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斌
試論影視音樂在影視節(jié)目制作中的作用
□ 王 斌
一部完整的影視作品制作是通過流動的畫面,具象地表現(xiàn)故事的主題或者概念。音樂為聽覺感官而存在,是必不可少的表現(xiàn)手段。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和把握音樂的有機作用,從而使影視音樂在影視節(jié)目中起到烘云托月、畫龍點睛之功能,實現(xiàn)影視作品的總體藝術效果。
影視音樂 影視節(jié)目制作 效果
(一)影視作品的配樂起源
由于科技的局限性,攝錄設備剛剛問世時的影視作品都以“默片”的形式出現(xiàn)。直到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的卡普辛大道餐廳里,盧米埃兄弟放映了一部影片,他們還邀請了鋼琴家在現(xiàn)場伴奏。這“首開先河”地代表了影視作品與聲音的第一次交會。1927年,華納推出了由當時著名歌手主演的《爵士歌王》。這部影片不僅有音樂還加入了一部分對白,所以被看作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有聲電影。雖然這個階段的有聲電影還存在著很多缺陷,但也足以令當時看慣了默片的觀眾為之傾倒。1928年,華納兄弟公司進一步完善了有聲電影的錄制和放映技術,拍出了具有全部對白的真正意義上的有聲電影《紐約之光》,自此音樂與電影密不可分,各種風格的音樂紛紛在大銀幕上亮相,優(yōu)秀的電影音樂也層出不窮。進入21世紀。隨著電視以及其他電子媒體的興起,電影聲音技術再次獲得了引人注目的發(fā)展。在影視作品中聲音作為一種造型手段,與視覺造型相結合,共同參與著影視審美價值的創(chuàng)造。
(二)影視音樂的特點
影視音樂的日益廣泛和日益深入受眾者的現(xiàn)實,使影視音樂成為音樂創(chuàng)作的重要載體。影視音樂不同于純音樂特性,它既有聽覺元素,又與視覺元素和其他聽覺元素同時產(chǎn)生作用。它們相互結合后產(chǎn)生的影響是完全與純音樂所不同的感受。影視音樂集視聽藝術為一體,是聲音、畫面結合的藝術。它以音樂的形象來強化影視作品的主題思想以及表現(xiàn)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點??梢赃@樣說,影視音樂作為影視作品的表現(xiàn)手段,是影視制作所必須的。然而,在現(xiàn)實中,部分影視制作人仍存在著重畫面忽略音樂的傾向,以致于許多影視作品的制作只注重畫面的編輯組合,而忽視了對音樂聲效的運用。
影視音樂的創(chuàng)作在影視作品完成前期拍攝或者制作編輯后期合作完成。影視音樂要根據(jù)影視作品的主題思想和風格樣式來決定。既要準確地理解影片的題材和風格,還要理解導演對音樂的要求,例如創(chuàng)作風格表現(xiàn)手法、乃至習慣等,音樂的構成、樂器的選擇,抑或音樂風格、音樂語言及表現(xiàn)方式都是不可忽略的。創(chuàng)作的音樂,甚至聲效都應該是為主題和劇情服務的載體。
如果僅僅把配樂當作一種單純渲染氣氛,為了完成任務給影片貼貼音樂,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影視音樂對于影視作品而言,它是十分重要的。影視音樂的魅力無限,其作用不容低估。我僅就自己的理解提出如下看法:
(一)主題表達和升華
影視音樂在揭示、深化和統(tǒng)一主題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往往一首動聽的歌曲,會成為一部影視作品的象征。每當音樂響起,劇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就會很自然地在觀眾心中產(chǎn)生永恒的記憶。例如:《泰坦尼克號》里的主題歌《我心永恒》將整個故事情節(jié)推向了高潮,歌聲起伏跌宕,卻又纏綿悱惻。這首歌的旋律即是影片主題最好的刻畫。當這歌曲響起時,悲壯的色彩慢慢減弱,仿佛更多的是在于愛的承諾。永恒的歷史見證了這段永恒的愛情,就像遼闊的大海一樣永不褪色。又如電影《爸爸去哪兒2》里的主題曲《爸爸去哪里》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要音樂響起,曹格的女兒“姐姐”的“拜托”聲以及甜美清純的表情就會出現(xiàn)在我們的大腦視覺系統(tǒng)中,無疑升華了作品的主題。
(二)感情抒發(fā)和渲染
抒情是影視音樂在影視藝術中最為突出的功能。它將音樂最細膩、直接和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充分運用。在許多影視作品中,角色情感的發(fā)展往往會影響受眾的情緒。這是使用音樂來渲染、強化,使得影視作品所表現(xiàn)的情愫能以最大限度的充斥著受眾的心,感染煽動受眾的情緒起落。音樂和影視這兩個最相似的藝術形式融合在一起后,就傳遞了一種妙不可言的微妙關系,使人的視、聽感更為立體豐滿,并具備更強的藝術感染力。影視音樂能喚起感情的力量,對人的心靈深處產(chǎn)生的影響是其它藝術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在一部影視作品中,有時某個場面表現(xiàn)的是人物的一種情緒,或是歡樂、喜悅,或是悲苦、傷心,或是緊張、驚恐,或是輕松、愉快等,而此時往往很少對話或沒有對話。在這種情形下,音樂從聽覺這個角度介入,參與畫面視覺內容的表達,使畫面內人物的某種情緒進一步強調,環(huán)境氣氛得到進一步渲染,深化了視覺效果,增強了畫面感染力。例如《冰雪奇緣》影片里,當Elsa出走來到雪山之巔的時候,她所演唱的歌曲《Let It GO》是影片最震撼的時刻,忍受了多年的孤獨,Elsa在這一刻拋棄了她所有煩惱與孤獨,解除一切身心束縛,決定做回自己。當她用魔法創(chuàng)造了一個通往山頂?shù)碾A梯的時候,當一座冰雪城堡隨著音樂的旋律奇跡般搭建起來之時,受眾似乎也都把自己心中的種種壓抑與不快給拋開了。
(三)空間營造和擴展
影視音樂可以給予畫面具體的深度和廣度,既可以使得受眾在感官上更具立體感,也可以用來表現(xiàn)時間和人物的變化,從而推動敘事拓展。例如《海角七號》里的一首樂曲《時代的宿命》,它是與影片中七封情書出現(xiàn)的時間相對應的,而這七封情書又是這部電影的一條主線。每當旁白讀出情書之時,樂曲《時代的宿命》就會隨之其后,讓這封遲到了60多年的信披上了一層神秘而又悲傷地色彩,顯出這份感情十分地厚重,讓受眾仿
佛回到那個時代,可以體驗到那位寫信的日籍老師心中無限的凄涼與無奈。同時,拓展出現(xiàn)實中郵遞員阿嘉和友子小姐的一段戀情。在他們相識時、相愛時、爭執(zhí)時,最后到阿嘉抱著友子說出那句“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現(xiàn)實與過去產(chǎn)生了強烈的對比,音樂在這期間不斷地重復穿插,在歷史與現(xiàn)實兩條不斷前進中的時間洪流中,遲到了60多年的七封情書是故事中重要的道具,它不僅激活了日籍教師與友子在國家戰(zhàn)敗時生死離別的一段凄美愛情,更是誘導出當今時間線上阿嘉與日本女孩友子在郁郁不得志中漸漸走近的一段朦朧倔強的愛情。
(四)節(jié)奏創(chuàng)造和把握
一部節(jié)奏好的影視作品容易抓住受眾的注意力,吸引受眾跟隨著作品的發(fā)展走,所以容易獲得成功;而沒有節(jié)奏或節(jié)奏不好的影視作品,會使觀眾注意力分散而往往容易造成失敗。影視音樂對影視作品節(jié)奏的把控有著重要的意義。音畫同一作為最基本的結構手法,可以創(chuàng)造出非常嚴密、有趣且富于表現(xiàn)力的結構來。陳凱歌的《黃土地》中腰鼓一段是整部影片節(jié)奏的一個“格”,腰鼓的鼓點所構成的“節(jié)奏鼓點”讓人久積的壓抑徹底釋放,不由隨身舞動。在德國導演施隆多夫著名的《鐵皮鼓》開頭,在寧靜的小鎮(zhèn)中卻傳來了不祥的警鳴聲,預示了小鎮(zhèn)的不測命運?!对娊?jīng)》說:“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音樂表情達意所具有的巨大感染力、創(chuàng)造的意境美可引起受眾的心理體驗與情感認同。音樂可以作氣氛的渲染,也可作情緒、情感的烘托,但音樂節(jié)奏應與影視作品的總體節(jié)奏達成和諧。舞蹈片、戲曲片、音樂電視、欄目片頭、電視廣告等,往往先有音樂,后配的畫面要根據(jù)音樂的內容、旋律、節(jié)奏、樂句、樂段和鑼鼓點等來作畫面的編輯。電視畫面與音樂節(jié)拍點進行切換,這樣音樂就為影片建立了韻律感。
影視音樂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有很多,本文提及的只是幾種主要的內容。隨著現(xiàn)代技術的進步和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對影視音樂的表現(xiàn)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了解音樂在影視作品的重要性,掌握影視音樂的規(guī)律性,對于影視節(jié)目的制作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蘇艷麗.影視音樂的魅力 [J].電影評介.2007(23)
2.宋金環(huán).淺談影視音樂的聲畫對應關系 [J].音樂天地2005(9)
3.王建林.淺談影視聲音的空間藝術 [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5(4)
(作者單位:廣東廣播電視臺)