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耀武,龐俊勇
(咸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咸寧 湖北 437100)
鋼筋放樣及施工常見錯誤研究
汪耀武,龐俊勇
(咸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咸寧 湖北 437100)
鋼筋作為房屋建筑施工的主要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但施工中經(jīng)常由于技術人員對設計原理、施工規(guī)范等不了解,增加了工程成本或造成了工程結構安全隱患.通過對鋼筋放樣及施工常見錯誤進行總結,對施工現(xiàn)場鋼筋施工管理人員加強過程控制具有指導作用.
鋼筋;放樣;施工
目前,很多施工單位缺乏規(guī)范化管理,導致鋼筋在放樣及施工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有些是錯誤做法,有些是不合理做法,有些是浪費做法.其中錯誤做法有些屬于通病和頑疾,有的是由于施工人員對規(guī)范和平法理解錯誤,有的是因為施工工藝的落后和局限,有的則完全是由于施工人員粗心和不負責任所致[1]158-159.有些常見錯誤施工人員并不以為然,反而認為是正確的,或者認為是正常的,因為他們更相信自己的經(jīng)驗,而有些錯誤是他們根本發(fā)現(xiàn)不了的.鋼筋放樣及施工中的常見錯誤做法對結構安全和成本控制影響極大,對其進行研究并加以防范和整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a. 基礎梁接頭位置不對,按樓層框架梁接頭位置設置,且沒有錯開.基礎梁與框架梁的受力正好相反,接頭位置也應該相反.
b. 筏板面積較大,卻仍按50%接頭面積百分率,而不是按25%進行接頭,導致鋼筋接頭浪費.有的筏板鋼筋接頭在施工縫處預留長度不夠.
c. 底板縱筋接頭長度有的太長,超過一個搭接長度,有的則太短,不能滿足規(guī)范所要求的長度.底板通長筋沒有綁扎成平行直線,導致同截面鋼筋根數(shù)不同.
d. 筏板封邊構造不按規(guī)范進行,自行設置筏板上下縱筋彎折長度,比如有的按15d,這些都是錯誤的.
e. 筏板縱筋設置在后澆帶內(nèi).縱筋接頭不宜設置在后澆帶位置.
a. 主次梁交接處,主梁兩側增加附加箍筋.主梁在次梁位置未布置正常箍筋,直接布設三道附加箍筋.
b. 梁底筋一般都未綁扎.這其實屬于偷工減料,不綁扎的話梁鋼筋位置會錯亂混在一起,影響其受力.鋼筋工不綁扎的主要理由是不好綁,其實只需要先把梁抬高,用鋼管支架固定,等梁上下鋼筋包括腰筋全部綁扎完成后再把梁放下即可.
c. 梁拉筋漏放或斜放,有的沒綁扎,起不到應有作用.有的拉筋為了施工方便,一端按135°,另一端按90°.施工應該嚴格按照規(guī)定彎折成135°,為便于施工,可以先將一端加工成90°,待綁扎完后再用扳手彎成135°[2]40-41.
d. 非抗扭的非框架梁下部縱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平法要求達到12 d,這其實是沒有必要的.但是施工時有的甚至將非框架梁當作框架梁,下部縱筋伸至框架梁端部并彎折15 d,這完全是一種超標準的浪費.只有當非框架梁為弧形時,其下部縱筋伸入支座內(nèi)不小于錨固長度La.非框架梁端部負彎矩鋼筋伸入跨內(nèi)長度為凈跨的1/5,然而有的則按1/3進行施工[3]47.
e. 梁洞口周圍未布置鋼筋.規(guī)范嚴禁在梁上開洞,但不可避免時,應對洞口鋼筋進行加強補救.
f. 梁接頭沒有設置在受力較小處(上部縱筋為跨中1/3區(qū)域),而是設在受力較大處,有的甚至把梁上部鋼筋設在梁支座處或附近.
g. 吊筋按次梁高度施工,應該是按主梁高度施工.
h. 梁墊塊做法不對. 有的墊塊因強度不夠而粉碎,導致梁鋼筋直接與模板接觸,有的用橫筋直接支承在板上.
i. 梁上部鋼筋間距過密,混凝土澆筑困難.梁二排鋼筋位置不對,離梁頂距離過大,起不到受力作用.
j. 梁上部鋼筋采用綁扎接頭卻沒有在接頭位置對箍筋進行加密.按規(guī)范要求在接頭位置應設置橫向箍筋,但是這樣一來箍筋幾乎變成全加密.梁縱筋最好采用機械連接或焊接,這樣就不需要對接頭進行箍筋加密了.
k. 如果幾個方向的梁相交重疊,可能造成梁上部鋼筋無保護層甚至超過梁高度,這時可以把次梁上部縱筋放在主梁上部縱筋之下.
a. 板筋的搭接長度過長.板下部縱筋伸入支座長度按全支座施工.應按照規(guī)范進行施工,避免浪費.
b. 板上部鋼筋接頭位置錯誤.板上部鋼筋接頭應設置在跨中,而不應該設置在支座.
c. 板接頭面積百分率為50%,未按25%進行施工.
d. 板下部縱筋一般伸入支座1/2,即半支座,但現(xiàn)場施工經(jīng)常按全支座減去保護層厚度,這是沒有必要的.除非是設計要求全支座或者有其他特別說明,否則,板下部縱筋伸入支座內(nèi)長度為max(5d,支座1/2).板上部鋼筋的常見錯誤做法是將鋼筋伸至支座外邊緣減去保護層厚度,再彎折15d.當板支座較大時,這種做法會造成很大的浪費.規(guī)范規(guī)定板上部縱筋伸入支座內(nèi)錨固長度為La,比較好的做法是伸入支座長度后彎折5~10d,其在支座內(nèi)平直段長度加上彎折長度不小于La即可.有些板支座屬于寬支座,寬度遠遠超過La,這種情況板上部縱筋同樣需要彎折[4].因為板與非框架梁相同,其頂面沒有任何構件“壓住”它,而上部鋼筋在端支座處存在負彎矩,當構件受力后,上部鋼筋在端部有向上的趨勢,所以設置彎折都是必要的,這樣既滿足規(guī)范和受力要求,又不浪費鋼筋.
a. 頂層邊柱均未設置彎折.平法規(guī)定當采用柱外搭接時,柱外側可不彎折,但柱內(nèi)側鋼筋當梁高小于錨固長度時均要求彎折.
b. 柱梁節(jié)點未設置箍筋或箍筋間距過大.柱梁節(jié)點是核心節(jié)點,是抗震的關鍵節(jié)點,節(jié)點內(nèi)的箍筋必須嚴格按要求進行設置.
c. 柱縱筋沒有長短交錯錯開接頭.這是鋼筋放樣問題,對柱上下鋼筋根數(shù)發(fā)生變化時沒有調(diào)整下層豎向鋼筋長度.
d. 有的暗柱很長,箍筋采用U型,增加鋼筋接頭.應該是用封閉式箍筋,可節(jié)約鋼筋.有的暗柱箍筋有內(nèi)折角,這是不允許的.兩個箍筋相交或錨固形成的角度不屬于內(nèi)折角.
e. 無地下室柱加密位置從正負零以上H0/3,應該是從基礎頂面開始算起.
a. 平法規(guī)定剪力墻豎向縱筋的搭接長度為1.2Lae,并且不受搭接百分率的限制.實際施工時卻經(jīng)常按1.4Lae取值,其理由是搭接百分率為50%,而平法又規(guī)定當搭接百分率為50%時取系數(shù)1.4.如果按百分率表中的搭接系數(shù),那么平法沒必要在墻構件構造中標注1.2Lae,這相當于原位標注,而任何情況下,原位標注優(yōu)先.
b. 墻外側與內(nèi)側水平筋在同一位置搭接,沒有按接頭面積百分率錯開接頭.
c. 墻水平筋接頭未設置在受力最小處.外墻外側水平鋼筋應位于跨中1/3處,外墻內(nèi)側位于跨中1/4和墻高1/4兩者小值區(qū)域,即位于支座及支座附近.
d. 地下室外墻豎向鋼筋接頭位置錯誤.根據(jù)規(guī)范,外墻外側豎向鋼筋應位于墻高中間的1/3區(qū)域,外墻內(nèi)側豎向縱筋應位于墻高根部的1/4區(qū)域.當然,這條規(guī)定缺乏可操作性,屬于規(guī)范脫離實際的無用條文.外墻可不采用插筋,一次性從基礎到頂部,不僅能節(jié)約大量鋼筋,而且從受力角度也是最好的.
e. 結構總說明未注明頂板是外墻的簡支承還是彈性嵌固支承,施工時外墻縱筋彎折按墻厚減去保護層厚度確定,這是缺乏施工依據(jù)的.
f. 墻拉筋綁扎不規(guī)范,有的間距不對,有的做法不對,如沒有拉住墻水平筋、拉筋長度不對等,并且施工時不是垂直拉而應該斜拉.
鋼筋在放樣及施工過程中,除了上述列舉的常見錯誤,還存在很多其他的問題.施工單位在施工時,應該嚴格按照規(guī)范進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正確施工.施工時都會存在一定誤差,所以鋼筋在下料和綁扎時只需控制在允許誤差之內(nèi)即可.施工質量依賴于規(guī)范施工和規(guī)范管理,同時也依賴于建設、施工、監(jiān)理等各單位密切配合和共同監(jiān)督.
[1] 雷 輝,李智華.框剪結構鋼筋施工常見問題及對策的分析[J]. 廣東建材,2010(5).
[2] 樊 江,王利文,司曉昱等.鋼筋工程常見錯誤分析[J].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4,22(3).
[3] 黃海龍.鋼筋工程施工常見理解誤區(qū)及危害[J].陜西建筑,2009(10).
[4]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11G101-1)[S].北京: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 迎客松]
Study on Common Errors of Reinforcement Detailing and Construction
WANG Yaowu, PANG Junyong
(XianningPolytechnicCollege,Xianning, 437100,China)
Steel is the main material of house constructio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However the engineering cost increases or hidden engineering structure security are often due to the technical personnel’s not understanding the design principle and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While the common errors of reinforcement detailing and construction are summed up, they can guide the on-site management personnel to strengthen the process control.
reinforcement;detailing;construction
2015-01-10
咸寧職業(yè)技術學院2014年度校級科研課題(項目編號:2014Y003)“平法規(guī)則下鋼筋放樣方法的研究”研究成果
汪耀武(1982- ),男,湖北咸寧人,咸寧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建筑工程施工研究。
1671-8127(2015)02-0046-03
TU37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