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衣
小學(xué)六年級的一次編班,被分配到和我共享一張課桌的,是一個從未照過面的男生,人前頗大男子主義,私下卻對我極好。相處月余,便開始送我東西,有時是一只垂死的畫眉,有時是一塊顯然從他媽媽抽屜里拿來的黑砂糖香皂,也曾經(jīng)攜來一只活生生的大鱉,我把它帶回家放進澡盆養(yǎng)了兩天,黑夜里遁逃個無影無蹤,讓人好不擔(dān)心它要走多遠的路,才覓得到一處適合它居住的水洼地。
或許是為了補償那只逃亡的鱉帶給我的牽腸掛肚,沒隔多久,他又從書包里掏出個便當(dāng)大小的龜給我,龜殼上還刻了幾個不好辨識的字跡,他告訴我龜比鱉好養(yǎng),而且最重要的是龜不咬人。
這只龜確實不咬人,因為它對人全無興趣,兩個禮拜喂養(yǎng)下來,仍像頑石一般不會點頭,而且偌大的澡盆擱在天井里,對老在那洗衣晾衣的母親造成極大的不便,在接到最后通牒后,不得不和原物主商量,為那頑石龜另覓去處。商議的結(jié)果,兩人都認為那時還在圓山的動物園是它最好的歸所。為了省動物園的門票,那個禮拜天的清晨,兩人趕了個早,攜著龜,趁著園門未開,從旋轉(zhuǎn)門的縫隙鉆了進去,尋到關(guān)養(yǎng)烏龜?shù)膱A籠前,管理員伯伯正在那兒喂食,我們兩人慎重地將烏龜捧在手上,正想展開捐贈儀式,只見管理員伯伯手一接,未等我們開口,轉(zhuǎn)頭便把烏龜丟進籠里,籠里少說有幾十只大小不等的烏龜,轉(zhuǎn)眼我們那只便當(dāng)大的烏龜便無法辨識了。雖然沒敢指望獲得感謝獎狀之類的獎勵,但受到如此待遇,仍是讓人喪氣,后來是玩伴提議去門口吃十元一串的烤小鳥,才轉(zhuǎn)移了心情。香酥可口的烤小鳥兩人推讓了好一陣,他才勉強幫我吃了那三只小鳥頭,我一直不知道那筆天文數(shù)字十元是從何而來的,正如同那些龜、鱉、畫眉的來歷一般,但可確定的是,吃下那串香滋滋的小鳥,約莫是有生以來最殘暴的行徑。
在此之前之后,我養(yǎng)過各色魚、鳥、雞、兔及身邊抓得到的各種活物,就是再也沒養(yǎng)過龜,直到前年至臺中港辦魚貨,一疏忽便見外甥女和女兒手上各攜了一只雞蛋大小的灰綠色龜,盡管小時什么都養(yǎng),但當(dāng)了母親后仍不免俗地要對孩子的寵物百般挑剔,畢竟喂養(yǎng)的責(zé)任不可能交由三歲小娃負擔(dān),可想見未來換水喂食的重任都要落在自己的頭上,但小龜已經(jīng)在手上了,也只有多瞪兩眼付錢的大人以泄憤。
回程路上要女兒幫小龜取個名字,女兒坐在我懷里指著我衣服上的花紋圖案說叫玫瑰。倒霉的烏龜!那可不好,就叫“小瑰”好了。結(jié)果轉(zhuǎn)了一圈還是叫“小瑰”!
小瑰的尾巴特別長,所以又叫長尾龜,它的尾巴為什么生得那么長,我不知道,但它一定沒想到那長尾巴會為它帶來一場災(zāi)難,就在我為它布置新家的時候,客廳里傳來一陣慘叫,外甥女急著告狀說女兒拎著小瑰的尾巴,把它當(dāng)陀螺旋轉(zhuǎn),一臉無辜的女兒似乎和我一樣困惑小瑰為什么要有那么長的尾巴,不當(dāng)陀螺轉(zhuǎn)要做何用呢?在我鄭重警告后,女兒不得不接受小瑰的長尾巴就是尾巴,它不需要有其他任何用途。
而后也曾為了幫小瑰找一個伴,在夜市選了一只同種同大小的長尾龜,但此龜和外甥女的那只臺中港龜一般的壽命不長,來處一樣、飼養(yǎng)方式一樣,小瑰獨能幸存,似乎只能以唯有它受過陀螺洗禮可解釋了!
小瑰的家是一透明塑膠的長方形魚缸,里面堆置了一些雨花石,水保持在兩厘米高,它多半
喜歡浸在水里,長時間下來卻發(fā)現(xiàn)它的身上有些潰爛,只好把水位降低至爪的高度,潰爛情況改善了,但是喂養(yǎng)的工作也變麻煩了,小瑰不會吃直接遞來的食物,它只會吃漂浮在水面上的東西,從此每要進食,就得將水重新注入,將飼料撒在水面上,待小瑰吃完了,游個十分鐘的泳,再把水位保持在及爪的高度,這樣的動作每天總要重復(fù)三次。
來家里上課的學(xué)生都知道,擊落的蚊子要收集起來,因為那是小瑰的佳肴,時間久了,孩子們都訓(xùn)練得會控制力道,蚊子被擊斃卻又能保持原貌。至此,每當(dāng)孩子們望著天花板苦思之際,漫游在空中的飛蚊,便可作為暫時逃避習(xí)作的借口。漂浮在水上的蚊尸因表面張力,會隨著小瑰的捕食而移動,每當(dāng)看到小瑰張開那張不成比例的大嘴,劃動著四肢及那條長尾追食,那滑稽的模樣總讓我在它身上耗掉更多的時間,而與此同時,我還有五條狗、一只貓、兩只兔子、五只鳥要照顧呢!
隨著冬日的逼近,小瑰變得十分懶怠,行動力減弱了,美食當(dāng)前也無動于衷,我知道它要進入冬眠狀態(tài)了,可是在此之前,我不曾見它像熊、松鼠、蜜蜂、螞蟻之類的,入冬前會先囤積一些食物在洞穴或身體里,我老擔(dān)心它還沒準備好就這樣昏昏睡去到底是不是明智之舉,于是我便每天掙扎于是否該喚醒它做勸食的動作,有一天我忍不住倒了一些溫水在缸里,想讓它活絡(luò)起來,每當(dāng)暖陽露臉,我也禁不住要將缸挪移至亮處,然而小瑰仍老僧入定般蟄伏在石堆里,完全無視我的努力,我終于明白它決定冬眠,而且已經(jīng)在冬眠了,或許沒做好準備的不是小瑰,而是我。
一個冬天下來,除了偶爾苦惱該不該幫小瑰換水外,幾乎是忘了它的存在,它也就像那些雨花石般不擾人地靜靜睡在缸的角落里。
小瑰醒來的那個清晨,氣溫并無明顯回升,然而黃歷上明明白白寫著春天已經(jīng)來了。小瑰開始結(jié)束冬眠,似乎與周遭環(huán)境無涉,它的腦袋瓜里自有一個時間表,它知道春天什么時候會來。雖然一天三次的換水喂食工作又要恢復(fù),雖然拍擊蚊子的動作又得小心,但小瑰的蘇醒,仍叫人充滿喜悅。
一季下來,小瑰換下了舊衣裳,放風(fēng)游水時刻,發(fā)現(xiàn)它周身裹著一層碎爛老皮,游起泳來很不利落,忍不住多事地要幫它撕,就像孩提時養(yǎng)的蠶寶寶每次蛻皮時,忍不住要用指甲掐它的小尾巴,讓它在蠕動時老皮蛻落得容易些。
小瑰喜歡趴在雨花石上向外巴望,我在屋內(nèi)走動,便可見它伸著老長的脖子跟著轉(zhuǎn)動,若走近去喚它,它便會斜側(cè)著頭,眼睛眨巴眨巴的若有所思的模樣,很像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ET造型。有時它從石頭上跌個四腳朝天下來,頭往下一頂,很利落地就翻轉(zhuǎn)了回來,顯然小瑰的頭要比尾巴有用多了。
我以為寒冷是小瑰唯一的難關(guān),過了冬天就萬事太平。春夏之際,我們忙著搬家遷新屋,除了固定的喂食,便沒多余的時間搭理它,若照勞倫茲的說法,烏龜?shù)男袆舆t緩,連步向死亡的腳步也緩矣,那么小瑰是什么時候開始走向死亡的呢?或者它是什么時候決定死亡的呢?進駐新家的那一天它還如常進食,但第二天便已干涸得像塊化石。年長后,我已學(xué)著不為身邊來來去去的動物伴侶傷痛落淚,但我仍為小瑰步向死亡那段路程里的孤獨,久久無法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