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對《逍遙游·莊子傳》的哲學品讀

        2015-04-10 07:43:07白長鴻

        白長鴻

        (沈陽市文聯(lián),遼寧 沈陽 110003)

        ?

        對《逍遙游·莊子傳》的哲學品讀

        白長鴻

        (沈陽市文聯(lián),遼寧 沈陽 110003)

        王充閭圍繞莊子哲學思想中“逍遙游”這個主旨,進行多維度的探求,使這部傳記具有《莊子》哲學思想品讀的文化存在意義。該作秉持嚴謹?shù)膶W術態(tài)度,以“游世”說為立論,闡發(fā)“游世”思想的哲學意義,并采用可行的解讀路徑,揭示莊子哲學的形上之義。該作將傳記、散文、理論專著成功地融為一體,展示了較強的可讀性和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提供了一種距離讀者更近的《莊子》閱讀方式,也為豐富莊學的文本類型提供了借鑒。

        《逍遙游·莊子傳》;哲學;品讀

        王充閭先生的《逍遙游·莊子傳》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大型叢書首批出版的傳記之一,對于詮釋和闡發(fā)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在入傳的一百多位歷史文化名人中,莊子以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而引為特征?!跺羞b游·莊子傳》圍繞莊子哲學思想中“逍遙游”這個主旨,進行多維度的探求和多層次的追問,因而使這部傳記又具有《莊子》哲學思想品讀的文化存在意義。

        歷來有關《莊子》的論著,大抵可分為解莊、論莊、讀莊幾途。充閭先生的《逍遙游·莊子傳》以傳記的形式、散文式的筆法,征引眾說,深入釋析,以解得其中之味,可以說,這是一部語言精湛、文筆恣肆、思想深刻的“品莊”之作。不論讀者出于文學、哲學、欣賞哪種立意拿起這本書,在品味過程中,都會被逐漸引入一種哲思的境地,不知不覺成為莊子哲學思想的思考者。這是《逍遙游·莊子傳》的魅力所在。

        《莊子》像一塊璀璨的水晶,折射多角度的光芒。欣賞者、瀏覽者乃至批判者可以從任一角度去觀察,而它仍然是一塊水晶?!肚f子》的質(zhì)地就是莊子的哲學思想。《逍遙游·莊子傳》選取不同角度去品味《莊子》,無論哪個角度都緊緊抓住莊子哲學的基點,并圍繞這個基點作深入發(fā)掘,這使得《逍遙游·莊子傳》成為一部具有深邃內(nèi)涵的著作。我們讀《逍遙游·莊子傳》,可以為作者華美的文采和浪漫主義抒懷所吸引、所感染,但最終仍然沒有離開哲學思想的品讀,并且可以憑借這個基點以窺莊子哲學思想的堂奧。

        一、主觀與客觀:《莊子》品讀的視角設定

        歷來有關《莊子》的論作,無論注、疏、釋、解、論,都存在一個主觀或者客觀的角度選擇問題。這是一種學術歷史和學術現(xiàn)實。

        古今論莊不乏精湛之作,也有一些著述由于既定的政治、思想或?qū)W術立場,論莊時采用了既定的觀察角度,不排除其中有對《莊子》認識的主觀性選擇。歷史上一些儒家、道家、釋家、理學家解莊,常常融入己見,這種情況并不罕見。蘇東坡《莊子祠堂記》說:“余以為莊子蓋助孔子者”,“陽擠而陰助之[1]”?,F(xiàn)今一些論莊之作,有的采用某種特定的理論視角,有的站在新儒家立場,還有的先建立一種理論模型,再把《莊子》的一些論述“輸入”進去。這些著述的論據(jù)不可謂不真實,論證也可能是嚴謹?shù)?,但論證的主體《莊子》卻因事先的主觀設定而可能被扭曲。在不同作者筆下,出現(xiàn)了不同的莊子,莊子的思想被異質(zhì)化了?!跺羞b游·莊子傳》將這類情況形容為“莊子的悲哀”,他的學說“被扭曲、被肢解、被利用、被改造”。

        《逍遙游·莊子傳》在分析《秋水》篇時,引出思考:“哲學研索本身,原是一種視角或曰立足點的選擇,視角與立足點不同,闡釋出來的道理就判然有異[2]133?!睙o論采用何種理論、何種論證方法解析《莊子》,都有可能達到一定深度。問題是:這種解析必須建立在客觀、完整理解莊子哲學思想的前提之下,再付諸以理性的分析、評論或批判;如果先入為主,論述的文本就可能是一個主觀的《莊子》,盡管它與客觀的《莊子》會有許多重疊,其最終只能是一個映像中的《莊子》。

        解莊、論莊、讀莊應該回到原點,首先去揭示《莊子》的本來面目。王安石是以儒家角度看《莊子》的,盡管如此,他在《莊周論》中仍提出需先達莊子之意:“夫儒者之言善也,然未嘗求莊子之意也[3]?!薄跺羞b游·莊子傳》秉持嚴謹?shù)膶W術態(tài)度,努力告訴讀者一個真實的莊子,也告訴讀者《莊子》是怎樣一部書,它究竟講了些什么。

        我們注意到,《逍遙游·莊子傳》沒有依據(jù)現(xiàn)代哲學理論既有的概念、范疇,諸如宇宙觀、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社會觀或者存在、現(xiàn)象、接受主體等,去建構(gòu)對《莊子》的解讀,而是循著莊子的行跡,客觀地闡發(fā)莊子的思想。這是難能可貴的。該作另一個特點,是以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去釋解《莊子》,盡管也輔之以中外哲學思想的比較分析,但主體論證仍然是東方式的、傳統(tǒng)的思想文化解讀。畢竟,西方現(xiàn)代哲學是在《莊子》之后兩千年發(fā)展起來的,而《莊子》代表的是公元前三百年前后東方哲學思維的高峰。饒宗頤先生說:“竊以為治中國古代哲學,宜除開二障,一是西方框框之障,二是疑古過甚之障。東方哲學的源泉由本土茁長而生,有自己的Pattern,不必套取西方的模式。文獻上的資料,經(jīng)典上的語言,不僅要處理文字的表面意義,還須進一步理解它內(nèi)在的深層意義和其他相關的經(jīng)典語言的同義異辭[4]?!?/p>

        《逍遙游·莊子傳》立足于整體,也從多側(cè)面闡釋分析莊子及其哲學思想,各個側(cè)面又都是全息的、貫通的。也就是說,既著眼于《莊子》的多角度折射,又把《莊子》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水晶體來鑒賞。是在品莊中形成自己的認知,而不是根據(jù)既定認知讓《莊子》來證明自己,這就不會出現(xiàn)“不知郭象注莊子,還是莊子注郭象”的問題。這種文章立意是客觀的、嚴謹?shù)?,能夠?jīng)得起時間的檢驗。

        采用品讀形式,作者的主觀見解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充閭先生是怎樣處理客觀分析與主觀欣賞之間的矛盾呢?《逍遙游·莊子傳》的做法是:在客觀性方面,博采群書,廣集眾論,供讀者去鑒賞;辨文釋義,分析異同,供讀者去理解;提出己見,言之有征,供讀者去參考。既廣泛吸納前賢卓見,也注意借鑒近、現(xiàn)代學者的研究成果。不在注、疏、考上著力,重在釋義、辨析、申說。這些都符合品莊之作的內(nèi)在要求。特別是作者謹慎立論,不下斷見,不作強解,保留必要的學術空間,這是非常可取的。在主觀性方面,對莊子的生活背景和生平事跡予以適當勾畫,這基于《莊子》中已有的背景材料和對莊子思想的理解,以彌補史料的闕失,有助于讀者塑立內(nèi)在形成的莊子的形象感;對《莊子》寓言的個別情節(jié)予以適當描繪,這基于對莊子哲學思想的本質(zhì)性認識,以形象思維增強對寓言蘊義的領悟,有助于讀者加深對《莊子》內(nèi)涵的思索;對讀莊的心得和感受予以主觀性發(fā)揮,這仍然沒有離開對莊子哲學思想的認識,通過生動形象的文字,有助于讀者增添讀莊的興趣并引發(fā)自己的感受?!跺羞b游·莊子傳》比較好地處理了品莊中的主觀與客觀問題,客觀性的闡述、分析與主觀性的描述、感受有機地整合為一體,絲毫不影響并且可以加深對莊子哲學思想的解讀。

        二、“游世”與自由:對莊子哲學存在方式的分析

        “逍遙游”是《莊子》的重要內(nèi)容。充閭先生的《逍遙游·莊子傳》以“游世”之說為立論,并以此為基點對莊子哲學的各個方面做以輻射性解讀。其第四章《不做犧牛》,通過分析“游世”思想,闡發(fā)“逍遙游”的哲學意義,進而揭示莊子哲學的內(nèi)核。這是《逍遙游·莊子傳》一書的論述重點和精華所在。

        1.“游世”思想的表征及淵源

        “游世”是怎樣一種存在方式?作者多角度對“游世”的基本特征作以分析。這種分析、概括是建立在對莊子及其思想深刻解讀的基礎之上的。

        在政治上,保持自己的獨立性?!鞍寥华毩ⅲ^不茍活以媚世,又能隨物適變,無所可否,擺脫世務[2]69”。在人格上,有著自己的尊嚴?!氨3肿晕业淖饑琅c高貴,不受任何政治派別、社會集團的控制與影響”。在精神上,顯示灑脫的心態(tài)。“瀟灑、超拔,營造一種從容、寧靜、寬松、淡定的心態(tài),以超群的智慧化解現(xiàn)實中的種種矛盾,袪除一切形器之累”。在價值取向上,把心靈自由作為最高追求?!盀榱俗非笕烁竦莫毩⑴c心靈的自由,莊子終身奉行‘不為有國者所羈’的價值觀,從而成為‘官本位文化’堅定的反叛者”。

        在此基礎上,作者采用唯物的歷史主義態(tài)度,依據(jù)和還原莊子生活的歷史條件,從中尋找“游世”說的社會思想根源:

        其一,莊子所處時代的嚴酷社會現(xiàn)實,是產(chǎn)生“游世”思想的客觀條件。如作者所分析,商鞅的遭遇、孔子游說受阻、宋國宮廷政變等事件,對莊子產(chǎn)生“遠離政治”思想有著深刻影響。

        其二,歷史上有成就的哲學家有著另類素質(zhì),因而得以超越時代,但卻很難成為出色的政治家。“他們可以有洞見,有卓識,有妙賞,有深情,卻缺乏政治家所斷不可少的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的魄力,更不諳戡天役物的手段,覆雨翻云的權(quán)謀[2]70?!?/p>

        其三,超越時代的天才往往會為之付出代價,莊子采用“游世”態(tài)度,因而沒有因思想的卓見而付出生命代價?!度碎g世》《山木》篇中櫟社樹不材、直木先伐等寓言,揭示了“無用則無患,無用有大用,不材可以自存,無為、無求能夠免除禍患[2]80”的道理。

        2.“游世”思想的哲學意義

        外在地看,“游世”是人的一種生存方式,擴展地說,是生命存在方式的一種選擇。如果從哲學角度分析,這種生存方式選擇,是莊子哲學的一種外化形式,它不僅包含莊子哲學的生命觀、社會觀、價值觀,而且與莊子哲學的基本內(nèi)核“天人關系”、與莊子對人的精神存在方式的認識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跺羞b游·莊子傳》抓住這個本質(zhì)特征,對“游世”說做深入分析。

        作者對“游世”的本質(zhì)有一段精彩概括:“生命恬適之要領,在于求得內(nèi)在的自足。內(nèi)心生活充實了,方寸不為外物所累,就無往而不自得其樂。從容自得,不仰外求,這是莊子處世處己中最為光華四射的一點[2]79?!?“游世”作為一種精神存在形式,是在既定客觀條件下的一種價值取向,表現(xiàn)為主觀的自我滿足和對客觀的“不仰外求”,這是莊子哲學對生命存在意義的思考所給定的結(jié)論。作者基于思想內(nèi)蘊的分析,脫離了“形”“物”層面的局囿,因而能夠準確反映莊子哲學對生命存在方式的內(nèi)化作用。如果疏離哲學意義的認知,就可能失之于膚淺,也容易把避世、消極的一面視作莊子哲學的本質(zhì)特征而丟掉其精華。

        馬克思、恩格斯說過:“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實際生活過程[5]。” “游世”思想產(chǎn)生于大爭之世的戰(zhàn)國,折射著一些“士”思想上的無奈。后世一些逸隱之士把“游世”視作理想,以從容自適作為逆境中的精神棲托。就歷史而言,這種處世態(tài)度從來沒有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現(xiàn)實,它不是常平世態(tài)的理想生存方式,但其中的“無有待者”,不仰外求,卻有其精神存在意義。世間許多人對莊子有自己的喜愛,但踐行起來卻是另一回事,“實利就在眼前,而禍患往往隱于身后。這樣,許多人在名韁利鎖與權(quán)勢地位的誘惑面前,就會迷失本性,難以脫身了[2]81?!背溟傁壬v的是“游世”,其中也蘊含著一些可以超越時代的警示。

        莊子之后,人們所處的社會歷史條件不同了,人們對生命存在方式的選擇也不同了,但是,莊子“游世”思想折射出的光芒,卻成為后來人們追求自由精神的重要源泉。

        3.“游世”思想的本質(zhì)

        《逍遙游·莊子傳》采用層層深究的方式,從哲學層面論證“游世”思想的本質(zhì),作者提出了“人的自由”問題,將“游世”置于中國古代思想史的語境下立題。在這里,已經(jīng)超越了對生存方式的思考。“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莊子率先提出了人的自由問題。他把自由精神作為生命的最高準則,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2]71?!?/p>

        首先,作者基于哲學意義的“自由”,對“游世”的本義予以闡發(fā):“何謂自由?自由應做如何理解?”“莊子是從哲學層面上提出問題的,認為自由是一種精神方面的感受與追求,那種自由境界,是一種主客觀之間無任何對立與沖突的精神狀態(tài),是一種無任何牽系與負累的超然心境,首先體現(xiàn)在‘逍遙游’上[2]72。”

        其次,作者對“自由”的層次做以拆分,解析不能獲取心靈自由的原因:“同是自由,也要分成多個層次”,“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不能算作真正的逍遙,原因是還‘有所待’?!臈l件不在己,條件一變,自由便隨之喪失。而莊子所向往的,乃是真正的逍遙,是‘無待’的……只有達到這種境界,才稱得上是絕對的自由?!本o接著,作者再向上一路,對“游世”思想予以理性概括:“莊子就個體生命這一命題,給出了三個著名的觀點”,“一是,生命的存沒乃自然之理,所以要聽命自然,服從自然,皈依自然”;“二是,應該超然對待生命的存在”;“三是,個體生命本身是一切存在的出發(fā)點”。

        在立論的基礎上,作者提出了“人的異化”的反題。他說,莊子“最早地揭示了‘人為物役’、‘心為形役’這種生命存在的悲劇現(xiàn)象,開啟了兩千年后一些西方哲人關于‘人的異化’思想的先河[2]73?!?“人的異化”對“人的自由”無疑是一種反題,這種反題不是原點上的反證,而是更高層次上的反思,因而更為深刻。在接下來的論述中,作者沒有延伸黑格爾式的邏輯推證,采用“正——反——合”形式,而是著眼莊子自由思想的成因,通過“入世”“避世”“游世”,層層分析,使立論更為有力。

        第一個層面:戰(zhàn)國時“士”的擔當與自由精神喪失的矛盾。士是文化的傳承者和道義的擔當者,“社會卻沒有先天地為他們提供應有的地位和實際的政治權(quán)力,而要獲取一定的權(quán)勢以推行自己的主張,就必須像孔夫子那樣,恓恓惶惶,奔走道途,爭取解褐入仕,取得君主的信任與倚重。顯然,這種獲得是以喪失一己的獨立性、消除心靈的自由度為其慘重代價的。這是一個‘二律背反’式的難于破解的悖論[2]74?!?/p>

        第二個層面:“士”的另一種選擇,采取與“出仕”不同的價值取向,在隱逸中堅守自由精神?!耙灿胁糠肿x書士子,選取了獨善其身的避世,隱逸之路。”“他們更看重個體生存形式和精神活動的自由自在。要在攫取爵祿、奉侍王侯之外,創(chuàng)造出另一種自身的存在價值,保持其獨立人格與自由的意志[2]74。”

        第三個層面:莊子的“游世”思想,是亂世中的一種理性選擇?!八葻o意于像儒家那樣積極入世,不想卷入險惡的政治漩渦,就是說,不屬于‘有所待者’;也并不主張循跡山林,逃避社會,遠離人群;而是采取‘順世’、‘游世’、‘間世’的態(tài)度——既不完全脫開,又能拉開距離,處于‘逍遙游’的人生理想境界[2]76?!?/p>

        這個論證過程板眼分明,多所發(fā)微,既精彩又縝密,讓人為之擊節(jié)。

        三、視角、解析、體悟:解讀《莊子》形上義的路徑

        在先秦諸子中,《莊子》無疑是最難讀懂的著作之一。它以語言晦澀、思想深奧以及隱微不顯的寓言、言近旨遠的思辨讓眾多學人視作畏途。古代注莊者,如晉代司馬彪、郭象,唐代陸德明、成玄英,宋代陳景元(碧虛子)、呂惠卿、林希逸、褚伯秀,明代陸西星、憨山德清,清代林云銘、宣穎、陸樹芝、俞樾、郭慶藩、王先謙等人都精通訓詁,其中不乏校讎大家,他們傳世的各種注疏是解莊或不可缺的依據(jù),但仍留下一些不解之處。

        莊之難解,不僅在字之訓詁、句之釋義,還在于字句所承載的意蘊。由于莊子特殊的思維方式,他提出的許多命題至今仍難破解。《逍遙游·莊子傳》是這樣描述的:“莊子在回答問題、闡釋哲理時,往往采用一種類似禪宗偈語那樣的不受邏輯與常識的約束、模糊混沌的言說方式,給出一些與常識相左、看來十分悖謬的答案,如‘人固無情’、‘道在屎溺’、‘虎狼,仁也’、‘天在內(nèi),人在外’、‘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等等。這頗有助于突破‘言不盡意’的語言局限,收取‘義生文外’的效果,又可以引起對方的注意,類似現(xiàn)代的形式主義者的‘陌生化’的做法[2]286?!?/p>

        有鑒于此,《逍遙游·莊子傳》采用了一些可行的甚至是特殊的解讀路徑,借以釋解莊子的形上哲學。

        1.“以道觀之”,采用與莊子相同的視角

        期待視野的建構(gòu),是釋解、鑒賞、品讀的前提,而這種建構(gòu)的前提,則是觀察視角的選擇。第七章《要將宇宙看稊米》指出:“中國古人也早就注意到了:所謂‘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磥?,這里有個眼界、視野和視角、視點的問題。眼界越開闊,視野便越擴展。那么,所見到的客觀事物的范圍,便會越加寬廣了。而隨著視點、視角的變化,客觀對象則會隨之而發(fā)生變化,人們的認識也會有新的領悟,新的提高[2]125?!?/p>

        美國托瑪斯·芒羅認為:“不同的暫時心境、興趣、態(tài)度、形勢、身體和心理條件,它們都影響藝術的欣賞和生產(chǎn)?!薄肚锼菲硬c北海若對話的寓言,提到“以道觀之”、“以物觀之”、“以俗觀之”、“以差觀之”、“以功觀之”和“以趣觀之”,作者逐一分析了這六種觀察方法以及各自的取向、取舍和價值判斷,通過比較,可以讓讀者對“以道觀之”建立起更為透徹的認知。

        《莊子》中的敘事、釋理,多采用“道”的陳述角度。解莊者只有“以道觀之”,才能與取得與莊子相同的觀察視角,既而能夠“會”莊子之“意”。作者指出:“《秋水》篇通過北海若與河伯的對話,闡釋了視野、視域、視角、視點對于認知客觀事物的直接影響以至決定性作用。如果‘以道觀之’,世間許多認識都會隨之而變化,不要說各種社會事物、文化現(xiàn)象,就連自然界也是如此[2]134?!?“以道觀之”是一種抽象觀察,《逍遙游·莊子傳》運用“道”的視角,從理性抽象中揭示莊子哲學的微言大義。第十三章《“道”的五張面孔》從道的外在形態(tài)、自然性、游世心態(tài)、心性化、審美與詩性化幾個方面,對“道”的內(nèi)涵作以深刻闡發(fā),這不僅可以直窺莊子哲學的真諦,也提供了觀察、品讀《莊子》的正確方法。

        2.解讀寓言,體悟莊子哲學的要義

        “寓言”是莊子用以表述哲學思想的重要形式,《莊子》一書講述大小寓言一百多個,“寓言十九,藉外論之”。正確解析寓言,是正確認識莊子哲學的重要途徑?!啊肚f子》的卓越成就和特殊的影響力,固然源于它的深刻性、超越性的思想蘊涵,但其述學方法、表意方式與語言形式,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就是說,我們既要探索它表述了什么,同時還要研究它是如何言說、如何表述的[2]282?!?/p>

        解莊必須面對的一個現(xiàn)實是,《莊子》的文本具有某種不確定性?!稘h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至晉代郭象注莊時只有三十三篇。司馬彪注存《莊子》佚文多處。隋代《北堂書鈔》、唐代《藝文類聚》、宋代《太平御覽》等典籍所引《莊子》,均有一些內(nèi)容不見于今行本。現(xiàn)代考古成果也向《莊子》研究提出了新課題。1977年湖南阜陽雙古堆漢墓、1983年湖北江陵張家山漢墓、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殘簡,其中有《盜跖》、《則陽》、《讓王》、《外物》、《胠篋》等篇部分內(nèi)容。盡管是斷簡零縑,字多漫漶,從遺留并辨識的文字看,與今行本均有所不同。郭店楚簡《語叢四》有:“竊鉤者誅,竊邦者為者侯之門,義士之所廌?!蔽淖峙c《胠篋》中“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大致相同?;蛘呤恰肚f子》的另一種鈔本,或者《莊子》引用其文。饒宗頤先生認為:“由《語叢》所記,知此數(shù)句乃戰(zhàn)國以來楚人流行之重言,莊子作《胠篋》時借用之,并不是他自己所寫的東西[6]?!薄肚f子》文本的這些不確定因素,是訓詁、音義難以繞開的拒馬,反倒是借助寓言解析莊子思想更為可信。

        縱觀《逍遙游·莊子傳》一書,大量篇幅用于釋講莊子寓言,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了散木不伐、安知魚樂、籠中海鳥、罔兩問景、混沌之死等寓言故事,征引他家之說,也有作者體悟。這種品讀方式,可謂得解莊之要領。第十五章《千古奇文》指出:“‘寓言’一詞,最早出自《莊子》,它是作為一種語言敘述方式、述學形式出現(xiàn)的[2]288?!蔽易⒁獾?,作者多次使用“述學”一詞,這二字可謂極其妥帖。在這里,寓言已經(jīng)跳出了神話、傳說、故事的訴說性意義,而成為哲學思想的一種授學形式。

        充閭先生讀莊,多不滿足于有所得,往往再深入一層?!跺羞b游·莊子傳》不僅解析一個個寓言,也分析莊子為什么采用寓言的原因以及隱喻的依據(jù)。第十五章指出:第一,采用“寓真于誕,寓實于玄”的敘述方式,“有助于表述自由的精神和超拔的思想”。第二,“寓言重視文學性,多有形象思維,具有模糊性”,“為延展、接受多種規(guī)定性提供了可能”。第三,“‘籍外論之’,仿佛所述觀點、意見皆非己出,自家并不介入,這就既可提高可信度,有利于讀者接受;又能跳出是非判斷的圈子”。第四,“大膽運用神話、童話故事傳說,有助于突破常規(guī)性思維的局限[2]289-291?!边@是對“籍外論之”的具體剖析,又不偏離《莊子》本義,誠如阮籍《達莊論》所言:“述道德之妙,敘無為之本。寓言以廣之,假物以延之[7]?!?/p>

        3.采用超驗式觀照,解味莊子哲學的真諦

        先秦諸子的思維常常具有抽象、超越的特點。解讀公孫龍,如果不知道“形名離也”,就會將其簡單地歸入詭辯主義。莊子的學說多形上之義,如果讀不懂寓于語言之上的意蘊,也容易將其視作玄學。

        《莊子》的言說方式與《老子》有很大不同,它的一些哲思性表述不是經(jīng)驗性的,也沒生成為明晰的理性認識,而屬于感覺層面的體認、領悟、觸知,有時難以用語言準確描述,具有非邏輯性、非規(guī)定性的特點。它是對存在的一種觀照方式,而不是觀照中的存在本體。盡管它采用形象性表現(xiàn)方式,如果就“形”作解卻難得真義,需在形上索之。這就要求解莊、讀莊者超越以往的經(jīng)驗,采用直覺、抽象、體悟的感知方式去解讀?!跺羞b游·莊子傳》多次提及這個問題:

        “道家的傳承,著眼在一個‘悟’字上,這一點有些類似后世的禪宗。它的路徑,主要是強調(diào)依靠自己去領悟、去體驗、去發(fā)現(xiàn),而并不看重邏輯分析與知識傳授[2]216?!?/p>

        “讀《莊》在于心靈介入,無訴諸于口,而應訴諸于心,要有心境的契合、靈魂的對接[2]251?!薄皩W術界一般的把它概括為直覺思維。這里說的直覺,是指超越于一般感性和理性,采用非分析判斷、非邏輯推理的方法,通過感悟、借助詩性等途徑,實現(xiàn)直接的本質(zhì)理解和綜合的整體判斷,屬于中國傳統(tǒng)的一種整體認知方式[2]283。”

        以超越性思維讀莊,古人也曾論之。宋代褚伯秀《南華真經(jīng)義海纂微·序》說:“始余讀《莊子》,頗疑齊物之論,荒怪汗漫,若與物情戾。偶緣病臥,夢中有以木雞之說告者。因復取其書而繹焉,始悟其立言本指,最切于救時,而人或未之識。”褚伯秀所言似乎有些玄虛,但作為一種超越性思維在現(xiàn)實中是存在的。

        對這種超越性思維,有學者“稱之為‘非邏輯思維’,也有的稱之為‘意象思維’[2]283”。我覺得,這種解讀路徑或可稱作超驗式觀照。在康德那里,“超驗”(transzendent)指超出一切可能經(jīng)驗之上的、非常規(guī)認識能力可以達到的一種認知。采用超驗式觀照,超越經(jīng)驗層面,也不憑借邏輯,而進入莊子式語境下進行感知思維。就像有一種平面的三維畫,只有調(diào)整好兩眼的視距,才能看清其中的立體圖像。進入這種感知思維,才能清楚莊子說的那些大悖常理的話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們分析一個實例?!肚f子·齊物論》曰:“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為??;莫壽于殤子,而彭祖為夭?!边@個看似與常識相左的命題,寓意深奧,是歷代解莊的一個難點。宋代林希逸《莊子口義》稱:“此語極天下之至理,前乎莊子未有此言也,后乎莊子亦未有此言也,可謂千百年獨到之論[8]?!边@里引用歷代有代表性的幾則注疏釋:

        晉郭象《莊子注》:“若各據(jù)其性分,物冥其極,則形大未為有余,形小不為不足。茍各足于其性,則秋毫不獨小其小,而太山不獨大其大矣。若以性足為大,則天下之足未有過于秋毫也;若性足者非大,則雖太山亦可稱小矣[9]?!?/p>

        唐成玄英《莊子疏》:“是故以性足為大,天下莫大于豪末;無余為小,天下莫小于大山。大山為小,則天下無大;豪末為大,則天下無小。小大既爾,夭壽亦然。是以兩儀雖大,各足之性乃均;萬物雖多,自得之義唯一[9]。”

        宋呂惠卿注:“夫唯知吾心之所自起,則毫末、太山、殤子、彭祖以至天地萬物,莫不起于此也,則小大久近,豈有常體哉?”

        王雱《南華真經(jīng)新傳》:“秋毫、太山、殤子、彭祖、天地、萬物、俱為有形也。有形則可以忘形而齊諧也?!?/p>

        褚伯秀《南華真經(jīng)義海纂微》:“若以虛空性體觀之,太山直細物,彭祖直嬰孩耳。秋毫雖細,而有形之初同具此理,何嘗無至大者存?殤子雖幼,而有生之初同稟此性,何嘗無上壽者?”“以破世人執(zhí)著之見,以開物理造極之機?!?/p>

        明憨山德清《莊子內(nèi)篇注》:“若以大道而觀有形,則秋毫雖小,而體合太虛;而太山有形,只太虛中拳石耳。故秋毫莫大,而太山為小也。殤子雖夭,而與無始同原;而彭祖乃無始中一物耳。故莫壽于殤子,而彭祖為夭也[10]?!?/p>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其意蓋謂太山、豪末皆區(qū)中之一物,既有相千萬于太山之大者,則太山不過與豪末等,故曰莫大于豪末,而太山為小。彭祖、殤子,皆區(qū)中之一人,彭祖七八百年而亡,則彭祖不過與殤子等,故曰莫壽于殤子,而彭祖為夭[11]?!?/p>

        郭注采用“性分”概念,以足與不足論之。“疏不破注”,成疏多延郭注,這里是擴展性分說。呂惠卿提到了“吾心之所自起”的主觀標準。王雱強調(diào)“忘形而齊諧”。褚伯秀“以虛空性體觀之”,意在破執(zhí)。德清以“太虛”、“無始”作解。王先謙則以“區(qū)中之一物”、“區(qū)中之一人”來說明齊物。

        《逍遙游·莊子傳》不是注疏之作,在品莊中也言及這個命題。在品讀《齊物論》中“有始也者”這段話時說:“在莊子看來,既然無法弄清楚這些問題,那就運用相對主義觀念泯滅空間上的大小與時間上的久暫問題的界限吧:天下沒有比‘秋毫之末’更大的東西,而泰山卻是小的;天下沒有比夭殤的嬰兒更長壽的人,而彭祖還算短命呢!這里強調(diào)了空間的相對性與時間的相對性[2]136?!痹谄纷x《逍遙游》時又說道:“所謂長或短的判斷,僅僅具有相對的意義。如果我們把這個只具相對意義的認識看成是絕對的標準,那便是可笑又可悲了[2]137。”這是作者采用超驗性思維,依莊解莊。這個命題也有許多解。我以為,作者從空間和時間的相對性角度去認識問題,揭示莊子“齊物”思想對人為標準的否定,或許更接近于《莊子》本義。

        四、作家與學者:《莊子》品讀者的身份與筆法

        《逍遙游·莊子傳》第二章《鄉(xiāng)關何處》有一段文字很美:“漫步在魯西南、豫東、皖北大地上,但見稻麥蒙茸,河渠縱橫,高速公路坦平如砥,兩側(cè)遍是良田、沃野,完全不是意念中的丘壑起伏、河澤密布的地形地貌——自然景觀已經(jīng)同《左傳》《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地理志》等文獻所記載的迥然有異。無情的時間之水,把一切都帶向遠方、埋入地下[2]32。”這是作者尋訪莊子故里時對當?shù)鼐吧欢螏в懈锌降拿枋?。在這里,我們看到的是一位作家,一位摯愛莊子的作家,這位“自束發(fā)受書[2]2”就展讀莊子的作家,他把摯愛付諸文字之中。

        翻開第三章《遙遠的戰(zhàn)國當年》,我們又看到了一位學者,一位冷靜分析《莊子》的學者。他一口氣提出了21個問題,其中許多問題極具思想深度,如“為什么同是置身亂世,莊子會迥異于其他先秦諸子?”“為什么莊子對于個體生命在亂世中的生存處境,會有那么深刻的危機感?對身心自由、個性解放會有那么強烈的呼喚?”“為什么在莊子筆下出現(xiàn)那么多‘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的畸殘人物?”“為什么莊子會成為整個世界思想史上最深刻的抗議分子[2]54-55?”只有對《莊子》有著深刻理解并且深思熟慮的學者,才有可能提出這樣的問題。

        作家與學者有時表現(xiàn)為事之兩端:作家以形象思維見長,學者以邏輯思維見長;作家訴諸情感,學者訴諸理性;作家擅長主觀觀察,學者采用客觀視角。在作家筆下,“我”是在場的,一篇小說、散文或詩歌,即使沒有出現(xiàn)“我”這個字,讀者也會感受到“我”的述說和“我”的情感。在學者筆下,“我”是不在場的,無論專著還是學術論文,即使存在“我”這個字,仍然是一個客觀的“我”,讀者甚至會感受到一個冷冰冰的“我”。

        在《逍遙游·莊子傳》中,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情感與理智、文學性的抒發(fā)與學術性的思辨,得到了完美統(tǒng)一。在釋解《莊子》哲學思想時,作者是客觀的,不執(zhí)任何特定立場;而在書寫莊子其人、其事、其時、其情時,或抒發(fā)讀莊之得時,作者又是主觀的,并不掩飾自己的感受。

        第十七章《哲人其萎》在描寫莊子之逝以及莊子有關死亡的論述后,作者加入了一段文字,寫的不是莊子而是自己。作者曾患重病,在醫(yī)院中與一些病友包括教授、文化學者交流讀莊心得以及對死亡的認識。結(jié)尾處用了一段極具感情色彩的文字:“于今,歲月的河川中,已是千帆過盡,昔夢追懷,只剩下雨絲風片,倒影屐痕,還在陪伴著漸近老境的文友們,在蒼茫的暮色里匆匆地行走[2]332?!卑闯@恚∮验g的交流、對生死的感悟,不屬學術內(nèi)容,似為冗贅,不過在《逍遙游·莊子傳》中卻圓融為一,恰恰因著這段似為“閑筆”的文字,使讀者對莊子的生死觀可以從理性和感性兩個層面取得真切認知。

        客觀地說,作家作為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可能會更喜歡莊子一些。許多中國作家,無論古代還是現(xiàn)代作家,都自覺或潛在地受到《莊子》影響。莊子追求的心靈自由,是許多作家創(chuàng)作的精神支持;莊子思想中的浪漫主義,是許多作家堅守的創(chuàng)作原則;莊子寓言中的豐富想象力,可以為作家賦予靈感;莊子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可以為作家提供多維的借鑒;甚至莊子“游世”的人生態(tài)度,也為古今一些作家所欣賞。王充閭先生這位全國聞名的散文大家,對莊子有自己的欣賞,讀充閭先生以往的散文,無論語言、風格還是境地,似乎有《莊子》的影子,彌散著一種獨立的精神趨求。他在《逍遙游·莊子傳》序言中說:“對于《莊子》這部書,我還是充滿了感情、傾注了心血的[2]2?!彪y能的是,《逍遙游·莊子傳》并沒有因作者的喜愛而丟失客觀立場和客觀態(tài)度,我們從中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位學者反而不是作家。

        如果作進一步思考,《逍遙游·莊子傳》作為以作家與學者雙重身份寫就的作品,其本身也具有寫作手法和文體創(chuàng)新的意義,這是一種積極的探索。

        或問:傳記寫作應該寫人物生平,難道可以去研讀人物的思想?有這樣作傳的嗎?

        傳,具有多方面功能。中國古代的“傳”既可以“傳”生平,也可以“傳”言論、思想、著作。《左傳》《公羊傳》《谷梁傳》三傳皆傳《春秋》?!妒酚洝分械奶K秦、張儀列傳,大量記載言論。宋代王雱作《南華真經(jīng)新傳》,“傳”的是莊子之作?!跺羞b游·莊子傳》在可供研究的史料有限的情況下,著眼于還原莊子的形象,探求莊子的行跡,并圍繞莊子其人“傳”其思想。這種寫作,使傳主成為一位有血有肉,有動機、有行為、有愛憎的思想者。這是倚讀而為傳,是對莊子哲學思想的另一類品讀。

        或問:學術著作可以用散文筆法嗎?散文要寫得這么凝重嗎?

        無論文學還是哲學著作,寫作手法從來都充滿變化,沒有必要用一個固定模式去框定。做學問難道一定要正襟危坐?寫散文就不能用來承載學問?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jié)》在批判丹麥哲學家施達克把唯物主義視作追求物欲、把唯心主義視作道德理想這種庸俗見解時,引用了一句歐洲諺語:“一半是野獸,一半是天使[12]。”通過文學性語言,形象地譏諷了庸俗唯物主義的偏見。有時,一個形象例證可以有效地加強對邏輯論斷的理解。

        文無定體。中國自先秦以來,文章的體式就在不斷發(fā)展。先秦文字大致有詩、文兩屬,二者間常有交集。《離騷》屬于詩,它又何嘗不是一篇極美的散文?《莊子》屬于文,其中也融進了詩歌所具有的韻,《胠篋》中的“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清代王引之考證:“此四句以誅、侯為韻,門、存為韻[13]?!薄段男牡颀垺钒盐恼路肿鳌罢撐男蚬P”即韻文、無韻文兩類,論及文體59種,許多文體相互間是交融的。后來發(fā)展起來的駢文,如果把它視作賦卻沒有韻,如果認為與賦無涉它卻采用了四六體。

        《逍遙游·莊子傳》充滿了文體創(chuàng)新的意義。它把傳記、散文、理論專著成功地融為一體,并重于哲學思想品讀。它既有客觀的釋義,也有形象的描寫。既有縝密的論證,也有詩性的言說。既展示了較強的可讀性,也以思想的深刻而見長。從莊學角度看,這種寫作手法是一種創(chuàng)新,幾乎找不到先例。這種全新式寫作提供了一種距離讀者更近的《莊子》閱讀方式,也為豐富莊學的文本類型提供了借鑒。

        我們再回到《莊子》?!肚f子》是哲學著作,又采用大量文學筆法,通常被視作中國最早一部優(yōu)秀散文。聞一多先生說:“讀《莊子》,本分不出那是思想的美,那是文字的美。那思想與文字,外形與本質(zhì)的極端的調(diào)和,那種不可捉摸的渾圓的機體,便是文章家的極致[14]。”從這個意義上說,充閭先生的《逍遙游·莊子傳》是從本來意義上對《莊子》的一種回歸。

        五、余 論

        《莊子》是一部有著極強批判主義精神的著作,對《莊子》的批判也始終伴隨著《莊子》在后世的流傳。“批判的武器”與“武器的批判”是在不同時間層面展開的。對于讀莊者來說,“武器的批判”所引起的關注,有時不遜于“批判的武器”。

        惠施應該是莊子批判之第一人,《逍遙游》記惠施借大瓠喻諷莊子的學說“大而無用”?;葑記]有著作遺世,歷史上首先對莊子批判的著作應該是《荀子》?!跺羞b游·莊子傳》第十八章《身后哀榮》專列一節(jié),分析歷來對《莊子》的批判,上迄先秦時的惠施、荀子,下至近世胡適、魯迅、郭沫若諸先生,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部莊子批判簡史。作者既引用今之學者對莊子批判的研究成果,也作出自己的研判,這是從另一角度對《莊子》的解讀。莊子批判有著不同的著眼點,有哲學、政治、社會、人文等不同角度,研究方法“五花八門,各極其致”,“這一切,都決定了莊子批評、研究的‘眾聲喧嘩,莫衷一是’的獨特現(xiàn)象。這種情況,不要說在先秦諸子中為僅見,即便是在整個中外學術史、思想史、文化史上,恐怕也是十分特殊的[2]337?!蓖高^這種現(xiàn)象,反倒證明莊子哲學的理論價值。

        《逍遙游·莊子傳》指出:“我們反對對莊子全盤否定的錯誤做法,并不意味著莊子的一切都是正確無誤的?!币础八麨樗枷胛幕瘋鹘y(tǒng)提供了哪些前輩們所沒有提供的有益的東西,又有哪些他應該做到、也能夠做到而他卻沒有做的事情[2]340”。這應該是莊子批判的客觀標準。

        現(xiàn)代意義的莊子批判始于胡適,延綿至今,諸多著述不乏灼見,也有的沒有經(jīng)得起時間檢驗。其中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莊子批判,不可否認一些著作滲透著政治因素對學術的影響。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僅從學術上認識,一些批判與《莊子》有著不同的論域和關注,一些批判針砭的只是莊子哲學的外殼而不是內(nèi)核,因而難中肯綮。循著《逍遙游·莊子傳》引示的路徑,我們對《莊子》的認識可以更深入一些:莊子的論域是自然環(huán)境中的人,而不是社會意義的人。他關注的是個體生命的存在意義,而不是群體中的人的社會責任。莊子哲學探求的是個體生命的精神存在,而不著重于物質(zhì)存在對精神的作用?!肚f子》有關人的一切論述都建立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之下,是把個體的人置于宇宙時空去探尋生命的價值。在自然和社會領域,莊子哲學表現(xiàn)出一定的消極性。即使這樣,個體存在仍然有著反向能動。由于關注點是個體而不是群體意義的人,這種能動不是表現(xiàn)為對環(huán)境的改造而是因應著環(huán)境的順逆而獲取精神存在的自適。這里仍然有可資批判的空間。然而,《莊子》有關逆境中個性獨立和精神自由的思想對后世影響極大,在人類思想史上有著格外的意義。

        王充閭先生有一段對莊子的評語非常好:“作為開創(chuàng)性的哲學家、反傳統(tǒng)的思想家和天才型的文學家,莊子的學術價值、精神風貌與藝術貢獻,他的直觀、辯證的思維方式,追求人格獨立、身心自由的精神,以及‘汪洋捭闔,儀態(tài)萬方’的奇文異采,永遠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2]337?!?/p>

        [1]蘇軾.莊子祠堂記[M].//焦竑.莊子翼.臺北:廣文書局,1979.

        [2]王充閭.逍遙游·莊子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3]王安石.莊周論[M].//焦竑.莊子翼.臺北:廣文書局,1979.

        [4]饒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經(jīng)術禮樂[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109.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

        [6]饒宗頤.從新資料追溯先代耆老的“重言”——儒道學派試論[J].中原文物,1999(4):60-62.

        [7]阮 籍.阮籍集校注[M].陳伯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155.

        [8]林希逸.莊子鬳齋口義[M].周啟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33.

        [9]郭 象.南華真經(jīng)注疏[M].曹礎基,黃蘭發(fā),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43.

        [10]釋德清.莊子內(nèi)篇注[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45.

        [11]王先謙.莊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54:13.

        [1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9.

        [13]王念孫.讀書雜志·讀書雜志余編[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1013.

        [14]聞一多.莊子[M].//聞一多全集·莊子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1.

        (責任編輯 伯 靈 校對 伊人鳳)

        Philosophical Reading of the Carefree Excursion

        BAI Chang-hong

        (Shenyang Literary Federation,Shenyang 110003,China)

        Wang Chong lv carries on the multi-dimensional search focusing on the theme “unfettered” in zhuangzi philosophy,to make this biography own the existence significance for culture of reading Zhuangzi philosophy.This paper adheres to the rigid academic attitudes,takes the Excursion as the argument,and carries the feasible path to reveal the philosophy of Zhuangzi.This paper also integrates the biography,essay and theory which shows strong readability and profound thought connotation,and offers a closer way to read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rich text types of ZhuangXue.

        the Carefree Excursion;philosophy;reading

        2014-06-15

        白長鴻(1952-),男(滿族),沈陽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原沈陽市文聯(lián)主席。

        10.13888/j.cnki.jsie(ss).2015.01.001

        I06

        A

        1672-9617(2015)01-0001-08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资源在线一区二区三区av| 日本人妻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天天做天天躁天天躁| 亚洲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视频下载 | 中文亚洲欧美日韩无线码| 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有精品| 国产96在线 | 免费| 久久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不卡 |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 玩弄丝袜美腿超短裙校花| 综合成人亚洲网友偷自拍|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无码|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无遮|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dvd| 女优av性天堂网男人天堂|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 国产精品污www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AV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产av精品麻豆网址| 最新国产不卡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网禁呦| 亚洲七七久久综合桃花|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级毛片内射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8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日本女优中文字幕四季视频网站| 免费在线观看av不卡网站| 中文字幕乱码熟女人妻水蜜桃| 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在钱视频|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首创麻豆|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丰满少妇又紧又爽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不卡网站|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