進行調(diào)換,不會發(fā)覺任何不妥。對古代書論存在的“遣詞求工”這種現(xiàn)象,宋人米芾早有察覺:“歷觀前賢論書,征引迂遠,比況奇巧,如‘龍?zhí)扉T,虎臥鳳闕’是何等語?或遣詞求工,去法益遠,無益學者?!保?]360米芾指出的這種“比況奇巧”“遣詞求工”現(xiàn)象,到19世紀末康有為這里仍然存在。而且,米芾自己有時也會如此,如前面摘引的米芾書論。由此可見,這是古代文人書家的一種集體傾向,一種集體無意識,一種“家族性相似”。如果詢問原因何在,應該考察書法知識的生成系統(tǒng)和傳播空間,考察書論家的精神傳統(tǒng)。

        把包世臣《藝舟雙楫》、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劉熙載《書概》的批評手法放在一起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三者的文學化語言習慣有細微的差別,儒學道統(tǒng)的滲透力深淺不一??涤袨榈鸟壩恼Z言批評手法追溯源頭,要遠到公元3世紀。后來,蕭衍、庾肩吾論書,語句對仗排比,都吻合這種文賦語言傳統(tǒng)。在唐人書論中(如孫過庭),還能夠看到不少文賦式語言,北宋之后,這種前期傳統(tǒng)漸漸消褪,新傳統(tǒng)形成。包世臣和劉熙載屬于宋后之新傳統(tǒng);相對而言,康有為屬于前期傳統(tǒng)。康有為熟練地使用歷史或文學典故,顯示出康有為獨特的修辭能力。這種修辭能力不注重理論分析和解釋,增加了意義的模糊性。必須說明,北宋后的新傳統(tǒng),才是古代書法評論進入成年期;前期文賦傳統(tǒng)則是幼年期,有過多的早期文學語言痕跡。而康有為的這種“返古”現(xiàn)象,也許出自他惟古是從的性格淵源。

        5 人格化批評傳統(tǒng)的成因、意義

        上述分析業(yè)已表明,人格化的批評方式在古代書論中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只要愿意檢閱,這種人格化的批評方式俯拾皆是。

        在古代,文人儒士的知識習得和知識構成基本一致,他們接受的都是四書五經(jīng)教育,或者說,都是一種類型相近的文史教育。因此,他們的經(jīng)史意識或文史意識遠遠勝出其他意識;文學語言和文學思維超級發(fā)達,形象思維能力遠遠勝出抽象思維能力,感性認知超出理性認知。因而,林語堂先生說:“中國人的頭腦近乎女性的神經(jīng)機構,充滿著‘普通的感性’。缺少抽象的辭語,像婦人的口吻。中國人的思考方法是綜合的,具體的而且慣用俗語的……”[7]

        因此,在古代書法評論中,可以看到經(jīng)史知識的肆意蔓延,看到文學語言的輕松使用,看到文史典故的隨機挪用,看到感性多抽象少。同時,人們往往也被這種經(jīng)史知識和文學修辭折服,以致于難以形成有效的學術批判。

        余英時先生說:“在學術上,傳統(tǒng)的儒學是博雅與通識兼顧而尤其重視會通?!保?]進而言之,古代書法的人格化批評傳統(tǒng),可謂是這種會通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質言之,書法的人格化批評方式,表現(xiàn)出文人儒士“博雅與通識”的一面,也表明古代書法評論是儒家文化體制的一種歷史產(chǎn)物。

        細致一點論,儒學道統(tǒng)為古代書論人格化的批評方式提供了價值判斷的動力和標準,也可以說,儒家文化培育出的道德感和文化倫理,使人們在認知方法上偏愛人格化。文學化的語言習慣,培育了形象思維優(yōu)先的語言選擇習慣,這種習慣增加了古代書論的模糊性和擬人化。儒學道統(tǒng)和文學化的語言習慣,又是一種互動關系,在這種互動中,它們擴大并堅守了自己的語意場。

        在古代,儒學和文學是一種主干與枝干的關系??梢哉J為,儒學道統(tǒng)是以上問題的根本所在。李幼蒸先生說:“儒家的文章學或思想表達學,可以被稱為泛形式主義的?!保?]古代書法評論,大概能夠算作“儒家的文章學或思想表達學”。而這種文章學在思想層面上沒有多少實質差別,所以完全可以稱為“泛形式主義”,因而導致“關心思想性和思想內(nèi)容的僵化同時存在”[9]552。換言之,古代書論的這種人格化批評方式流行與泛化,根本原因是思想的僵化和內(nèi)容的高度趨同。但是,它也是文人儒士“關心思想性”的一種嘗試,因為他們一直在試圖呈現(xiàn)或激活過去的歷史和人文。在無料可選、無方可用的情況下,這是唯一的方法和出路。

        苛刻一點說,古代書論的人格化批評方式是儒教社會單調(diào)性與封閉性在文化上的一種顯現(xiàn),是古代文人書論家邏輯水平和抽象思維能力相對欠缺的一種顯現(xiàn)。然而,應辨析這種書法批評傳統(tǒng)在文化學上可能存在的人文意義。因為就文化的社會性和族群特征來看,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是人們主動選擇的結果,是一種相對穩(wěn)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因此,它有值得尊重的一面,或者說,存在某種合理性。易言之,中國書法的人格化批評方式作為一種古代藝術批評傳統(tǒng),作為一種文化形式,是儒家文化主動選擇的結果。人格化的藝術批評方式,把“人”作為一種理論工具,作為一種度量方法,甚至一種參照系,使得“人”占據(jù)意義的中心,掌握意義的比擬與推導,使得“人”承載著多重意義。

        在儒家文化圈,人們熟悉這種思維方式,因此言者與聽者之間的信息傳遞基本暢通。這種藝術批評方法雖然存在前文所論的致命弱點,倘若從積極方面來論,它或許又是最人性化的,因為它只關注人,關注人之行為和歷史,關注人之倫理。當然,也不能夸大這種人性的力量。因為人性如同沙漠中的沙丘,顆粒不變,形態(tài)萬變;因為人性有其歷史性,而且執(zhí)之太久。

        [1]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歷代書法論文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73-75

        [2]崔爾平.歷代書法論文選續(xù)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65

        [3]馬宗霍.書林藻鑒:書林紀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90

        [4]董其昌.畫禪室隨筆[M].屠友祥,校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54

        [5]潘運告.清前期書論[M].桂第子,譯注.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3:84

        [6]祝嘉.《藝舟雙楫》《〈廣藝舟雙楫〉疏證》[M].成都:巴蜀書社,1989:42

        [7]林語堂.吾國與吾民[M].黃嘉德,譯.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68

        [8]余英時.現(xiàn)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2:58

        [9]李幼蒸.儒學解釋學:重構中國倫理思想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554

        猜你喜歡
        書法
        書法篇
        大理文化(2022年8期)2022-09-27 13:38:02
        書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書法欣賞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書法
        娘子關(2022年1期)2022-03-02 08:18:42
        書法
        娘子關(2021年6期)2021-12-16 01:18:44
        書法
        娘子關(2021年5期)2021-10-20 03:16:06
        書法欣賞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3:18
        書法
        娘子關(2021年3期)2021-06-16 10:56:32
        書法
        書法欣賞
        吐魯番(2018年1期)2018-06-12 07:15:26
        亚洲精一区二区三av| 草莓视频在线观看无码免费| 性一交一乱一乱一视频亚洲熟妇| 天堂av网手机线上天堂|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在线成人tv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第一女优在线观看| 欧美a级在线现免费观看|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午夜福利不卡无码视频| av国产自拍在线观看|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天天|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精品91精品91精品国产片|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欧美日韩综合网在线观看| 丝袜美腿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丝袜在线不卡| 精品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两个人看的www高清视频中文| 99re国产电影精品| 国产中文字幕免费视频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97| 国产日韩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玩弄极品少妇被弄到高潮| 大奶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献身系列第54部| 亚洲www视频| 日本按摩偷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狠狠色综合播放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亚洲熟女九色|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影视大全免费观看 | 国产最新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