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閱讀是將兩篇或兩篇以上在內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聯(lián)系的文章,加以對比分析,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深化理解的閱讀方法。在古詩詞教學中,運用比較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學生遷移思維的能力,深化學生的人文積淀,提高文學素養(yǎng)。其方法有以下三個方面:
我們以詠梅詞為例:林和靖《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著筆于梅的自然風采,繪其色、描其形、傳其香,寄托他“妻梅子鶴”的隱逸情趣。辛棄疾《賀新郎》詞:“剩水殘山無態(tài)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著眼于梅的奇異別致,表達山河破碎憂國憂民的悲憤情懷。陸游的《卜算子·詠梅》詞:“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著筆于梅的神韻風骨,繪其寂寞無主、黃昏日落、風雨侵凌、零落成泥等凄慘境遇。并托梅寄志,詩人備受當權者貶抑壓制、迫害凌辱,報國無門、盡忠無路,寧粉身碎骨而矢志不移,雖化塵泥而香如故的高風亮節(jié),借梅花而詠出,詞的基調悲憤壓抑。同類題材的拓展閱讀,無疑為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往廣闊世界的窗子,學生受益匪淺。
我們以李清照為例:《點絳唇》:“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有人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薄堵暵暵罚骸皩ひ捯?,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三首詞分別是她少女時期、出嫁后、南渡后的作品?!饵c絳唇》塑造了一個純潔、活潑、聰明、勇敢、多情的少女形象。文筆清新而細膩,抒發(fā)了詩人對愛情的強烈追求,對自由的渴望,詞風明快簡約,清新流麗,樂觀活潑;《一剪梅》是一首工巧的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作,是李清照寫給新婚未久即離家外出的丈夫趙明誠的,她訴說了自己獨居生活孤獨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歸來的心情。詞風婉約雅致。伊世珍《瑯嬛記》說:“易安結褵(婚)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弊髡咴谠~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語言表現(xiàn)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聲聲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當時,詞人經歷了流離失所的戰(zhàn)亂苦難,經歷了丈夫去世的巨大變故,國破家亡,家破人亡,這樣巨大的不幸交相襲來,使她驟然變得孑然一身,孤苦無告,哀痛至極,愁深似海,這首詞始終緊扣悲秋之意,盡得六朝抒情小賦之神髓,又以接近口語的樸素清新的語言譜入新聲,寫盡了作者晚年近乎絕望的凄苦悲愁,是一首個性獨具的抒情名作,詞風轉為沉郁凄婉。對同一作者不同時期作品的拓展閱讀,可以更深刻的解讀作者的思想脈絡,解讀作品。
我們以趙師秀的《約客》為例:“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痹撛妼懙氖窃娙嗽谝粋€風雨交加的夏夜獨自等待客人的情景。其中第四句是全詩的詩眼,使詩歌陡然生輝。關于這一句的情感有兩種不同的理解。其一“閑敲棋子”是一個細節(jié)描寫,詩人約客久候不到,燈芯很長,詩人百無聊賴之際,下意識地將棋子在棋盤上輕輕敲打,而篤篤的敲棋聲又將燈花都震落了,這種姿態(tài)貌似閑逸,其實反映出詩人內心的焦躁煩悶。其二“閑敲棋子”這一細節(jié)描寫,傳達出的是一種閑逸、散淡和恬然自適的心境。詩人的心緒于這一刻脫離了久等不至的惆悵,陶醉于窗外夏夜之景并融入其中,尋到了獨得之樂。這兩種觀點可都拋給學生,讓其辨別異同,品評高下。在比較閱讀中,學生們的鑒賞能力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